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青 作品数:28 被引量:13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一种玉米抗倒增产调节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抗倒增产调节剂,包括如下组份:乙烯利200‑400mg/L,抗倒酯15~35mg/L,1,2,4‑三丁基三硫代磷酸酯0.1~0.3mg/L,活性展着剂0.2 ml/L,水余量;所述活性展着剂为吐温20... 赵文青 王友华 周治国 杜康文献传递 一种改良的种子粗酶液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种子粗酶液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发育过程中的种子和预冷的改良提取液充分研磨得到匀浆,向匀浆中添加石油醚或乙醚混匀静置后离心分离得到种子粗酶液,所述的改良提取液为向原提取液中添加甘油和聚乙烯吡咯... 陈兵林 杨洪坤 周治国 孟亚利 赵文青 王友华 王珊珊文献传递 一种确定滨海盐碱地棉花最适生长的水埋深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确定滨海盐碱地棉花最适生长的水埋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设定不同水埋深处理,测定棉花关键生育时期根系密集区土壤的水分含量和电导率,明确不同水埋深、不同生育阶段下棉花根系密集区土壤水盐含量;(2)测... 陈兵林 张贺 周治国 李端生 孟亚利 赵文青 王友华 王珊珊东北特早熟棉区不同群体棉花氮临界浓度稀释模型的建立初探 被引量:13 2012年 选用辽棉19号(生育期125 d)和新棉33B(生育期135 d)为材料,于2009年在东北特早熟棉区(辽宁辽阳,41°26'N,123°14'E)设置棉花种植密度(7.50万,9.75万,12.00万株.hm-2)和施氮量(0,120,240,360,480kg.hm-2)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氮临界浓度的变化并建立东北特早熟棉区不同群体棉花氮临界浓度稀释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氮临界浓度与地上部最大生物量间均符合幂函数关系(N=aW-b),模型参数a,b值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存在差异。同一品种生产相同生物量的需氮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同一密度下生产相同的生物量新棉33B的氮素吸收量高于辽棉19号。基于氮临界浓度稀释条件下的异速生长参数,氮素营养指数以及动态氮素临界累积量等指标得到的东北特早熟棉区不同群体适宜施氮量的结果一致,表明9.75万株.hm-2密度下240 kg.hm-2施氮量为东北特早熟棉区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 王子胜 金路路 赵文青 吴晓东 赵志强 王友华 周治国关键词:棉花 种植密度 施氮量 棉株果枝部位、温光复合因子及施氮量对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明确果枝部位、温光复合因子和施氮量对棉纤维比强度形成过程的定量关系及两者的补偿效应,探明棉纤维比强度形成的生态基础。【方法】以杂交棉(科棉1号)和常规棉(美棉33B)为材料,于2005年在江苏南京(118°50′E,32°02′N,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和江苏徐州(117°11′E,34°15′N,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设置分期播种(4月25日、5月25日)和施氮量(0、240、480 kg N.hm-2)试验,研究棉株果枝部位、温光复合因子(用纤维加厚发育期的累积辐热积PTP表示)和施氮量对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影响。【结果】(1)棉株果枝部位显著影响纤维比强度的形成,并与温光复合因子存在协同效应。棉株中部果枝铃发育期温光条件适宜,其纤维比强度显著大于其它果枝部位铃;随温光条件变差,纤维比强度在果枝部位间的差异不明显。(2)棉纤维比强度随花后天数的增加可分为快速增加和稳定增加两个时期,PTP与纤维比强度快速增加期的日均增长速率(VRG)线性正相关、与快速增加持续期(TRG)线性负相关,与稳定增加期的日均增长速率(VSG)、持续期(TSG)及最终棉纤维比强度(Strobs)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当PTP达到291 MJ.m-2左右时,纤维比强度Strobs最大(科棉1号、美棉33B分别为34.8、31.9 cN.tex-1),品种间差异主要源于纤维比强度稳定增加期(中科棉1号和美棉33B的VSG、TSG分别为0.32 cN.tex-1.d-1、21 d和0.18 cN.tex-1.d-1、24 d)。(3)纤维比强度达到最大值所需的PTP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小,施氮量可通过棉铃对位叶叶氮浓度(NA)影响纤维比强度的形成,棉花氮素营养对温光复合因子存在补偿效应,当PTP高于104 MJ.m-2时,240 kg N.hm-2下的NA更适宜于比强度的形成;PTP低于此值时,增加施氮量可对温光复合因子进行补偿,以利于高强纤维形成。【结论】棉株果枝部位显著影响纤维比强度的形成,且与温光复合因子存在互作效应;温光复� 赵文青 孟亚利 陈兵林 王友华 李文峰 周治国关键词:棉花 施氮量 棉铃对位叶 纤维比强度 施氮量对不同开花期棉(Gossypium hirsutum L.)铃纤维细度和成熟度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为兼顾试验的重复性和生态区域性,选用高品质棉(科棉1号)和常规棉(美棉33B)品种为材料,于2005年分别在江苏南京(118°50'E,32°02'N,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和江苏徐州(117°11'E,34°15'N,黄河流域黄淮棉区)设置施氮量(低氮N 0 kg/hm2;适氮N 240 kg/hm2;高氮N 480 kg/hm2)试验,研究施氮量对不同开花期棉铃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显著影响棉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的形成过程,但三者在不同开花期对氮素水平的响应不同,施氮量与开花期对棉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的形成存在互作效应。8月10日前开花的棉铃,铃期[花后0~50 d(DPA)]日均温在23.3℃以上,纤维细度、马克隆值以N 0 kg/hm2施氮量下最大,棉纤维马克隆值与纤维细度的相关性较大;8月25日开花的棉铃(铃期日均温在20.8~23.3℃之间),纤维成熟度、马克隆值以N 240 kg/hm2施氮量下最大;9月10日开花棉铃(铃期日均温低于20.8℃),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均以N 480 kg/hm2最大,棉纤维马克隆值与纤维成熟度的相关性增强。(2)影响不同开花期间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的主要因素是铃期日均温;最终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在不同施氮量之间的变异与不同开花期(铃期日均温不同)间的变异比较,前者显著小于后者。综上,因开花期不同而形成的铃期日均温是决定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的最重要因素,施氮量可通过对位叶叶氮浓度NA影响棉纤维细度、成熟度和马克隆值的形成过程,增加施氮量可减小上述指标在不同开花期间的差异。 赵文青 孟亚利 陈兵林 王友华 朱丽丽 王飞飞 周治国关键词:棉花 施氮量 开花期 纤维细度 棉纤维发育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时间窗口 被引量:2 2015年 以温度弱敏感性棉花品种(科棉1号)和温度敏感性棉花品种(苏棉15)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模拟自然温周期设置高温(34℃[38/30℃],HT)和对照(26℃[30/22℃],CK)2个温度处理,研究了花铃期不同时段进行高温胁迫后纤维发育重要相关物质的变化及其与纤维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花后不同时间开始高温胁迫持续处理5 d,苏棉15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马克隆值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时间窗口分别为花后0-18.3 d,花后10.9-26.1d和花后10.5-34.0 d.因此,花后11-18 d左右是棉花综合纤维品质形成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时间窗口.在关键时间窗口对棉花进行高温处理5 d后,苏棉15纤维中的蔗糖含量相对常温条件下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胼胝质含量上升,纤维素含量下降4.2%,纤维长度变短(最大变幅为23.3%),纤维比强度上升(最大变幅为4.3%),马克隆值下降(最大变幅为10.5%)并偏离最适范围,纤维品质变差.科棉1号的上述纤维发育主要相关物质含量及纤维品质与苏棉15变化趋势一致、最敏感时间相近,仅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郭林涛 徐波 周治国 赵文青 王友华关键词:棉花 高温胁迫 纤维品质 一种分析棉花种子籽指形成关键时期的方法 一种分析棉花种子籽指形成关键时期的分析方法,通过记录不同果枝和不同果节棉花开花期到吐絮期棉花种子的籽指,把种子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气象条件分为若干个阶段,再结合正交矩阵做正交回归,分析影响种子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时期和影响程度... 陈兵林 杨洪坤 周治国 孟亚利 赵文青 王友华 王珊珊不同栽培管理方式对棉花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为探索棉花高产稳产和资源高效利用新型栽培管理方式,试验选用长江中下游棉区主栽品种泗杂3号为材料,于2012-2013年在江苏省大丰市大丰稻麦原种场选取2个不同地力水平田块(高、低),2014年仅在高地力田块进行试验,设传... 张馨月 杨洪坤 陈兵林 孟亚利 王友华 赵文青 周治国关键词:棉花 土壤地力 籽棉产量 文献传递 密度和灌溉量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密度与灌溉量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产量的调控效应,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方法]在新疆阿克苏棉区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设置13.5万株·hm^(-2)(D1,低密度)、18.0万株·hm^(-2)(D2、中密度,CK)和22.5万株·hm^(-2)(D3,高密度)3个密度处理主区,3150 m 3·hm^(-2)[I1,重度亏缺(田间持水率的50%)]、4050 m 3·hm^(-2)[I2(CK),轻度亏缺(田间持水率的75%)]和4950 m 3·hm^(-2)[I3,充分灌溉(田间持水率的100%)]3个灌溉量处理副区,研究密度和灌溉量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棉铃时间分布、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和灌溉量的提高均能延缓花铃期后叶面积指数的下降速率。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单位面积的结铃数均增加,但经济器官的分配比例及单铃重有所降低。增加灌溉量,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经济器官分配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单铃重随灌溉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在密度与灌溉量互作条件下,D3I1的干物质快速累积量较大。进入吐絮期后,D3I1的经济器官分配比例高,使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3.48%~25.93%和1.14%~43.29%。[结论]在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下,高密度种植、重度亏缺灌溉有利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向经济器官的转移,提高单铃重、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吴凤全 林涛 陈兵林 周治国 赵文青 陈利军 汤秋香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 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