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民
- 作品数:62 被引量:35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椎间盘退变相关的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已公开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进行研究,探究正常及退变椎间盘组织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对差异表达基因所涉及的生物学过程进行预测分析。方法经GEO数据库选取与椎间盘退变相关的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GSE23130,对GSE23130包含的样本数据进行质量分析,选取GSM569833等10例样本数据纳入实验。采用Gene Spring 13.0软件对正常及退变样本间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针对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聚类分析树及热图,并采用GO分析、KEGG PATHWAY分析及DAVID功能注释簇集分析等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3 182个,其中1 735个基因在退变椎间盘内表达上调,1 447个表达下调。针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VEGF信号通路、激活T细胞的核因子等数个存在研究价值的生物学过程。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存在大量基因的异常表达,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也出现明显异常,某些生物学过程的异常改变可能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万中元宋芳任大江单建林赵广民李放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纤维环基因芯片生物信息学
- 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 比较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1年3月采用Dynesys 动态固定治疗且随访时间>2年的腰椎退变患者46例(Dynesys组),以同期行PLIF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PLIF组).记录2组手术前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评分,摄腰椎正侧位和前屈后伸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近侧邻近节段的椎间ROM,评估2组影像学和症状学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的ODI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Dynesys组手术节段椎间高度较术前轻度升高(P>0.05),而PLIF组显著升高(P<0.05)且大于Dynesy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ynesys组手术节段ROM由术前的7.1°降至末次随访时的4.9°(P<0.05),而PLIF组手术节段ROM由术前的7.3°降至末次随访时的0°(P<0.05).2组近侧邻近节段椎间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M在末次随访时均较术前有所增加(P<0.05),且PLIF组大于Dynesys组(P<0.05).Dynesys组有6例患者出现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PLIF组患者有15例出现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PLIF组有1例出现症状学邻近节段退变,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 Dynesys动态内固定与融合术均获得良好临床疗效.与融合术相比,Dynesys动态内固定能够保留手术节段部分ROM,邻近节段椎间ROM的增幅及邻近节段退变发生数均较低.
- 张阳李放单建林关凯赵广民文天林张志成
- 关键词:腰椎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
- 选择性融合技术治疗青年峡部裂的前瞻性研究
- 目的 比较原位植骨融合椎后路弓根内固定技术与椎体间植骨融合后路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不同类型青年峡部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0年1月到2014年9月,共105例青年峡部裂患者,根据峡部裂椎体与下位椎体间椎间盘状态,及相关...
- 杨滔李放赵广民关凯张志成孙天胜
- ACDF术中安全切除后纵韧带(PLL)--方法的改进及病例对照研究
- 目的 探索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中后纵韧带切除的新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随访到83例患者,其中应用改进组合器械组38例,未应用改进组合器械组45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年龄、性别、...
- 关凯王俊峰高杰赵广民单建林李放孙天胜
- 关键词:后纵韧带
-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中复位程度对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过程中椎体复位程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7例(4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2例,女25例;年龄48~87岁,平均(72.4±12.7)岁。对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进行VAS评分评估疼痛缓解情况,通过侧位X线片评估骨折椎体压缩及复位程度、椎体后凸角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8±9.6)个月(12~47个月)。术前患者VAS评分为(8.4±1.6)分,术后第2日VAS评分为(2.1±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6±0.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情况:术前椎体前缘和中央压缩程度分别为(72.0±10.6)%、(68.0±15.6)%,术后椎体前缘和中央压缩程度为(76.0±8.6)%、(73.0±6.1)%,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即使X线显示骨折椎体未获得满意的复位,疼痛症状仍然缓解满意,骨折复位程度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 李海鹏孙天胜李放关凯赵广民单建林张志成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
- 微创内壁探测法行下颈椎弓根钉植入
- 目的:评价微创内壁探测法在游离颈椎标本行下颈椎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
方法:通过对1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CR和CT检查发现,下颈椎椎弓根内壁、上下壁及其邻近连接骨皮质较厚,而外壁及与外壁连接的横突孔后结节前皮质菲...
- 侯黎升李威阮狄克叶晓健何勍贾连顺崔洪鹏赵广民辛洪奎徐成
- 关键词:颈椎病治疗螺钉植入内固定术
- 文献传递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调查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疼痛、腰椎功能、情绪进行评价,利用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明确年龄、性别、VAS、ODI与生存质量间的相关性。结果:50例患者VAS评分(5.2±2.9)分、ODI指数(51.1±20.8)%、SDS评分(45.8±9.6)分、SF-36总分(440.8±157.4)分;年龄、VAS及SDS评分与ODI呈正相关(P<0.05,0.01);生存质量8个维度中除活力和精神健康外的其他6个维度与ODI成负相关(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降低,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疼痛、腰椎功能及情绪。
- 叶超群王崇伟赵广民李放孙天胜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因素
- 腰椎滑脱和腰椎不稳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3
- 2010年
- 腰椎滑脱症和腰椎不稳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腰椎疾患。在同一个病例中,两种病变经常同时存在,但两种病变的概念是有区别的,腰椎滑脱应是一种静态概念,而腰椎不稳则是一个力学上的动态概念。腰椎滑脱是指因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之间的滑移状态。
- 孙天胜赵广民
- 关键词:脊椎滑脱腰椎不稳脊柱融合术
- Dynesys系统治疗单节段与多节段腰椎退变疾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比较 Dynesys 系统治疗单节段与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 Dynesys 系统治疗的腰椎退变疾病患者46例。根据患者手术节段分为单节段组(32例)和多节段组(1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评分,摄腰椎正侧位和前屈后伸位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活动度以及近端相邻节段的椎间活动度。结果46例患者平均随访30(24~52)个月,两组患者 ODI 指数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20.5±5.7)%,多节段组(21.2±9.8)%;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2.2±4.3)%,多节段组(15.3±6.9)%,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5);VAS 评分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2.9±1.3,多节段组3.2±1.4;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4±0.3,多节段组1.6±0.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5)。末次随访时 ODI 与 VAS 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高度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11.3±2.7) mm,多节段组(11.1±2.0) mm;末次随访单节段组(10.8±3.1) mm,多节段组(10.3±2.2) mm,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单节段组(4.3±2.4)°,多节段组(4.6±2.7)°;末次随访单节段组(4.8±2.2)°,多节段组(5.3±2.0)° 均显著下降( P<0.05)。两组近端相邻节段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时单节段组(9.1±2.1)°,多节段组(8.5±1.8)°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仅在末次随访时单节段组(10.3±2.7)° 较术前显著增加,并且单节段组大于多节段组(9.1±3.0)° ( P<0.05)。结论单节段与多节段 Dynesys 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均能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并保留部分椎间活动度�
- 张阳李放单建林关凯赵广民张志成
-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腰椎脊柱疾病
- 伴有颈椎曲度不良的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方式比较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同时存在颈椎曲度不良的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患者分别进行前路及后路手术治疗,通过术后及后期随访,观察不同入路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北京军区总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伴有颈椎曲度不良的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42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为52.4岁,其中16例患者行前路减压手术,26例患者行后路减压手术,通过术后随访观察两种术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6个月。后路组患者颈椎曲度(10.8±11.2)较前路组(21.6±5.8)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路组手术后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为(14.8±1.8)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1.22±0.36)分,神经功能恢复率为(76.2±18.4)%;后路组手术后JOA评分为(11.2±2.8)分,与前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AS评分为(1.31±0.62)分,与前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恢复率为(48.6±26.4)%,与前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伴有颈椎曲度不良的颈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行前路手术相对安全,并且对于患者颈椎曲度的恢复、神经功能的改善以及影像学评价均优于后路手术。
- 侯润宇张志诚李放赵广民高维涛孙天胜
-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