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刚
- 作品数:38 被引量:97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变应原检测(附821例报告)被引量:3
- 2007年
- 本研究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找出主要的发病因素,为疾病的控制和预防提供依据。
- 费刚崔佳文蒋去疾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检测发病因素
- 甲状腺肿块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意义
- 2002年
- 目的 研究甲状腺肿块 (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腺瘤 )中端粒酶活性与甲状腺肿块性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新的高灵敏度的方法 (TRAP法 ) ,检测 4 0例甲状腺肿块标本 (2 5例甲状腺癌 ,15例甲状腺腺瘤 )端粒酶活性 ,同时以L1、A1肺癌细胞株和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作为活性阳性和阴性的对照组。结果 在 2 5例甲状腺癌标本中有 2 1例发生了阳性反应 (占 84 % ) ,而 15例甲状腺腺瘤标本中仅 3例发生了阳性反应 (占 2 0 % ) ,差异十分显著 (P <0 0 1)。 2 1例甲状腺癌阳性反应病例中 ,端粒酶活性反应与肿瘤的类型、病程、病情等有关 ;3例甲状腺腺瘤阳性反应病例中 ,端粒酶活性反应与腺瘤组织结构分化异常有关。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端粒酶常发生于甲状腺恶性肿瘤组织中 ,并在甲状腺组织恶性变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甲状腺组织微量检测到 。
- 费刚王家瑜蔡隽亮任大明
- 关键词:甲状腺肿块端粒酶活性TRAP法
- ^(18)氟-氟化脱氧葡萄糖在下咽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
- 2003年
- 目的 :研究18氟 氟化脱氧葡萄糖 ( 18F FDG)在下咽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2 0例下咽部肿瘤患者均接受18F FDG检查及CT、全组内镜 (食管、咽喉、气管镜 )检查。结果 :2 0例下咽部肿瘤患者18F FDG检查结果显示 :2例阴性 ;18例肿瘤原发部位有同位素浓集 ,其中 5例伴异位同位素浓集。对此 5例患者进一步临床、病理检查证实 :1例食管部占位 ,2例肺部病变 ,2例为良性改变。18F FDG检查结果显示的病变范围与CT、内镜检查相符。结论 :18F FDG检查可以提高下咽部肿瘤、尤其是隐匿的并发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明确病变范围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同时又是一个简单、易行的下咽部肿瘤的随访检查手段。
- 费刚Perie S
- 关键词:下咽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 慢性咽炎病因浅析被引量:23
- 2008年
-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表现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弥漫性慢性炎症,同时又是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其发病率占咽部疾病的10%~20%,并呈上升趋势,该疾病临床概括了咽部所有不适症状,如咽痛、咽痒、咽干、咽堵、干咳、咽部烧灼感、咽部异物感、咽部憋闷感、咽部异味感等等。通过专科检查发现患者咽部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组织增生,咽部有各类分泌物黏附等等。通常根据患者自述症状结合临床专科检查可作出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但是我们发现这些治疗效果往往不甚满意,或疾病复发率极高。本研究通过对317例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对被临床诊断为慢性咽炎的发病原因及综合治疗作一些探讨。
- 费刚
- 关键词:慢性咽炎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淋巴组织增生咽部疾病病因专科检查
- 藻酸钙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病,近年来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成为首选治疗方法。有关鼻内窥镜手术的研究报告很多,随着时间推移,大家越来越认识到鼻内窥镜围术期的处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藻酸钙...
- 费刚
- 文献传递
- 怡尔博士听音保护器在噪声防治中的作用
- 本文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噪声防护器材在噪声防治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同时结合文献资料,验证怡尔博士听音保护器的应用价值。
- 费刚郭燕明朱正华
- 关键词:噪声防治
- 西瓜霜喷剂、清咽利喉颗粒联合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
- 2004年
-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约占咽喉科疾病的10%~20%[1].临床表现为咽干、咽痒、咽异物感、咽痛、咳嗽等.乃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弥漫性炎症,由于病因病机复杂,复发率高,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临床疗效均不十分理想[2].我科于2001年3月~2002年12月间采用西瓜霜喷剂、清咽利喉颗粒(慢咽舒宁)联合治疗慢性咽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费刚
- 关键词:西瓜霜喷剂清咽利喉颗粒慢性咽炎耳鼻咽喉科中医
- 异丙托溴胺鼻喷剂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作用
- 对象和方法对象:50例本科门诊经治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分成2组,对照组25例(21-46岁),实验组25例(20-45岁),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0-46(平均31.7)岁;病程1—22(平均7.1...
- 费刚
- 文献传递
- 慢性咽炎病因浅析——附317例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
-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表现为咽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弥漫性慢性炎症,同时又是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其发病率占咽部疾病的10—20%,(1)并呈上升趋势,该疾病临床概括了咽部所有不适症状,如咽痛、咽痒、咽干、咽堵...
- 费刚
- 文献传递
- 异丙托溴胺气雾剂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作用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异丙托溴胺气雾剂 (IpratropiumBromide)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科门诊经治变应性鼻炎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 /对照组各 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抗阻胺药 (息斯敏 )、鼻内减充血剂 (呋嘛滴鼻剂 )及异丙托溴胺气雾剂 ,对照组则不用异丙托溴胺气雾剂 ,其余治疗相同。分别于治疗开始时、开始后 1周、2周、停药后 1周进行专科检查、结果记录 ,由患者及随访人员对治疗结果作全面分析评估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抗阻胺药、鼻内减充血剂同样可以改善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症状 ,但使用异丙托溴胺气雾剂的治疗组在治疗鼻漏的效果上优于对照组 ,异丙托溴胺气雾剂的使用可以明显减少鼻腔内分泌 ,缓解患者不适 ,尽快实现干鼻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异丙托溴胺气雾剂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尤其是减少鼻腔分泌、实现干鼻有良好的作用。
- 费刚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异丙托溴胺息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