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音
- 作品数:34 被引量:203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9
- 2010年
- 产后抑郁是指发生在产褥期的抑郁,多于产后6周内起病症状以落泪、悲伤、情绪不稳定、罪恶感、厌食、睡眠障碍、记忆困难、疲乏、易激动等为特征。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婚姻和家庭,还造成母婴交流障碍,对婴幼儿智力及行为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陈杰张捷裴音
- 关键词:产后抑郁针刺
- “络穴止痛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观察“络穴止痛方”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络穴止痛方”治疗,对照1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对照2组采用口服尼莫地平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1组总有效率75.7%,对照2组总有效率71.1%,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对照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络穴止痛方”在治疗偏头痛方面有着满意的疗效,并较普通针刺及口服药有显著的优势。
- 冯毅裴音
- 关键词:偏头痛调理气机针刺治疗
- 中医特色疾病管理模式干预抑郁症随机对照研究
- 2012年
- 目的应用疾病管理理论与技术,探索适宜抑郁症患者的中医特色疾病管理模式,观察其在抑郁症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抑郁专台2010年5-8月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接受中医特色疾病管理,包括综合抗抑郁治疗、抑郁症中医特色教育、定期复诊、评估。对照组以常规诊疗模式接受治疗及定期评估。2组观察评估时间均为2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8、12、16、20、24周末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情况。结果管理组在干预第12、16、20、24周末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管理组与对照组在干预第20、24周末严重程度和总体进步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管理组优于对照组;管理组在干预第24周末临床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疾病管理模式近期疗效与常规诊疗模式相似,远期疗效优于常规诊疗模式。
- 范竹青陈杰裴音杨婧张捷
- 关键词:抑郁症疗效
- 针刺“通窍聪耳法”治疗神经性耳聋2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观察针刺“通窍聪耳法”治疗病程在60 d以上的神经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进行自身对照,观察针刺治疗前后不同病程的患者听力损失及临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初诊时听力曲线及病情等级对疗效的影响以及不同中医证型听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88.46%,愈显率43.00%;病程在3年以内者与3年以上者比较,P<0.05;风邪外犯、肝火上炎、肝阳上亢3型与气血亏虚、肾精亏损2型比较,P<0.05;轻中度与重度、极重度比较,P<0.05;平坦型、上升型、其它型与全聋型下降型比较,P<0.01。结论针刺治疗病程在60 d以上的神经性耳聋患者疗效肯定。
- 冯毅裴音盖建青
- 关键词:神经性耳聋针刺疗法老中医经验
- 针刺治疗乳腺癌伴发抑郁焦虑状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0年
- 乳腺癌患者由于身心创伤较大而常伴发焦虑抑郁症状,已成为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之一。尽早发现和治疗,对患者的心身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王氏五脏俞针刺治疗乳腺癌伴发的焦虑抑郁,并与抗抑郁药物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裴音杨婧张捷陈杰
- 关键词:针刺疗法乳腺癌抑郁焦虑状态
- 北京某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分析
- 范竹青裴音陈杰杨婧宋日新张捷
- 关键词:医护人员职业倦怠
- 针刺王氏五脏俞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被引量:24
- 2006年
- 裴音张捷陈杰钱洁
- 关键词:抑郁症针刺疗法五脏俞
- 中医医院老年患者心身医学科会诊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心身医学科会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心身医学科进行会诊的老年患者157例,对会诊科室、会诊原因、会诊后诊断进行分析。结果伴发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以心脑血管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入院最为常见;伴发睡眠障碍为最常见的申请会诊原因;焦虑抑郁共病为最常见的会诊诊断;老年患者出现谵妄的概率较高。结论院内心身医学科可以为更多的患者提供精神科相关诊治,精神科专科会诊仍十分必要,心身医学科可以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 裴音张捷陈杰范竹青
- 关键词:心身医学焦虑谵妄
- 五脏俞穴的临床应用近况被引量:2
- 2012年
- 背俞穴是脏腑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腧穴,可直接反映脏腑的功能活动。五脏俞即肺、心、肝、脾、肾5个背俞穴,可用于诊察五脏、六腑及其相应五官五体的疾病。《灵枢·背俞》首次记载了五脏俞的名称和位置;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记载五俞穴“夹脊相去一寸五分”。明代张景岳提出:“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逐步明确定位“五脏俞”于足太阳膀胱经上,且记载了其主治病证为相应脏腑、相表里脏腑及其五官、五体病证,
- 徐林林张捷陈杰裴音
- 关键词:五脏俞穴《针灸甲乙经》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足太阳经主治病证
- 北京某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况调查
- 张捷范竹青裴音陈杰杨婧宋日新
- 关键词:医护人员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