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英 作品数:163 被引量:937 H指数:15 供职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理学 机械工程 更多>>
接触热导率数值预测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假设粗糙表面轮廓高度服从高斯分布,并将两粗糙表面间的接触等效为粗糙表面与光滑刚性表面的接触。由均方根粗糙度和平均凸峰坡度得出接触点的平均半径和单位面积内的接触点个数,分别建立了用圆柱体和圆锥台来表现接触粗糙峰的两种有限元模型,对接触热导率进行了数值预测。通过对比发现,用圆柱体来表现粗糙峰的模型计算出的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且其误差随界面载荷的增大而减小。 孙柯 赵美英 万小朋 郭峰关键词:有限元 一种超薄全方位隔振超表面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结构隔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全方位隔振超表面结构及其设计方法,该全方位隔振超表面结构包括平板以及设置在平板上的隔振超表面结构,所述隔振超表面结构根据振动源的形状与位置设计成任意闭合的形状,所述隔振超表... 李冰 胡亚斌 黄河源 王文智 侯赤 赵美英 万小朋 徐一新复合材料开口结构参数化建模技术研究 2014年 基于MSC.Patran软件,运用PCL语言编写了参数化建模程序,实现了多种开口形式和加强形式的复合材料开口结构二维模型快速化、自动化建立。运用刚度等效原理将复合材料任意截面形式的筋条等效成各向同性矩形实心筋条,解决了目前有限元软件中没有提供复合材料一维梁单元的问题。结合复合材料开口结构刚度计算与优化设计实例,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江红星 赵美英 彭湃关键词:PCL 参数化建模 复合材料机械连接失效分析及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航空结构中存在大量螺栓连接,螺栓对航空结构的安全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主要依靠设计者的经验并依赖大量的试验。由于复合材料主要结构都采用大量螺栓进行连接,这便需要进行大量试验以保证安全和结构效率。为降低... 赵美英关键词:复合材料结构 有限元 航空结构 复合材料胶接修补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1 2010年 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穿透性损伤,采用圆形复合材料补片胶接修补方式,对影响胶接修补效率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计算。修补结构采用"双板-胶元"模型,有限元分析运用NASTRAN软件。所得结论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李小刚 赵美英 万小朋关键词:复合材料 胶接修理 有限元 基于神经网络与杂交算法的机翼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2007年 以机翼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能同步解决元件位置优化与尺寸优化的杂交算法。利用MSC.NASTRAN进行尺寸优化,用遗传算法对位置设计变量进行优化,并将尺寸优化结果作为遗传操作的依据,最终实现了尺寸与位置的同步优化。为提高算法效率,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功能,对MSC.NASTRAN的尺寸优化结果进行映射以取代其优化过程。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高效、精确,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王伟 杨伟 赵美英 赵锋关键词:结构优化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SMA智能复合材料连接接头钉载自适应分配研究 被引量:2 2002年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丝 (SMA)的热 -力耦合特性 ,将 SMA丝埋入复合材料多钉接头钉孔周围 ,通过控制电流 ,加热 SMA丝使之产生回复力 ,从而改变被连接件的钉载分配比例。经过对算例的计算分析 ,证明本文所提方法对改善钉载均匀化程度有显著效果。 赵美英 王新年 万小朋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 复合材料 基于改进的模态应变能法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模式诊断 被引量:4 2012年 引入了一种联合的材料性能退化准则模拟复合材料层合板不同的损伤模式,分析了现有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作为损伤标识量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称之为改进的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的标识量,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模式诊断。研究表明:基于材料性能退化准则的改进的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可更清晰准确地诊断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位置和损伤模式。 惠嘉 万小朋 赵美英关键词:复合材料层合板 模态应变能 神经网络 含分层复合材料层合板剪切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对含单一分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在纯剪切情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分层损伤对于层合板稳定性的影响,并引入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CZM),进一步分析了层合板后屈曲过程中的分层扩展行为。通过对不同尺寸的分层损伤的模拟分析,发现层合板的屈曲模式和屈曲临界载荷与分层直径密切相关。随着初始分层损伤区直径的增大,层合板屈曲临界载荷随之减小,且层合板屈曲模式由整体屈曲转变为混合屈曲模式。另外,在初始分层区直径达到一定大小后,层合板在后屈曲过程中会发生分层扩展破坏。 孙中雷 赵美英 万小朋关键词:复合材料 剪切 稳定性 屈曲 利用振型变化进行结构损伤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98 2003年 以悬臂梁为研究对象,在其上进行损伤模拟。应用有限元程序进行模态分析,模态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一阶振型改变率对不同位置和程度损伤的敏感性。提出以第一阶振型改变率作为结构损伤识别的标识量。应用神经网络,成功地识别了损伤的位置和程度,指出其可行性。 万小朋 李小聪 鲍凯 赵美英关键词:模态参数 神经网络 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