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万金
- 作品数:65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屠岸贾考论
- 2020年
- 《史记》中的屠岸贾在后世的文学演绎中成为最为著名的奸臣形象之一,但就《史记》的整体叙述而言,关于屠岸贾的言语行为十分有限,叙述平实,甚少修饰。据其职务而论,屠岸贾以中大夫身份担任"小司寇",责难诘问赵盾弑君之罪,据职以询,实难称过。据其行为而论,"不请"违礼,"擅杀"无度,"既僭且滥",虽在其职,悖于仁道,不容于传统。据名而论,屠岸贾当为"犬人"属下之"贾",系"庶人在官",职位低下。首见于史的小人物屠岸贾实为"酷吏"之始,暗蕴着司马迁的褒贬态度。
- 郭万金赵寅君
- 关键词:《史记》职务姓氏
- 明代文学生态与帝王的诗歌态度被引量:1
- 2009年
- 封建体制下的至尊君王对诗歌发达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有明十六帝,勤荒仁暴,群象各异,但对于诗歌却没有太大兴趣,部分君王虽以形式各异的赋诗、赐诗行为维系着自己作为国家文化最高象征的天子形象,但这种诗歌行为大多有着逸出文学指向之外的政治色彩和文化意义。明代君王对于诗歌并无特别的爱好,更无着意的提倡鼓励,而此则成为明诗难及唐、宋的一个重要因素。
- 郭万金
- 关键词:明代帝王诗歌
- 战国纷乱与《诗经》传本的歧出被引量:4
- 2005年
- 战国纷乱的传播环境,造成了《诗经》传播的无序状态:诸侯地方割据,书不同文,导致了《诗经》传本文字歧义纷呈;儒家学派内部的分裂,导致了战国《诗经》传播系统的混乱;诸子争鸣,导致了百家的虚言乱实、背离《诗》《书》古义以合其说。汉代《诗》分四家,实源于战国《诗》学传播的非统一性和地域性。
- 刘毓庆郭万金
- 心学哲思下的诗情关怀:王阳明诗歌态度论
- 2022年
- 王阳明是明代最具魄力的思想大师,同时还是一位被哲学名声所掩盖的性情诗人。虽也曾"溺志辞章之习",但进德修业却是更为核心的人生关注,诗文始终被其视为"道德"余事。追慕狂者品格、豪杰精神的王阳明虽以"讲学明道"为志,但对"本于性情"的应酬文字亦有一定认可,良知学说中本就包含着对个体志愿的积极关注,而此,正是阳明心学对于诗歌的最大宽容所在。
- 艾冬景郭万金
- 关键词:诗人诗学
- 明代宦官的世俗雅趣及诗歌影响
- 2016年
- 宦官是明代核心权力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虽没有阁臣的身份顾虑与道统观念,但其本身有限的知识背景以及在宫廷氛围中濡染形成的审美趣味与世俗心态,都不可能产生特别的诗歌关注。虽也有些颇具儒风的宦官,但真正进入权力核心的太监群体多为狡黠之辈,学识不足且无道德约束,即便是自抬身价的延揽行为,关注重点亦多在名气声望,于诗文本身并不留意。
- 郭万金贾娟娟
- 关键词:明代宦官
- 明代科举格局与士人出处
- 2012年
- 科举制度对明代社会文化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作为士子人生穷达的关键转折,科举制度为传统观念下"学优则仕"的人生理想提供了相对客观有限的实现保障,士行文风为之转移。但其中各种各样的流弊、有限的录取名额又将相当多的士子拒之门外,因各种原因被迫放弃科举的失意文士以传统思路中的"无道而隐"应对进取受挫的精神压力,因个人际遇而形成了一代以"隐"为主导色彩的士人风流。
- 郭万金
- 关键词:明代科举士人出处
- 《诗经》“恶草”的名物考索与教化隐喻被引量:1
- 2023年
- 《诗经》名物之中,草为大类。关于《诗经》诸草的善恶区划标准不仅落足于有益或有害的自然属性,也取决于诠释者自身的知识水准与价值取舍,更蕴藏着别具深意的教化关怀与道德指向。对于《诗经》恶草的考察,不仅在其名、其形、其性的推定凿实,亦须探究隐于其后的特殊喻义,叩问诗教传统中的道德寓意。
- 郭万金翟瑛栋
- 关键词:《诗经》名物
- 汉代天道圣统思潮下的《诗》学定位被引量:1
- 2007年
- 就整个中国古代史而言,秦是一个最重'人道'而忽略'天道' 的王朝。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一改周人'小心翼翼,昭事上帝'的作风,将自己认作是开辟以来第一大圣人,既不'法古',也不'奉天',将五帝三王连同鬼神一起按倒在地。这个短命的王朝,给了后人诸多的启示。
- 刘毓庆郭万金
- 关键词:天道古代史作风思潮
- 荀子《诗》学与先秦“诗传”被引量:3
- 2007年
- 荀子是战国末传道兼传经之儒,其《诗》学与《毛诗》非属同一系统。他一方面阐释经典喻意,推进《诗》的经典权威化进程;另一方面又以《诗》证礼,推进礼的制度化进程。其通经致用的基本精神,为汉代今文学派开启了先河。荀子当撰有"诗传",《荀子》中存有的两种"诗传"的迻录文字,披露了荀子"诗传"的基本形态。
- 刘毓庆郭万金
- 关键词:诗传
- 明代经济生活与诗歌传统被引量:2
- 2008年
- 有明一代,二百七十余年的经济形态的演变在明代诗歌中有着或多或少、或隐或显的表现。明诗的这种经济表现与明诗人的经济理念之间潜伏着一种贯通与对应的关系。明代的经济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文化角度影响着明诗的姿态。明诗视野所呈现的社会图景中勾勒出了兴废繁滋的经济侧影;赋诗唱和中的微妙态度折射出了经济变迁影响下的士商互动;生计压力下的作诗求利更是经济关系的现实体现。经济的变迁提出了诗人与诗学"安身"的新命题,而凝聚传统文化精神的明诗姿态则保持着不变的"立命"原则。
- 郭万金
- 关键词:经济生活诗歌传统明代传统文化精神经济变迁经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