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静兰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消融
  • 2篇消融治疗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心病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律

机构

  • 8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9篇莫静兰
  • 5篇叶健烽
  • 3篇苏少辉
  • 3篇刘冬生
  • 3篇陈丽华
  • 3篇卫展扬
  • 2篇熊斌
  • 2篇简政威
  • 2篇何小萍
  • 2篇潘光明
  • 2篇陈玉怡
  • 1篇李松
  • 1篇何灵杰
  • 1篇林爱玲
  • 1篇何如平
  • 1篇邹旭
  • 1篇李大强
  • 1篇卢炯斌
  • 1篇盛小刚
  • 1篇杨燕华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糖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S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40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普伐他汀组各200例。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1次/d;普伐他汀组患者则口服普伐他汀40 mg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6、12、18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血脂和血糖水平,观察新发糖尿病的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12、18个月后FPG和Hb A1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新发糖尿病率为11.00%,显著高于普伐他汀组的5.50%(P<0.05)。结论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新发糖尿病率可能高于普伐他汀。
莫静兰简政威陈玉怡何灵杰叶健烽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血糖
血浆脑钠肽水平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11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其中Ⅰ级27例、Ⅱ级35例、Ⅲ级31例、Ⅳ级20例;有合并性疾病81例,无合并性疾病32例。另选取同期我院4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受检者血浆BNP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浆BNP为(682.57±33.46)ng/L,高于对照组的(47.63±8.31)ng/L(P<0.01);心功能Ⅰ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为(79.48±9.55)ng/L,Ⅱ级患者为(201.26±11.48)ng/L,Ⅲ级患者为(718.43±18.69)ng/L,Ⅳ级患者为(894.48±38.15)ng/L,心功能Ⅰ级患者血浆BNP水平<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P<0.01);有合并性疾病患者血浆BNP水平为(825.93±42.66)ng/L,高于无合并性疾病患者的(447.58±35.83)ng/L(P<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增高,且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血浆BNP水平越高,因此血浆BNP水平可作为判定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指标,但不能排除合并性疾病的干扰。
苏少辉何小萍叶健烽莫静兰陈玉怡刘冬生
关键词:血浆老年人心力衰竭
单纯室上速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估单纯室上速消融(旁道消融或慢径改良)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经无创及有创电生理检查明确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单纯旁道消融或慢径改良,随访5~48个月,收集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及治疗情况。结果 36例中2例室上速复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各1例),经再次消融后无复发;1例出现典型房扑复发,经电生理检查明确为右房峡部依赖型房扑,给予三尖瓣峡部消融处理;另2例有阵发房颤发作,均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其余31例未发作快速性心律失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通过单纯室上速消融可以有效减少PSVT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率。
陈丽华卫展扬莫静兰叶健烽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速房性心律失常
基于Delphi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方案及其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专家问卷法(Delphi法)收集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家的慢性心力衰竭(CHF)诊疗方案。专家诊疗方案调查结果显示,CHF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表现为气虚阳虚,标实表现为瘀血水饮。CHF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两个阶段进行中医辨证。急性加重期辨证为气虚血瘀水停,阳虚水泛、瘀血阻络2个证型;稳定期辨证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气阳两虚血瘀3个证型,并确立了各证型的主症、次症、舌脉以及治法、方剂、中药、中成药。通过运用Del-phi法进行CHF诊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可为制定行业认可的CHF诊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邹旭潘光明李松盛小刚莫静兰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方案DELPHI法
单纯房室旁道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单纯房室旁道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患者,均给予单纯房室旁道消融术治疗,评估患者治疗的效果,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房颤复发情况,比较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 34例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手术即时成功率为100.00%,其中1例患者出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为希氏束旁道,术后1周恢复传导功能。随访3个月,术后其中有1例出现房颤复发,复发率为2.94%。术后3个月患者的左心房内径为(29.42±2.26)mm,明显小于术前的(34.25±2.4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房室旁道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可有效消除房颤,且术后房颤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应用于临床。
莫静兰卫展扬陈丽华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心房颤动
冠脉内超选择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叶健烽苏少辉何小萍卫展扬何如平莫静兰简政威熊斌李大强林爱玲卢炯斌刘冬生杨燕华陈国栋肖慧梅
国内外已发表的临床研究所报道的有关血小板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包括盐酸替罗非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静脉内全身给药或通过指引导管在冠状动脉口处给药,加上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中止,使得罪犯冠状动脉血管难以保证足够的药物...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替罗非班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1给予口服药物美托洛尔,对照组2给予稳心颗粒,观察组同时给予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比较3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1、对照组2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5%、72.5%和95.0%,两组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两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对照组2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5.0%和2.5%,两组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美托洛尔引起的不良反应。
莫静兰潘光明陈丽华
关键词:美托洛尔稳心颗粒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Delphi(德尔菲)法调查分析
研究目的:  运用Delphi(德尔菲)法对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所制定的新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路径中的各个关键问题进行专家调查分析,对临床路径进行评价、优化和完善,最终制定行业认可的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最佳诊疗方案,使临...
莫静兰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德尔菲法中西医结合治疗
文献传递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心率变异、QT变异及其相关性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心率变异、QT变异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高血压患者(实验组)和60例正常人(对照组)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ABPVs水平日间与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4 h ABPVs水平与日间ABPV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DNN、LF/HF水平日间与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4 h和日间SDNN水平、24 h和夜间RMSSD水平、日间和夜间HFnorm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夜间LF/H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昼间ABPVs与SDNN呈正相关(r=0.351,P<0.05),24hSDNN与QTv呈正相关(r=0.484,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增大,昼夜波动节律消失,心率变异性降低,QT变异度昼夜无显著差异。
苏少辉叶健烽熊斌刘冬生莫静兰
关键词:高血压病血压变异心率变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