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敬静

作品数:36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8篇干细胞
  • 8篇肝炎
  • 7篇间充质干细胞
  • 7篇骨髓间充质
  • 7篇骨髓间充质干...
  • 7篇肝细胞
  • 7篇充质干细胞
  • 6篇慢性
  • 5篇切除
  • 5篇慢性乙型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脂肪
  • 4篇乳腺
  • 4篇细胞癌
  • 4篇细胞移植
  • 4篇疗效
  • 4篇基因

机构

  • 23篇河北北方学院...
  • 9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福建省泉州市...
  • 1篇解放军第一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中关村...

作者

  • 35篇范敬静
  • 10篇王浩
  • 10篇李东良
  • 10篇常彩芳
  • 8篇陈勇
  • 6篇何秀华
  • 6篇马明
  • 4篇张志强
  • 4篇韩永平
  • 3篇信国峰
  • 3篇张志生
  • 3篇孙健
  • 3篇张月
  • 3篇姜伟华
  • 3篇陈宇
  • 3篇宋文丽
  • 2篇刘金禄
  • 2篇张伟
  • 2篇张志华
  • 2篇程变巧

传媒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康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和肝康颗粒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予以恩替卡韦与肝康颗粒联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Ⅳ、LN、HA和PCⅢ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肝纤维化改善情况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及肝康颗粒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王浩范敬静
关键词:恩替卡韦肝康颗粒慢性乙型肝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实验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且可致命的并发症,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延迟诊断和未能及时采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合理使用腹水分析,血清腹水检测以及腹水病原学检测等技术对实现该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实验室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陈勇张娜范敬静韩永平蒋荣猛
关键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
移植途径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及肝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移植途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归巢及促进肝切除大鼠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肝切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肝切除对照组、尾静脉移植组和门静脉移植组。移植组分别经尾静脉和门静脉注射DAPI标记的MSCs约1.5×106/只,分别于第3天和第9天后采血清检测肝功能,第9天处死大鼠取肝脏标本,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两种移植途径对MSCs向肝脏迁移的影响。结果门静脉移植组(18.1±3.4)个细胞/100倍视野到肝脏归巢及定植的MSCs多于尾静脉移植组(7.6±2.0)个细胞/100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9天各组大鼠肝功能均有好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22,1.046,P=0.057,0.365,P>0.05);但两移植组与单纯肝切除组比较血浆白蛋白(ALB)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259,P=0.006);尾静脉移植组与门静脉移植组两移植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途径对MSCs归巢、定植到肝脏有一定影响,门静脉途径优于外周静脉,MSCs移植对肝大部切除大鼠肝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何秀华李东良江军徐颖范敬静陈娟陈胜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切除术干细胞移植
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不可切除乙型肝炎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不可切除乙型肝炎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收治的乙型肝炎性肝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AFP、AFP-L3和CA199)水平、生存质量评分和远期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AFP、AFP-L3和CA199)、生存质量评分和远期临床疗效均改善,且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58.00%vs.26.00%,χ^2/P=10.509/0.001),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P=17.413/0.000,29.467/0.000,17.429/0.000),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P=5.227/0.000),观察组患者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36/0.037、3.934/0.047、4.058/0.044)。结论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不可切除乙型肝炎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刘亮范敬静张超
关键词: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恩替卡韦治疗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对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273例,按是否合并NAFLD分为2组,其中合并NAFLD的CHB患者123例为观察组,单纯CHB患者150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予ETV抗病毒治疗至少72周,并行定期临床随访。[结果]在ETV治疗12周和24周时观察组患者的HBV-DNA清除率、HBeAg血清阴转率及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36周和48周时观察组患者的ALT复常率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间HBV-DNA清除率和HBeAg血清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60周和72周时2组间的HBV-DNA清除率、HBeAg血清阴转率及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曲线示,观察组患者的HBV-DNA清除、HBeAg血清阴转及ALT复常均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结论]NAFLD既可影响ETV治疗CHB的病毒学、血清学及生物化学应答,又是ETV抗病毒获得病毒学和血清学应答基础上生物化学应答欠佳的重要原因,而延长ETV治疗疗程则有助于改善合并NAFLD的CHB患者的生物化学应答。
王浩常彩芳范敬静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恩替卡韦乙型肝炎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小鼠肝再生的作用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促进肝大部切除小鼠肝再生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大部分切除(约70%)模型,将肝切除小鼠随机分为3组.单纯肝切除组:肝切除后24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d;G-CSF+肝切除组:rhG-CSF150μg/(kg?d)腹腔注射5d,24h后进行肝切除;肝切除+G-CSF组:肝切除术后24h,rhG-CSF150μg/(kg?d)腹腔注射5d.于术后7d取血清和肝组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内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及BrdU阳性细胞.结果:肝切除+G-CSF组和G-CSF+肝切除组BrdU及PCNA表达及BrdU阳性细胞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CNA:74.08%±8.86%,68.91%±9.64%vs57.36%±13.37%,均P<0.05);肝组织病理检查发现G-CSF+肝切除组27%(3/11)小鼠肝组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肝功生化学也显示血清ALT及AST升高,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CSF具有明显促进肝大部切除小鼠肝再生的作用,但也容易诱发肝脏炎症反应.
何秀华李东良范敬静马明
关键词:肝切除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肝再生炎症反应
骨髓动员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极量肝切除大鼠肝再生作用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与骨髓动员干细胞对极量肝切除大鼠肝功能恢复及肝再生的促进作用,探讨其在极量肝切除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极量肝切除(约85%)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肝切除组(对照组,n=15):仅行极量肝切除;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n=15):腹腔注射rhG-CSF 150μg/(kg·d),连续5d;BMSCs组(n=15):大鼠尾静脉注射1.5ml BMSCs悬液(含1.5×106个BMSCs);G-CSF+BMSCs组(n=14):大鼠尾静脉注射1.5ml BMSCs悬液(含1.5×106个BMSCs),同时给予rhG-CSF 150μg/(kg·d)腹腔注射,连续5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CSF动员后大鼠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分别于术后第3、9天采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最后一次采血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内Ki-67及BrdU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经流式细胞仪鉴定所分离细胞为BMSCs。rhGCSF骨髓动员后外周血BMSCs明显升高,5d后达高峰。对照组CD34+细胞比例为0.004%,G-CSF组骨髓动员3、5、9d后CD34+细胞比例分别为0.009%、0.016%、0.019%。3个治疗组术后第9天ALB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个治疗组Ki-67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10±28、104±34、99±22/400倍视野)及BrdU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8±6、16±6、17±5/400倍视野)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3±27、12±4/400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CSF动员自体BMSCs及同种异体大鼠BMSCs移植均有促进极量肝切除大鼠肝再生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但二者联合应用未显示出协同作用。
李东良何秀华范敬静张世安曾芝雨张志强阮梅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肝再生间质干细胞
哺乳期妇女乳腺坏死性筋膜炎一例
2020年
乳腺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常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本病例哺乳期妇女乳腺坏死性筋膜炎,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进展迅速,虽给予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抗感染及乳腺清创术,患者仍死于乳腺坏死性筋膜炎所致的并发症。积极地评估病情可能有助于乳腺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断,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和激进的外科清创,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陈勇李媛丽范敬静张凡张志华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乳腺哺乳期妇女文献复习
Aurora A激酶抑制剂MLN8237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2017年
目的观察Aurora A激酶抑制剂MLN8237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两组,观察组分别加入0.001、0.01、0.1、1、10μmol/L MLN8237,对照组不加MLN8237。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Aurora A(p-Aurora A)激酶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B1的表达,AnnexinⅤ-FITC与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观察组随MLN8237浓度和培养时间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10μmol/L MLN8237作用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0.01、0.1、1、10μmol/L MLN8237作用24、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随MLN8237浓度增加,G0/G1期、S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比例升高。观察组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随MLN8237浓度增加,p-Aurora A激酶、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随MLN8237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10μmol/L MLN8237作用24 h的细胞凋亡率最高(P均<0.05)。结论 MLN8237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张月孙光源姜伟华孙健范敬静信国峰宋文丽武雪亮张志生
关键词:乳腺癌AURORA激酶抑制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β-连环素与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
2012年
目的:探讨β-连环素在肝细胞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HCC)的表达及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观察手术前TNM分期相同,术后1年内出现复发和/或转移的HCC与未出现复发和/或转移的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连环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癌组织β-连环素细胞膜表达降低,异常表达率达60%(24/40),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15%(6/4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2=17.28,P<0.001);而在癌旁组织中无论是否伴有肝硬化,-连环素表达无差异(2=0.388,P=0.533);β-连环素在复发和转移HCC患者中的异常表达率高达80.0%(16/20),明显高于未发生复发或转移组40.0%(8/20),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2=6.667,P=0.010);β-连环素异常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有肝硬化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关(P<0.05).结论:β-连环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HCC的发生及术后复发、转移有关.有可能作为HCC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的预测指标.
张志强李东良陈少华江艺程变巧范敬静马明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Β-连环素免疫组织化学复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