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病理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术
  • 1篇胆道术后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成像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胆胰
  • 1篇胆胰管
  • 1篇胆胰管成像
  • 1篇低剂量
  • 1篇动脉
  • 1篇胸部
  • 1篇血管

机构

  • 4篇江苏省苏北人...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高邮市临泽中...

作者

  • 6篇邹金钊
  • 2篇郭明风
  • 2篇陈明祥
  • 2篇范国华
  • 1篇朱吉高
  • 1篇叶靖
  • 1篇张乐
  • 1篇王立新
  • 1篇陈巍
  • 1篇张乐

传媒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腹部CT血管造影对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2016年
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DSMA)是指夹层仅局限于肠系膜上动脉(SMA)而无主动脉受累-([1]),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急性血管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容易漏诊。随着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检出SIDSMA患者逐渐增多。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1例SIDSMA患者的常规横轴面及多种方法重组CT图像,旨在探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
陈明祥邹金钊张乐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造影假腔壁内血肿
腹盆腔孤立性纤维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腹盆腔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腹盆腔孤立性纤维瘤(SF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7例SFT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7(27~71)岁。1例仅行CT腹部平扫、6例行CT或MRI平扫、增强扫描。1例发生于胰腺,2例位于腹腔,4例位于盆腔。7例中仅1例为多发病灶,其余均为单发,病灶最大径平均值90 mm。CT平扫呈等密度影或伴有稍低密度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其中伴小囊变2例,钙化灶1例。增强扫描仅1例表现为均匀轻微强化,5例动脉期见强化血管影,4例实质期呈“地图样”强化。MRI 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低或稍高、稍低混杂信号影,1例病灶见T2WI低信号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延迟性强化。7例中有2例发生术后转移,1例邻近骨质受侵犯。组织学上SFT主要由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免疫组化主要表现为CD34高表达阳性,Ki-67低表达阳性,恶性SFT表现为CD34表达减弱,而Ki-67高表达。结论腹盆腔SFT较为少见,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且可反映其病理特征,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胡伏干邹金钊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腹盆腔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在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80例胰腺炎患者常规磁共振(MRI)及MRCP图像,分析胰腺炎相关病变的异常影像表现,以评价MRCP在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80例中,MRCP发现胰腺炎相关病变者149例(占82.7%),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者31例(占17.3%)。其相关病变包括胆系结石103例,胆管炎症或狭窄12例,胰头、壶腹周围癌3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8例,胰腺分裂3例,胆胰管合流异常6例,胆管或者胰管变异25例,胰腺囊性病变8例,胆管癌3例,胆总管囊肿4例,胰管结石同时伴扩张5例。结论 MRCP对胰腺炎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有望取代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成为胆胰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郭明风范国华邹金钊
关键词: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胰腺炎病因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诊断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诊断价值及局限性。方法对80例PCS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黄疸、右上腹痛等症状患者进行B超及MRCP检查,观察是否存在残余胆囊、胆管狭窄、胆道结石、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并与直接胆管造影或手术结果相对照,比较两者对PCS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MRCP可以满意显示术后胆道全貌,对胆道结石、胆管狭窄、残余胆囊、吻合口狭窄、胆管炎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3%、66.6%、100%、83.3%、60%;B超对胆道结石、胆管狭窄、残余胆囊、吻合口狭窄、胆管炎准确率分别为42.2%、44.4%、40%、50%、0%;两种检查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与B超相比,MRCP显示胆道的情况更加直观,对PCS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更加重要的价值,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邹金钊范国华郭明风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胆道术后并发症
CT纹理特征结合机器学习对膀胱尿路上皮癌T分期及病理级别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影像组学鉴别膀胱尿路上皮癌(GUC)T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5例膀胱癌患者的影像资料。T分期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3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24例。病理分级中,高级别GUC(HGUC)34例,低级别GUC(LGUC)21例。运用Mazda软件沿病灶最大层面边缘勾画感兴趣区,通过B11数据包的Fisher系数进行参数过滤。对连续变量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应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算法及神经网络四种不同学习算法,联合十折交叉验证进行模型构建。结果朴素贝叶斯算法诊断效能最好,鉴别NMIBC和MIBC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1.73%、70.83%、84.65%。同时,该算法鉴别HGUC和LGUC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70%,88.24%、74.34%,均优于其他三种学习算法。结论CT纹理组学能有效诊断GUC T分期及病理级别,朴素贝叶斯算法诊断效能最佳。
邹金钊叶靖徐圆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纹理分析病理分级
64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灌注成像的对比研究
2017年
目的:通过对胸部进行低剂量与常规剂量CT灌注成像的对比研究,比较两者的灌注参数值,探讨肺部低剂量灌注成像的可行性。结果: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感兴趣区的BF、BV、MTT及PS值分别为:29.8±13.0ml/min/100g、2.2±1.4ml/100g、10.3±5.7s、8.3±7.3 ml/min/100g和28.0±17.3ml/min/100g、2.4±1.5ml/100g、11.8±6.7s、7.4±6.3ml/min/100g,配对t检验显示两组灌注参数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灌注成像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所有的灌注参数均显示良好的一致性,胸部CT低剂量灌注成像是可行的。
邹金钊陈巍张乐朱吉高王立新陈明祥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低剂量胸部血流灌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