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敏文
- 作品数:222 被引量:1,168H指数:17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医学影像学科管理的不同模式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医院管理模式如何更加适应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方法 :对比分析 A、B两所医院 (三级甲等 )放射影像学科在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的医院管理模式。结果 :A院放射影像学科年收入 2 10 0万元 ,完成教学任务 4 5 0学时 ,发表论文 31篇 ,接诊病人 16 95 80人 ,人员配置 4 8人。 B院放射影像学科年收入 2 76 0万元 ,完成教学任务 96 0学时 ,发表论文 36篇 ,接诊病人 177998人 ,人员配置 34人。结论 :全面。
- 葛雅丽宦怡董晓建郑敏文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科医院管理
- 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9例拟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1例通过放置于梗死相关动脉内的球囊导管,进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另外8例对照组患者以生理盐水代替细胞进行移植。结果 3个月随访时,在细胞治疗组梗死的范围显著缩小(32. 4%±4. 8%到16. 9%±2. 9%,P<0. 001),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较小(16. 9%±2. 9% 比28. 1%±2. 8%,P<0. 001)。只有在细胞治疗组,梗死的心室壁运动速度明显增加(2. 05cm/s±1. 08cm/s到4. 47cm/s±0. 59cm/s,P<0. 001)。细胞治疗组左心室(左室)射血分数,收缩期室壁增厚率以及梗死区心肌灌注显著提高。结论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安全有效。其疗效可能与骨髓细胞引起的心肌再生和血管新生有关。
- 李家一郑敏文李雪李成祥王海昌贾国良栾荣华李伟杰郭文怡
- 关键词:心肌梗死骨髓单个核细胞
- 敏感相位编码在磁共振成像扫描中的应用
- 2002年
- 葛雅丽郑敏文韩月东魏梦琦张劲松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运动负荷心脏双能量CT成像评估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初步分析
- 目的 探讨采用双源CT双能量心脏扫描模式在运动负荷状态下分析患者冠状动脉血流的可行性。方法 18例临床可疑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双能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所有患者被分为2组,其中进行运动负荷扫描的患者10例,静息进行扫描的患者8...
- 李剑郑敏文
- 关键词:心脏双能量冠状动脉
- CT影像技术的多媒体教学
- 2003年
- 葛雅丽郑敏文张劲松刘燕丽宦怡赵海涛
- 关键词:CT影像技术多媒体教学医学工程专业
- CT结肠造影对结肠癌的诊断应用价值
- 2000年
- 杜渭清宦怡杨桂兰郑敏文
- 关键词:螺旋CT结肠造影结肠肿瘤
- 双源CT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双源CT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双源CT机对9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分析冠状动脉走行及心内外结构。结果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心室瘘2例;左冠状动脉主干和(或)前降支主肺动脉瘘7例,其中5例合并右冠状动脉主肺动脉瘘。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方便、快捷、无创,可以作为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首选方法。
- 姚倩东王虎郑敏文赵宏亮杨春
- 关键词:冠状动脉瘘冠状动脉造影术
- 腹部迭代重建低剂量CT扫描参数的制定方法及临床应用
- 目的 建立不同管电压、管电流条件下的水模图像噪声和辐射剂量曲线,从而找到准确的迭代重建低剂量CT的扫描参数.方法 依据管电压分别设置为80kV、100kV、120kV,参考管电流依次设置为700mAs、650mAs一直到...
- 李剑石明国郑敏文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低剂量
- 基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影像组学特征及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严重程度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评估基于神经网络方法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否精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严重程度(缺血或不缺血)。方法回顾性收集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及有创冠状动脉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的92例冠状动脉疾病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66例,女26例;平均年龄(58.3±10.3)岁。共纳入122支冠状动脉血管。依据FFR值将122支冠状动脉血管分为2组,即狭窄组(FFR≤0.8,68支)和非狭窄组(FFR>0.8,54支)。基于CCTA影像数据,选取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区域的468个影像组学特征进行分析。构建3种冠状动脉狭窄预测模型,包括神经网络模型、传统统计学模型和最小绝对值收敛与选择算子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3种模型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性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神经网络特征、原始影像组学特征与真实标签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的影像组学特征。结果3种预测模型中,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能最高,其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1.19%、81.23%、81.16%和0.7813(0.7738~0.7888)。神经网络特征与真实冠状动脉狭窄标签的相关性[最大绝对相关系数(r_(最大))=0.6838,P<0.001,平均绝对相关系数(r_(平均))=0.2611]高于原始影像组学特征与真实标签的相关性(r_(最大)=0.2389,P=0.008和r_(平均)=0.0905)。狭窄组的W6_surface_area高于非狭窄组,而W6_Auto Correlation_mean低于非狭窄组(均P<0.05),其余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影像组学特征为输入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冠状动脉狭窄,其中10个PCAT区域影像组学特征或许在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徐子良文娣娣赵宏亮郑敏文
-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流储备分数神经网络
- 双源CT大螺距扫描结合正弦图迭代重建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扫描结合正弦图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低辐射剂量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96例心脏超声或临床拟诊复杂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48例,2组均行双源CT大螺距并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A组管电压采用80 kV,管电流按体质量分别设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管电压与A组相同,管电流根据体质量设置为A组的50%,采用SAFIRE。分别测量并记录两组图像中升主动脉、降主动脉、主肺动脉及左心室的平均CT值及噪声(SD),并计算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影像学医师以5分法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记录两组患儿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值,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两组患儿相同层而CT值、SD、SNR及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中位数评分均为4分(Z=1.02,P=0.31),图像质量评分评价者间一致性极好(Kappa=0.84,P<0.05)。A组、B组ED分别为(0.18±0.05)mSv、(0.09±0.03)mSv(P<0.05),B组ED较A组降低约50%。结论对先心病患儿采用双源CT大螺距扫描联合SAFIRE技术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且可降低扫描剂量。
- 赵宏亮石明国宦怡李剑郑敏文
-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螺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