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慧瑾

作品数:35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3篇病毒
  • 18篇腹泻
  • 15篇轮状
  • 15篇轮状病毒
  • 13篇儿童
  • 8篇基因
  • 7篇腺病
  • 7篇腺病毒
  • 6篇住院
  • 6篇腹泻儿童
  • 5篇患儿
  • 5篇VP4
  • 4篇婴幼
  • 4篇婴幼儿
  • 4篇急性
  • 4篇腹泻患儿
  • 4篇病毒感染
  • 3篇婴幼儿腹泻
  • 3篇幼儿腹泻
  • 3篇诺如病毒

机构

  • 35篇首都儿科研究...
  • 6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5篇董慧瑾
  • 34篇钱渊
  • 28篇刘立颖
  • 26篇贾立平
  • 24篇张又
  • 21篇赵林清
  • 16篇朱汝南
  • 9篇陈冬梅
  • 8篇邓莉
  • 4篇邓洁
  • 4篇孙宇
  • 3篇王芳
  • 3篇黄辉
  • 3篇郑崇光
  • 2篇李荣成
  • 2篇金凤华
  • 2篇黄腾
  • 1篇李艳萍
  • 1篇刘立颍
  • 1篇莫兆军

传媒

  • 5篇病毒学报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循证儿科...
  • 2篇2012全国...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亚洲儿科病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七届中国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腹泻儿童中G9-Ⅵ轮状病毒再次出现并呈优势流行被引量:3
2016年
1994年从北京腹泻儿童中鉴定的国内首例G9型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株T203属于G9-Ⅵ(VP7基因进化树支Ⅵ),而之后国内流行的G9型RVAs主要属于全球广泛流行的G9-Ⅲ(VP7基因进化树支Ⅲ)。本研究于2010年通过基因测序从北京腹泻儿童中再次鉴定了一例RVA G9-Ⅵ。为了解北京儿童中G9-Ⅵ再次流行的情况,本研究对国内外人G9型RVAs的VP7基因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在G9-Ⅲ和G9-Ⅵ病毒各自VP7基因序列比较保守、彼此间变异集中的区域设计杂交探针,经PCR合成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建立区分G9-Ⅲ和G9-Ⅵ的斑点杂交方法;结合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RVA常见G和P基因型杂交鉴定方法,对2011-2012年门诊腹泻就诊患儿中RVAs的流行进行调查。结果显示G9型检出率最高(43.5%,57/131),其次是G3(30.5%)、G1(12.2%)和G2(11.5%),未发现G4型。P分型结果显示P[8]为主要基因型(85.2%),其次P[4]型(14.8%),未发现P[6]型。对57例G9型RVAs全部进行G9-Ⅲ和G9-Ⅵ杂交鉴定。结果显示:G9-Ⅵ占96.5%,取代G9-Ⅲ(3.5%)成为优势流行的G9型病毒。从VP7基因进化树图上看到,本研究鉴定的北京人RVA G9-Ⅵ同国内外近期多地出现的人RVA G9-Ⅵ进化关系密切,并且和加拿大的猪RVA株F7P4进化距离近。国内外新近重新出现的人G9-Ⅵ RVAs是否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比以往广泛流行的RVA G9-Ⅲ更强的传播能力或致病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董慧瑾孙宇赵林清邓莉朱汝南陈冬梅贾立平刘立颖张又钱渊
关键词:轮状病毒地高辛斑点杂交
2020年北京地区儿童中急性胃肠炎相关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2020年疫情防控措施下急性胃肠炎患儿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重复横断面研究方法,2020年收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急性胃肠炎患儿的粪便标本或呕吐物标本1213份。首先用实时荧光反转录PCR进行标本中诺如病毒筛查,然后用反转录PCR对诺如病毒阳性标本进行病毒VP1基因和RdRp基因扩增,据核苷酸序列进行基因分型。采用χ^(2)检验对不同标本类型、患儿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诺如病毒的检出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在1213份急性胃肠炎患儿标本中,共筛查到诺如病毒阳性标本215份,全年的检出阳性率为17.7%,阳性病例集中在秋冬季节[1、10、11及12月阳性率分别为28.6%(18/63)、26.2%(16/61)、22.8%(77/338)以及17.1%(89/520)]。粪便标本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呕吐物标本(χ^(2)=9.692,P<0.01),而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1,P>0.05),各年龄组间诺如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12,P<0.01),以6~48月龄诺如病毒的检出率较高。对G基因型分析显示共有3个基因群(GⅠ、GⅡ和GⅨ)诺如病毒流行,以GⅡ基因群为主,占总数的98.5%(196/199)。而GⅡ基因群中以GⅡ.4 Sydney为主要流行株,占GⅡ基因群的55.1%(108/196);其次为GⅡ.2型(29.6%,58/196),以往流行的GⅡ.3型(10.2%,20/196)诺如病毒在本次监测周期中较少。诺如病毒P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以GⅡ.P16为主,占61.5%(96/156);其次为GⅡ.P31(19.9%,31/156)。双基因测定结果显示以GⅡ.4 Sydney[P16]为主,占36.4%(56/154),其次为GⅡ.2[P16]占24.7%(38/154)。结论2020年诺如病毒的总阳性率与以往没有大的区别,但流行的基因型别构成有了明显的改变,且呈现多种基因型别诺如病毒的同时流行。
贾立平赵林清周林刘立颖董慧瑾朱汝南钱渊
关键词:诺罗病毒胃肠炎基因型
2010年广西部分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流行以G9P[8]a型为主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5岁以下散居腹泻儿童中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情况。方法于2010年1~5月收集广西3个腹泻监测哨点腹泻儿童的粪便标本,应用RT-PCR、核酸打点杂交及基因测序的方法对205份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VP7(G)和VP4(P)基因分型,并运用MEGA4.1软件对广西G9型轮状病毒的VP7基因进行进化分析。结果基因分型结果显示G9P[8]a最多见(35.3%),其次是G3P[8]a(28.7%)、G1P[8]a(16.8%)及G2P[4](10.8%);少见的轮状病毒型别分别为G9P[4]3例(1.8%)、G1P[6]1例(0.6%)及G4P[6]2例(1.2%);G9型轮状病毒VP7基因进化分析显示本研究中广西G9型同国内多地近期流行的G9型一样均属于进化分支Ⅲ,并且同国内近期流行的G9P[8]型病毒株进化关系最近。结论这是国内首次在农村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野毒株流行中发现G9型是最主要的流行型别,基因进化分析提示国内各地近期流行的G9型轮状病毒的来源可能相同。
董慧瑾钱渊张又黄腾李荣成李艳萍
关键词:轮状病毒基因分型
改进探针标记法斑点杂交在轮状病毒VP7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更加简便的A组人轮状病毒(HRV)核酸斑点杂交VP7分型方法,以便用于对HRV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方法在HRVVP7编码基因各G基因型间高度变异而型内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分型探针,在该区域的两侧相对保守区域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利用PCR分别将地高辛标记HRV5种常见型别(G1~4,G9型)的DNA探针,建立基于VP7的斑点杂交方法;选取经抗原检测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均为HRV阳性的2006至2008年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00份,RT-PCR扩增VP7全基因,并对扩增阳性产物应用斑点杂交方法进行G型别分析。结果建立的斑点杂交方法在5种型别探针间无交叉反应,各型探针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pg。200份PAGE阳性标本中162份RT-RCR扩增VP7基因阳性,斑点杂交显示G1型41例(25.3%),G2型2例(1.2%),G3型63例(38.9%),G9型35例(21.6%),混合感染19例(11.7%),杂交未分出型2例(1.2%),未检测到G4型HRV。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斑点杂交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强,适合在HRV大规模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时应用。通过该方法的初步应用,发现北京地区婴幼儿HRV除了常见的G1、G2和G3型外,还有G9型感染。
董慧瑾钱渊张又陈冬梅赵林清刘立颖
关键词:地高辛斑点杂交
2010-2014年北京地区5岁以下住院患儿腹泻标本中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检的出情况和流行特征
刘立颖张又钱渊贾立平董慧瑾赵林清
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在住院腹泻患儿中的流行特征----北京地区5年的检测研究
刘立颖张又钱渊贾立平董慧瑾赵林清
在广西腹泻儿童中发现一种猪和人源基因重配的G4P[6]型轮状病毒
背景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全球婴幼儿、哺乳动物及鸟类腹泻的最主要病原,其外壳蛋白VP7(Gly-coprotein,G)和VP4(Protease-sensitive,P)是病毒的最主要中和抗原,也是RV...
董慧瑾钱渊黄腾刘立颖贾立平陈冬梅张又李荣成李艳萍
关键词:轮状病毒,全基因组基因重配
Whole genomic analyses for G9 rotaviruses with different VP7and VP4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circulating in children in Beijing
<正>Background Group A rotavirus(RVA)is the leading cause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worldwide.RVA G9...
董慧瑾张又刘立颖贾立平赵林清朱汝南陈冬梅钱渊
文献传递
一株与儿童腹泻相关的跨多种属的基因重配G3P[3]型轮状病毒被引量:7
2016年
G3P[3]型别多见于猫/狗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本研究前期工作中从广西农村一名腹泻儿童粪便标本中检测到1例在人的感染中少见的G3P[3]型RVA(命名M2-102),但经初步基因分析提示其VP7和VP4基因均同猫/狗G3P[3]RVAs进化距离远。为了解M2-102的种属来源,本研究对其全基因组11条基因进行了RT-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使用RotaC分型工具对所获得的M2-102全基因组基因序列进行分型。结果显示RVA/Human-wt/CHN/M2-102/2014/G3P[3]具有G3-P[3]-I3-R3-C3-M3-A9-N3-T3-E3-H6基因组型。序列分析进一步显示M2-102基因组中有5条基因(VP7、VP1、VP2、NSP2和NSP3)同云南蝙蝠MYAS33株亲缘关系近,处于相同的进化树支;另有5条基因(VP4、VP3、NSP1、NSP4和NSP5)同猿猴RRV株进化距离近,位于相同的进化树支;仅有1条基因VP6同人AU-1样RVAs处在相同进化树支,并具有较高核苷酸同源性。推测M2-102是一例由人AU-1样病毒同蝙蝠株MYAS33及猿猴株RRV类似病毒经基因重配而产生的多种属来源的重配毒株。
董慧瑾钱渊农艺张又莫兆军李荣成
关键词:人轮状病毒基因组基因重配
2010-2012年北京地区门诊和住院腹泻儿童中轮状病毒流行调查
目的 监测北京地区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12月门诊和住院就诊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分别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门诊)和抗原检测(住院)进行RV初筛,用RT-PC...
董慧瑾钱渊张又刘立颖贾立平陈冬梅朱汝南赵林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