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永清 作品数:8 被引量:6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更多>>
学术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探讨了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的转变。学术英语教学以内容为依托,以专业知识为导向,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学术英语课程成为学生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与通用英语教学相对比,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教师承担学生思想的启发者、人才培养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等新角色。本文分析了教师角色的变化对大学英语教师形成诸多挑战,如教师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不足,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和学习方法不当等。本文提出大学英语教师需要采取提高自身专业认知水平和科研能力,借助团队力量,积极参加培训,确立研究方向等策略,有效应对挑战,成功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郎永清 陈茜芸 巴雪静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 教师角色 多学科融合视阈下“大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022年 在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外语教育面临着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本文探讨了外语教育在行业特色院校的定位与发展,提出了多学科融合视阈下的“大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多学科融合的“通用+通识+专用”课程体系。外语教育需要深度融入行业特色院校内涵式发展,以体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育人价值,服务于行业特色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郎永清 刘妍 李天宇关键词:通识 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析--以《英美文化概况》课程为例 被引量:2 2021年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外语课程作为高校受众面最广的课程之一,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外语教育中蕴含的丰富跨文化教育元素可作为课程思政的良好素材。本文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英美文化概况》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的角度重新梳理了课程定位、性质、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在新时代教育目标的指引下,高校教师应当不断审思自身角色,努力提高自己的育人素养,承担起课程思政的重任。 郎永清 刘妍 巴雪静关键词:英美文化 教学设计 教师角色 基于自建语料库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写作词汇丰富性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本研究以某理工科高校非英语专业的高、中、低三个水平组英语学习者的定时作文为自建语料库,利用Word Smith Tools,AntConc,RANGE BNC和Readability Analyzer等软件分析工具,研究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写作词汇丰富性发展趋势和特点;并采用访谈等质的研究方法,对学生产出词汇丰富性的特点和趋势进行探究。一方面,我们试图通过三个学期的历时研究,总结分析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丰富性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期进一步探讨促进学习者词汇产出能力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高、中、低三个水平组学习者书面作文词汇丰富性的比较,探索不同层次学习者在词汇丰富性各维度的发展趋势,为教师制定不同层次学习者的教学策略提供参考。 刘妍 郎永清 巴雪静关键词:词汇丰富性 非英语专业 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平台的构建原则与选择基点——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平台构建为例 被引量:1 2010年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平台的设计为近年来中国理工类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修改培养计划时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也为理工类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进行重新的设计,明确其构建的原则和课程选择的基点,知晓我们构建其逻辑框架的指导思想,凸显我们选择和设置适合学院培养目标的课程的教育理念,对于我们总结理工类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提高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水平,有着现实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郎永清 陈秀清 吕秋芳海外网友在大陆的实践活动述评 2012年 海外华人一向是爱国、强国、富国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政治原因,他们在国内的活动始终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互联网为其实际介入国内事务提供了便捷,海外华人对中国大陆的积极影响在不断显现,而且具有巨大可持续性和生命力。本文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卫金桂 郎永清 张武江关键词:海外华人 中文网站 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研究及对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现状的思考(英文) 2012年 本文首先讨论了人文教育的定义和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在对美国高校现有的人文教育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中国高校人文教育的措施。 郎永清 张武江关键词:人文教育 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务卿两个中文称谓存在的问题 2014年 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务卿本是两个意译名,因其词不达意,实际上是作为两个特别的称谓来使用。多方面的复杂的原因,造成这两个中文称谓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两个称谓别出心裁,将美国联邦行政部门中分别用同一个词表示的同一个概念,即其它部门的"部"和"部长",单独称为"院"和"卿",变成了不同的概念,有违原意;两个称谓中的"国务"一词,名不副实,以偏概全;两个称谓极易误导,一个将美国的内阁部门误为其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一个将美国的内阁部长误为其政府首脑;美国国务卿这个称谓还存在不伦不类的问题。这两个中文称谓总是与历史发展不相适应,不能再继续使用了。 王培龙 郎永清关键词:美国国务院 美国国务卿 中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