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MIA)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并经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特点、诊断、手术入路、手术时机和预后等。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2~78岁,平均58.2岁;共67个动脉瘤,其中25例患者(83.3%)有2个动脉瘤,3例患者(10%)有3个动脉瘤,2例患者(6.7%)有4个动脉瘤。动脉瘤的部位:65个动脉瘤位于前循环,其中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7例(23.3%),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7例(23.3%),双侧后交通动脉5例(16.7%);2个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床突旁动脉。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显微手术动脉瘤夹闭术。根据动脉瘤不同的部位及数量设计入路,以尽可能一个入路一次夹闭所有动脉瘤为目标进行选择,共进行37例次手术。其中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31例次(83.8%),额部纵裂入路4例次,枕下和颞下入路各1例次。一期手术治疗22例(73.3%),二期手术治疗8例(26.7%);手术时机均选择早期或超早期进行。出院时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5分者20例(66.7%)、4分5例(16.7%)、3分3例(10%)、1分(死亡)2例(6.7%)。术后随访18~60个月,动脉瘤复发1例,对侧新发1例,无再出血者。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在确定并首先处理责任动脉瘤的前提下,争取一期或分期手术处理所有动脉瘤,减少再出血的风险,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邓世强贺杰孙思辉陈立华李进
- 关键词:颅内多发动脉瘤显微手术
-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对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64例进行经验总结。方法64例神经鞘瘤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3年。结果64例患者肿瘤全切,神经功能完全改善58例,显著改善3例,明显改善3例。无恶化和死亡患者,复发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管内神经鞘瘤是首选和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 杨晓滨李德康胡泽军吴珂杨安强邓世强张孙富陈俊臣
- 关键词:椎管神经鞘瘤显微外科
- 椎管肿瘤切除后椎板棘突复位术18例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以往椎管内肿瘤的手术为了方便暴露需切除全椎板甚至包括部分关节突,如切除节段较长(超过3个节段)则会损害脊柱的稳定性,而且可能出现术后脊柱后凸畸形,并导致脊髓受压。因此,为防止术后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摘除肿瘤的同时行后路固定融合是必要的。
- 杨晓滨李德康吴珂杨安强邓世强张孙富陈俊臣
- 关键词:椎管肿瘤全椎板复位术切除后棘突脊髓受压
-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开窗血肿清除术与开瓣血肿清除术60例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从而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回顾近1年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开窗血肿清除术,开瓣血肿清除术。结果两种方法各有优点。结论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 邓世强杨晓滨
-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
- 术前预康复在脑胶质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术前预康复在脑胶质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手术治疗的80例脑胶质瘤的临床资料。40例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对照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在进行术前预康复(观察组)。干预前、术前1 d及术后4周,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评价运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评价心理状态,中国头颈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P-HN)评分评价生命质量。结果术前1 d、术后4周,观察组FMA、MBI、QLQCP-HN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A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预康复可改善脑胶质瘤病人术后运动能力、心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命质量。
- 邓小芹胡心英邓世强
- 关键词:脑胶质瘤显微手术生活质量
- 标准大骨瓣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的效果。方法56例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结果ADL分级,Ⅰ级2例(3.6%),Ⅱ级12例(21.4%),Ⅲ级29例(51.8%),Ⅳ级6例(10.7%),Ⅴ级2例(3.6%),死亡5例(8.9%)。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的较好方法,可减少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杨晓滨李德康胡泽军吴珂杨安强邓世强张孙富陈俊臣
- 关键词:脑疝手术标准大骨瓣减压
- 椎管肿瘤切除后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分节段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椎管肿瘤切除后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分节段固定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8月,32例椎管肿瘤中18例行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并以钛网分节段固定。影像学研究通过术后复查X线片、CT等进行。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4.6个月。16例患者均在术后1周内腰围保护下床活动,1例颈髓腹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1例圆锥畸胎瘤患者术后1个月可扶拐下地行走,其余患者出院时或痊愈或还有轻微局部疼痛或感觉障碍。所有患者术后复查影像学均未见脊柱失稳现象,植骨融合良好。结论此术式在切除椎管肿瘤时暴露充分,术后可重建椎管固定可靠,不限制脊柱活动度,减少术后脊柱不稳及加速退变等并发症,为摘除椎管内肿瘤较好的手术方法。
- 杨晓滨李德康吴珂杨安强邓世强张孙富陈俊臣
- 关键词:椎管肿瘤脊柱稳定性
- 儿童急性闭合性颅脑创伤手术治疗特点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闭合性颅脑创伤的手术治疗特点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7月~2013年1月需手术救治的56例儿童急性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5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干预,术后根据GOS评分,随访4个月~1年,恢复良好43例,残疾10例,死亡3例.结论 儿童急性颅脑创伤早期手术干预,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 邓世强游旭王文冯梅俊男
- 关键词:儿童急性颅脑创伤闭合性手术治疗并发症
- 脑外伤后SIADH和CSWS的鉴别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SIADH和CSWS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利用SIADH和CSWS的不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鉴别两种疾病,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5例SIADH和19例CSWS经过正确的治疗均能治愈,1例SI-ADH患者复发。结论脑外伤后SIADH和CSWS正确的鉴别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否则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 张孙富杨晓滨李徳康胡泽军邓世强杨安强吴珂陈俊臣
- 关键词:脑外伤SIADHCSWS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 2020年
- 目的分析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手术效果,提高对SDAVF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0例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脊髓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手术采用全椎板或半椎板入路,脊髓功能的评估采用改良Aminoff-Logue评分系统,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术后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例患者入院临床表现为下肢不同程度的下肢无力或瘫痪20例(100%);肢体麻木或感觉迟钝16例(80%);大小便功能障碍16例(80%);腰背部疼痛8例(40%)。脊髓血管造影确定瘘口位置:上胸段及中胸段(T1~T8)6例;下胸段(T9~T12)10例;腰段4例,无骶段SDAVF患者。所有患者术中均成功找到瘘口并切除。术后随访3~72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症状改善16例(80%),稳定3例(15%),1例症状加重(5%);术后影像学随访未见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SDAVF是少见的脊髓血管畸形,早期诊断及治疗能阻止病变的进展,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
- 邓世强贺杰孙思辉李进
- 关键词:硬脊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造影显微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