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春阳

作品数:19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抗体
  • 9篇狼疮
  • 8篇系统性红斑
  • 8篇系统性红斑狼...
  • 8篇红斑
  • 8篇红斑狼疮
  • 6篇抗核
  • 5篇类风湿
  • 5篇关节炎
  • 5篇风湿
  • 4篇肾炎
  • 4篇狼疮肾
  • 4篇狼疮肾炎
  • 4篇类风湿关节炎
  • 4篇风湿关节炎
  • 3篇蛋白抗体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疾病活动
  • 3篇儿童

机构

  • 19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李小峰
  • 19篇赵春阳
  • 12篇王彩虹
  • 11篇罗静
  • 9篇张莉芸
  • 8篇吕志勤
  • 7篇侯云霞
  • 5篇胡学芳
  • 5篇魏华
  • 5篇茹晋丽
  • 4篇王来远
  • 4篇张琳
  • 4篇石磊
  • 3篇国华
  • 3篇孟红光
  • 3篇许珂
  • 3篇李芳
  • 2篇王晓霞
  • 2篇高晋芳
  • 2篇李雪飞

传媒

  • 5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第15次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核周因子和抗角蛋白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通过大样本研究 :①进一步了解证实抗核周因子 (APF)、抗角蛋白抗体 (AKA)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联合检测的意义 ,探讨早期诊断价值 ,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②了解APF、AKA在非RA风湿性疾病中的分布情况 ,探讨APF、AKA在非RA风湿性疾病中阳性观察的意义 ,这些患者是否有关节损害等。方法 选取 1999年 4月至 2 0 0 3年 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190 3例 ,RA组 75 3例 ,其他风湿性疾病 115 0例。APF以人颊黏膜细胞为抗原底物 ,AKA以Wistar大鼠食管中段切片为抗原底物 ,皆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结果 ①在血清 1∶2 0稀释时APF对诊断RA的敏感性 39 4 6 %、特异性 96 4 1% (全部患者 )、94 72 % (剔除SpA)。②以点片状加板层状为阳性判断标准 ,AKA对诊断RA的敏感性2 5 4 4 %、特异性 95 96 % (全部患者 )、93 82 % (剔除SpA)。③与小样本比较敏感性下降 ,特异性提高 ,APF、AKA特异性明显高于类风湿因子 (RF)。④APF、AKA、RF 3种抗体联合检测时 ,1种以上任何抗体出现对RA诊断敏感性 6 9 83% ,2种以上抗体同时出现特异性 98 19% ,3种抗体同时出现特异性 99 86 %接近 10 0 %。⑤APF、AKA可出现于其他结缔组织疾病 ,这两种自身抗体在脊柱关节病?
李小峰王彩虹张莉芸罗静赵春阳胡学芳张琳李雪飞国华吕志勤王晓霞魏华
关键词: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关节炎
IL-17、TNF-α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外周血的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的表达特点。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以X线片及组织病理学证实造模成功;用ELISA分析CIA大鼠模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7、TNF-α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A大鼠模型外周血IL-l7、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成功建立的CIA大鼠模型中,IL-17、TNF-α大量产生,提示IL-17可能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病过程。
石磊李小峰李彬张莉芸李芳王彩虹国华茹晋丽罗静孟红光赵春阳高晋芳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7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9年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动物模型有多种,本文将对几种较典型的关节炎模型的制备方法、造模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选择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石磊李小峰张莉芸王彩虹李芳茹晋丽罗静赵春阳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关节炎模型发病机制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抗核周因子的检测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评价抗核周因子 (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在诊断、鉴别诊断银屑病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以人颊黏膜上皮细胞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4 0例银屑病关节炎、6 4例寻常型银屑病、15 1例非炎症性风湿病、2 2 0例类风湿关节炎 (15 7例类风湿因子阳性 ,6 3例类风湿因子阴性 )的患者以及 17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清 APF的检测。结果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 APF阳性率 7.5 % ,比健康对照者增高 (1.1% ,P<0 .0 5 ) ,与寻常型银屑病 (3.1% )和非炎症性风湿病 (3.3% )患者阳性率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低于类风湿因子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5 4 .0 % ,P<0 .0 0 1)和类风湿因子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83.4 % ,P<0 .0 0 1) ,3例 APF阳性的银屑病关节炎均为多关节炎累及 ,其类风湿因子阳性。结论  APF检测有助于银屑病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和银屑病关节炎的分型。
张莉芸李小峰赵春阳王来远董琛
关键词:银屑病类风湿因子关节炎患者抗核周因子APF上皮细胞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Clq抗体检测
罗静张辰赵春阳李小峰
抗C1q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及狼疮肾炎关系的探讨
罗静李小峰张莉芸王彩虹许珂赵春阳
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联合检测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探讨用间接免疫荧光(IIF)和免疫印迹(IB)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KA/AFA)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01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包括185例RA,164例非RA的风湿病患者,52名健康对照。以Wistar大鼠食管中段角质层冰冻切片为底物,用IIF法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KA/AFA),以人乳腺癌上皮提取的聚角蛋白微丝蛋白为抗原,用IB法检测AFA。结果IIF法、IB法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AFA的敏感性分别为36.7%、46.5%、56.2%,特异性分别为94.5%、95.7%、93.3%,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90.4%,阴性预测值65.4%。联合检测较IIF法单独检测敏感性增加20%,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联合检测较IB法单独检测敏感性增加10%,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8);而联合检测没有降低其特异性(P>0.05;P>0.05)。在164例非RA病人对照组中,两种方法联合检测AFA阳性11例,1年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其中3例符合1987年ACR的RA的诊断标准4条以上,另外3例符合3条。结论AFA是RA的特异性血清学标记,IIF法和IB法检测AFA有相似的诊断价值,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相关,但不重叠;联合使用两种方法检测AFA有助于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
张莉芸李小峰胡学芳赵春阳魏华王彩虹曹金
关键词: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和唾液抗α-胞衬蛋白抗体检测及其在干燥综合征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 了解抗α-胞衬蛋白(α—fodrin)抗体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血清和唾液中的水平,探讨其在诊断中的意义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25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14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S)、23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10名健康人血清及唾液中的抗α—fodrin抗体。结果 pSS、sSS血清及唾液中抗α-fodrin IgA、IgG抗体水平高于其他CTD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间比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α—fodrin IgA型和IgG型抗体检测阳性率在pss血清及唾液中分别为60%、44%及43%、29%,在sSS分别为52%、36%及36%、29%,在其他结缔组织病血清IgA型和IgG型抗体分别为22%、17%;其他CTD组唾液及正常对照组皿清及唾液中均无一例抗α—fodrin阳性。抗α—fodrinIgA对SS诊断的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85%;39例SS患者抗α—fodrin IgA和IgG抗体敏感性低于抗SSA抗体而高于抗SSB抗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α—fodrin抗体的出现与口干、腮腺肿大有关(P〈0.05);与眼干、肺间质病变、肾小管酸中毒、肝损害发生率无关(P〉0.05)。结论 抗α—fodrin抗体在血清和唾液的检测对SS诊断有一定意义,可作为SS诊断的筛选指标。
许珂侯云霞张琳魏华赵春阳赵文鹏霍月红胡学芳李小峰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血清唾液
狼疮肾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9例L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91例无肾炎病变的SLE患者作对照。所有实验室检查均采用标准方法。结果LN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40.3%。与无肾炎病变的SLE患者作对照,其发病年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两组性别和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室指标对比显示,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在LN组有较高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发病年龄小,存在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CL和ANCA阳性是SLE易并发肾炎的危险因素。
罗静李小峰王来远赵春阳侯云霞吕志勤
关键词:狼疮肾炎自身免疫病抗体
抗自身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及狼疮肾炎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抗体及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等自身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及肾损害。方法测定93例初诊SLE患者血清抗Clq、Anu-A、抗核抗体(ANA)、抗dsDNA、ANCA、抗Sm。结果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肾炎表现的狼疮对照组。无论患者有无肾损害,狼疮疾病活动患者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的狼疮对照组。而AnuA和抗dsDNA抗体只在伴有狼疮肾损害的疾病活动组即活动LN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LN对照组。进一步分析,在活动性LN组血清抗C1q抗体和AnuA双阳性的概率为63.6%,而无一例抗C1q抗体和AnuA同时阴性。相反,在非活动LN的SLE对照组患者无抗C1q抗体和AnuA双阳性。LN组抗C1q、Anu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LN组。SLE疾病活动组抗Clq抗体、AnuA、抗dsDN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活动LN抗Clq抗体、AnuA、抗dsDN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LN。活动LN组抗C1q抗体、AnuA、抗dsDNA抗体及ANC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SLE组。结论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都是狼疮疾病活动的指标,均与LN有关,可以相互补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LN及疾病活动检出率。
罗静郭珲王彩虹赵春阳吕志勤李小峰
关键词:狼疮肾炎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