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上海沿海地区蛭弧菌的分布状况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蛭弧菌在防治水产动物病害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对采自上海沿海地区不同水域环境中的蛭弧菌进行分离,利用16S r RNA进行鉴定,并对其裂解谱、盐度耐受性、弧菌裂解差异性和培养方式进行研究。【结果】从上海沿海地区共分离到12株蛭弧菌,其中3株(4.2、5.1和3N.3)对弧菌属具有很强的裂解性,但对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脱氮副球菌、乳酸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有益菌无裂解作用。3株蛭弧菌在盐度1.5%~3.0%的范围内生长状况良好,5.1蛭弧菌株对溶藻弧菌的裂解能力较对副溶血弧菌和哈维氏弧菌的强,其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宿主菌灭活可有效提高蛭弧菌的生长速度及其浓度,在培养第60 h达峰值;蛭弧菌与宿主菌(大肠杆菌)经异步发酵后,蛭弧菌在培养第72 h达峰值。【结论】从上海沿海地区分离获得的蛭弧菌具有良好噬菌能力,对主要的海水致病菌和淡水致病菌均具有侵染裂解能力,对有益菌无杀灭效果,且具有广盐性特征,可用于蛭弧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
为探索金属离子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单独及联合抗菌药物对水霉菌生物膜的清除效应,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EDTA对水霉菌游动孢子最小抑菌浓度(MIC)。用常用剂量和2倍剂量抗菌药亚甲基蓝、美婷及1、4、16倍MIC的EDTA联合二者常用剂量分别作用于水霉菌生物膜,CCK-8法检测药物作用后生物膜活力变化。并用Calcofluor White M2R染色EDTA处理后水霉菌生物膜,荧光显微镜观察胞外基质变化。结果显示,亚甲基蓝、美婷在常用剂量下作用于水霉菌生物膜效果不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甲基蓝在2倍剂量下仍不能发挥较好的效果,而亚甲基蓝、美婷与EDTA联合作用均表现出较好的作用。EDTA作用后水霉菌生物膜结构破坏,胞外基质减少。研究结果表明,EDTA可破坏水霉菌生物膜结构,与抗菌药联合使用对生物膜有显著的清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