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伟文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股骨
  • 3篇骨折
  • 3篇PFNA
  • 2篇手术
  • 2篇髋关节
  • 2篇疗效
  • 2篇股骨粗隆
  • 2篇关节
  • 2篇粗隆
  • 1篇大转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
  • 1篇张力带
  • 1篇张力带固定
  • 1篇置换术
  • 1篇治疗及预后
  • 1篇入路
  • 1篇生活质量
  • 1篇手术体位
  • 1篇手术效果

机构

  • 6篇江门市新会区...

作者

  • 6篇郭伟文
  • 4篇朱江
  • 4篇张跃
  • 2篇陈洪海
  • 1篇黄黎
  • 1篇邹燕芳
  • 1篇谢日伦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均实施髓芯减压加植骨术治疗,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均实施统计分析,探讨对患者临床治疗预后效果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治疗,68例患者临床治疗均良好,治疗有效率达到100%,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骨吸收和骨坏死进展。68例患者中出现34例髋发生进展,发生髋进展患者和未发生髋进展患者的临床坏死体积和坏死部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加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为患者坏死体积大,其对患者进展率具有直接影响,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必须加强重视。
郭伟文张跃钟伟坚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预后影响因素
改良手术体位联合非语言交流护理对PFNA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2024年
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针内固定(PFNA)手术者的护理方案,主要分析联合护理的作用,1是改良手术体位、2是非语言交流护理。方法 2021.4-2022.4,选择PFNA手术者进行研究,共60例,经随机法分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者是对照组,30例进行改良手术体位+非语言交流护理者是观察组。结果 对五项手术指标、术后三项疼痛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实施对照组、观察组比较,均是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PFNA手术者选择联合护理,充分发挥改良手术体位、非语言交流护理作用,可改善手术情况与术后康复情况,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
容晓玲李玉闲郭伟文
关键词:常规护理
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PFNA钉内固定手术与DHS钉内固定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 PFNA组的优良率及各项临床指标疗效均优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洪海张跃朱江郭伟文
关键词:PFNADHS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累及四方区髋臼骨折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治疗累及四方区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8例髋臼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16例患者,给予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手术;对照组12例患者,给予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骨折复位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满意率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0%、16.6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累及四方区髋臼骨折术中采用高位髂腹股沟入路可以提高骨折复位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治疗累及四方区髋臼骨折较为理想的入路途径。
陈洪海张跃邹燕芳黄黎郭伟文朱江谢日伦
关键词:髋臼骨折疗效
钢丝张力带固定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钢丝张力带固定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80例高龄股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将依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实施钢丝张力带固定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和对照组相比,也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丝张力带固定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郭伟文张跃朱江
关键词:钢丝张力带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PFNA术中股骨大转子进针点修正处理的效果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PFNA术中股骨大转子进针点修正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一共144例,均选自我院骨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44例患者分为参考组及试验组。72例参考组患者行传统的进针方法治疗,72例试验组患者采取改良股骨大转子进针点处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康复下地时间对比显示,试验组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骨折对位对线良好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参考组(P<0.05)。两组髋关节功能情况对比发现,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及参考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7%、13.89%,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发现,试验组低于参考组(P<0.05)。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发现,试验组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股骨粗隆骨折PFNA术中采用改良股骨大转子进针点法与传统进针方法相比,骨折对位对线优良率明显提高,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康复下地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郭伟文朱江林栋超龚玲
关键词: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