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利清

作品数:82 被引量:478H指数:13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生物学
  • 24篇农业科学
  • 4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24篇植物
  • 15篇群落
  • 10篇草原
  • 8篇区系
  • 7篇新资料
  • 6篇针茅
  • 6篇土壤
  • 5篇地理成分
  • 5篇针茅草原
  • 5篇丘陵
  • 5篇区系地理
  • 5篇区系地理成分
  • 5篇群落特征
  • 5篇维管植物
  • 5篇草坪
  • 4篇豆科
  • 4篇杂草
  • 4篇植被
  • 4篇生活型
  • 4篇土壤含水量

机构

  • 67篇内蒙古大学
  • 9篇国家开放大学
  • 5篇中央广播电视...
  • 5篇中国科学院植...
  • 5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内蒙古工业大...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新疆林业科学...
  • 2篇内蒙古林业科...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黑龙江省林业...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2篇赵利清
  • 17篇杨劼
  • 11篇张璞进
  • 9篇赵一之
  • 8篇宋炳煜
  • 8篇清华
  • 8篇王艳荣
  • 6篇彭向永
  • 5篇郭柯
  • 5篇朱媛君
  • 4篇孙振元
  • 4篇马文红
  • 4篇刘芳
  • 4篇陈育
  • 3篇刘长成
  • 3篇臧春鑫
  • 3篇张雷
  • 3篇刘玉燕
  • 3篇朴顺姬
  • 3篇赵利君

传媒

  • 1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0篇内蒙古大学学...
  • 7篇植物生态学报
  • 5篇中国沙漠
  • 5篇生态学杂志
  • 4篇干旱区研究
  • 3篇植物分类学报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植物研究
  • 2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种子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林业科技
  • 1篇中国草地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腺鳞草属(龙胆科)一新种——红纹腺鳞草被引量:1
2004年
报道了产于内蒙古的腺鳞草属 (龙胆科 )一新种———红纹腺鳞草AnagallidiumrubrostriatumY .Z .Zhao ,Z.Y .Zhu&L .Q .Zhao。该种因花 4基数 ,花瓣中下部具 2个腺窝 ,外侧中央具角状突起 ,花丝基部背面两侧具流苏状长柔毛而与A .dichotomum (L .)Griseb .相似 ,但因花冠橙黄色 ,具红色脉纹 ,叶质厚 ,多皱 。
赵一之朱宗元赵利清
关键词:龙胆科
内蒙古被子植物新资料被引量:2
2018年
该文报道了内蒙古被子植物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的2个新分布记录属,即石胡荽属(Centipeda Loureiro)和扇穗茅属(Littledalea Hemsley);十字花科(Crucifer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e)、堇菜科(Viol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紫草科(Boraginaceae)、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 9个科的11个新分布记录种,即裂叶独行菜(Lepidium lacerum C. A.Meyer)、腺粒委陵菜(Potentilla granulosa T. T. Yu&C. L. Li)、祁连山棘豆(Oxytropis qilianshanica C. W.Chang&C. L. Zhang ex X. Y.&H. Ohashi)、石生堇菜(Viola rupestris F. W. Schmidt)、河西阿魏(Ferula hexiensis K. M. Shen)、青海齿缘草(Eritrichium medicarpum Y. S. Lian&J. Q. Wang)、斑种草(Bothriospermum chinense Bunge)、青藏蒿(Artemisia duthreuil-de-rhinsi Krascheninnikov)、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 (Linnaeus)A. Braun&Ascherson]、寡穗茅(Littledalea przevalskyi Tzvelev)、旋鳞莎草[Cyperus michelianus (Linnaeus)Link]。相关凭证标本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中。
阿拉坦主拉曹新萍赵越赵越赵利清
关键词:被子植物新资料植物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
砒砂岩—黄土沟谷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被引量:4
2009年
以晋、陕、蒙交界地区常见的砒砂岩—黄土丘陵沟谷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5年7月和10月对沟谷不同部位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时空变化特征明显。(1)沟谷不同部位土壤平均含水量大小为7月份:沟谷底部14.44%,阳坡顶部9.29%,阴坡顶部9.01%,阴坡中部8.25%,阳坡中部6.36%;10月份:沟谷底部9.96%,阴坡顶部9.81%,阳坡中部9.48%,阴坡中部9.09%,阳坡顶部8.06%。(2)砒砂岩平均含水量季节变幅小,属稳定型;黄土及有冲积层的黄土平均含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属波动型。(3)在砒砂岩剖面上,泥岩含水量显著大于砂岩,砒砂岩坡面平缓的地段贮水能力比陡的地段大。(4)在黄土剖面上,明显出现土壤干层现象,在夏季、秋季降雨较少的情况下,土壤水分会严重降低,土壤水分处于负补偿状态,土壤干层距地表更深。在半干旱地区的砒砂岩—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剖面土壤干层的发生是一个自然现象,随降雨量的多寡,呈消长状态。
赵利清杨劼张璞进宋炳煜
关键词:土壤剖面水分半干旱区
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植物群落分类与排序被引量:10
2016年
为研究植物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在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植被复合体的主要植物群落进行TWINSPAN分类和PCA排序,对土壤环境因子进行DCCA排序。结果表明:调查区内53个物种分属21科46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11种)、禾本科(Gramineae,7种)、莎草科(Cyperaceae,7种)、豆科(Leguminosae,5种)、藜科(Chenopodiaceae,4种)等科所含物种数较多,分别占20.8%、13.2%、13.2%、9.4%、7.5%,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应用TWINSPAN将67个样方划分为17个组,依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和系统确定为21个群丛。对PCA排序的第一轴起主要作用的是以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和碱茅(Puccinelia distans)为建群种的群落,对第二轴起主要作用的是以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为建群种的群落。植物群落分布DCCA排序第一轴主要与地下水位、HCO-3含量负相关,与土壤粗砂粒正相关;第二轴主要与土壤Ca2+、K+和Na+含量正相关,与土壤容重负相关;其中地下水位和土壤Ca2+、K+和Na+含量是环境因子中影响丘间低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分布的主要因子。
朱媛君张璞进邢娜闫颖超清华赵利清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DCCA排序
基于ITS序列和trnL-F序列探讨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的种间关系被引量:41
2006年
中间锦鸡儿CaraganadavazamciiSancz.的分类处理一直存在争议,它与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Lam.和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Kom.的关系尚不清楚。该种被处理为一个独立的种或后两个种的变种。本文利用ITS序列和叶绿体trnL-F序列,综合形态和地理分布,探讨了中间锦鸡儿的起源及与另外两个种的种间关系。结果显示,中间锦鸡儿的trnL-F序列与小叶锦鸡儿完全一致,而与柠条锦鸡儿有明显差异。中间锦鸡儿的ITS序列高度纯合,不支持该种可能是杂交起源的假设。相反,另外两个种的ITS序列均出现多个位点杂合,克隆后均得到2种不同的序列。中间锦鸡儿的ITS序列与小叶锦鸡儿2种序列中的1种完全一致。该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可能作为亲本之一参与了小叶锦鸡儿的杂交起源,或者基因流是造成这两个种形态相似的主要原因。中间锦鸡儿与柠条锦鸡儿形态上的相似可能是趋同进化的表现。
侯鑫刘俊娥赵一之赵利清
关键词: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ITS序列TRNL-F序列
不同围封年限对退化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和土壤碳、氮贮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探讨了不同围封年限(6、8、30年)对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和土壤碳氮贮量的变化,以期构建围封年限与草地利用的关系,为草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通过实地样方调查及实验室分析,对不同围封年限大针茅草原群落的植被、土壤特征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围封年限草原的生物量、土壤有机碳、氮贮量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与持续自由放牧样地相比,围封后草原的生物量和土壤碳、氮贮量均呈显著增加;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生物量和土壤碳、氮贮量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地上生物碳和土壤有机碳的增加趋于稳定。
李强杨劼宋炳煜马文红赵利清张立欣侯虹
关键词:围封大针茅草原草原生产力草原恢复碳贮量
宁夏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
2022年
在对宁夏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多样性研究过程中,发现并报道了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1个新记录科,即瓶尔小草科(Ophioglossaceae);2个新记录属,即阴地蕨属(Botrychium Sw.)和贺兰芹属(Helania L.Q.Zhao et Y.Z.Zhao);对4个新记录种扇羽阴地蕨(Botrychium lunaria(L.)Sw)、贺兰芹(Helania radialipetala L.Q.Zhao et Y.Z.Zhao)、和林格尔薹草(Carex helingeeriensis L.Q.Zhao et J Yang)和藏臭草(Melica tibetica Roshev.)进行了描述。凭证标本保存在内蒙古大学标本馆(HIMC)。
刘超要振宇田建斌王晓霞赵利清
关键词:维管植物植物物种多样性
草地早熟禾光合与蒸腾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草地早熟禾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动态都为单峰型曲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日变化分别与不同土层含水量日变化、环境温度和大气压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王艳荣刘玉燕赵利清
关键词:草地早熟禾光合特性蒸腾特性大气压日变化草坪草
土壤环境质量在草原放牧退化过程中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研究了三个不同退化强度草原的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的差异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未退化群落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他两个群落,夏季未退化群落含水量最低.不同群落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大小顺序都为:未退化群落>中退化群落>重退化群落,方差分析指出中度退化群落与不退化群落土壤有机质的最大差异出现在0~10cm土层处,而重度退化群落与中度退化群落土壤有机质的最大差异出现在10~20cm土层处.在0~10cm层次三种群落全磷含量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在10~20cm和20~40cm层次上,未退化群落与中度、重度退化群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中、重度退化群落之间差异不显著.
赵利君王艳荣赵利清孙卫国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有机质
内蒙古被子植物分布新资料被引量:1
2012年
报道了内蒙古1个新分布记录属:粟草属(Milium L.);2个新分布记录种:翅柄车前(Plantago komaroviiPavl.)和粟草(Milium effusum L.)。
赵利清王乐包萨如拉庞哲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