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佑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胆管
  • 7篇胆管炎
  • 6篇胆道
  • 5篇内脏
  • 5篇重症
  • 5篇梗阻
  • 4篇内脏神经
  • 4篇重症急性
  • 4篇重症急性胆管...
  • 4篇急性胆管炎
  • 3篇梗阻程度
  • 2篇血压
  • 2篇神经活动
  • 2篇十二指肠
  • 2篇术后
  • 2篇迷走
  • 2篇迷走神经
  • 1篇胆肠
  • 1篇胆肠内
  • 1篇胆肠内引流

机构

  • 17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洛阳医学高等...

作者

  • 17篇胡佑华
  • 11篇郑启昌
  • 6篇刘绍彬
  • 2篇熊叔陶
  • 1篇魏斌
  • 1篇朱天伦
  • 1篇郭筱兰
  • 1篇史显武
  • 1篇雷志洪
  • 1篇李绍英
  • 1篇孙君军
  • 1篇徐小清
  • 1篇王迪浔
  • 1篇肖谷欣
  • 1篇叶建宇
  • 1篇惠嘉玉
  • 1篇陈道达
  • 1篇张寿熙
  • 1篇李桦
  • 1篇齐立行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实用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腹部外科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洛阳医专学报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全国首届新学...

年份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4
  • 4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成形术的改进及疗效观察
1990年
自1976年起作者对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成形术操作方法作若干改进。1979年起对该手术方法作进一步改进,现介绍再改进方法及疗效观察。
陈道达刘绍彬胡佑华熊叔陶肖谷欣
关键词:十二指肠疗效
结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1989年
本文报道临床罕见的结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5例,结合文献复习,对其发病率、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较系统讨论。鉴于本病诊断常较困难而易延误病情,故作者主张对剖腹探查适应证取积极态度,术中对原发病灶及取局部淋巴作病理切片性质的判断应慎重,全面考虑。本组5例术后生存时间平均近1年。
胡佑华郑启昌钱世玲
关键词:结肠肿瘤淋巴瘤
胆道梗阻程度在重症胆管炎病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1993年
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十年的36例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结果显示:依梗阻是否完全,ACST可分成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和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SC),前者发展凶猛,死亡率极高,后者则预后较好。另外本文采用44只日本种长耳家兔以不同胆道梗阻制成胆道管炎模型,结果也证实,完全梗阻组48小时血压下降幅度达7.6kpa(55mmHg),较不全梗阻组(4kpa)为高(p<0.05),作者认为:胆道梗阻程度是ACST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文中发现血内毒素与血压变化并不平行,可能存在其它影响因素。
郑启昌胡佑华齐立行官敏丽
关键词:胆道梗阻重症胆管炎
全文增补中
错将扭转的空肠与胃吻合的发生和防治
1989年
胃大部切除,错将扭转的空肠与胃吻合,不易及时发现,后果严重。本文报告院内、外遇到3例,并讨论其发生机制与防治措施。例1:男,39岁,因球部溃疡反复出血,在针麻下行B—Ⅱ式胃大部切除,按Moynihan法吻合(结肠前,输入袢对弯)术中暴露欠佳,操作较困难。术后第二天腹痛,上腹膨胀较甚,给度冷丁未能缓解。第三天,一般情况较差,膨胀未缓解,腹痛加剧,辗转不安,伴剧烈腰痛,不能平卧,取坐位向前倾斜。脉快,休克,上腹压痛明显,腹穿抽出血性液体,疑为内出血,术后胰腺炎。
刘绍彬胡佑华
关键词:上腹术后胰腺炎度冷丁腹穿胃空肠吻合口
胆道梗阻程度和内脏神经活动在重症急性胆管炎中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36例重症胆管炎(ACST)的临床资料,发现胆道梗阻程度是影响其病情恶化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动物实验则证实:ACST时内毒素水平上升与血压下降幅度并不平行。同时还观察到:无感染的胆道压力升高(8~20KPa)可使...
郑启昌胡佑华
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现况
1994年
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消化性溃疡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40年代初,欧美出现Dragstedt式(1943年)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迷走神经切断术60年代在国内应用于临床.Burge(1960年)和Criffith(1962年)相继提出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olle和Hunt(1967年)等主张施行高度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Taylor(1982年)报道了将胃小弯浆肌层切开的迷走神经切断术,Richter则提出在高选迷走神经切断术的同时,将幽门窦部粘膜整块切除.近年来,人们对该术式仍有新的研究和创新.
郑启昌胡佑华姚志森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高选迷切术胃酸分泌手术适应症
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19例分析被引量:1
1989年
我院于1960年1月至1987年12月共收治直肠癌680例,行根治术者420例,其中术后局部复发者19例.现结合本组资料就复发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作如下分析和讨论.
史显武胡佑华刘绍彬
关键词:直肠癌复发
胆道高压对内脏大神经的影响及其意义被引量:6
1991年
为了探讨胆道高压对内脏大神经的影响及其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发病机理中的意义。本实验采用自制“盲囊”加压装置制成家兔急性胆道加压模型,同步动态记录内脏大神经放电频率和血压变化,结果表明:在150mmHg(20kPa)加压条件下,内脏大神经放电频率于1分钟内即明显增加(P<0.01),且右侧远较左侧明显(P<0.01),同时血压也明显下降(P<0.01)。如迅速减压,则放电频率和血压均在短期内恢复至加压前水平。阻断右侧内脏大神经,则血压下降不明显(P>0.05)。实验结果提示,内脏大神经活动与重症急性胆管炎早期的血压下降有关,值得深入探讨。
郑启昌叶建宇胡佑华王迪浔
关键词:胆管炎胆道内脏神经血压
急性胆管高压所致血液动力学变化中神经因素的探讨被引量:8
1997年
急性胆管高压所致血液动力学变化中神经因素的探讨孙君军郑启昌朱天伦胡佑华为探讨内脏植物神经在胆道高压所致低血压与休克中的作用,我们采用日本大耳白兔制做“盲囊”式急性胆管高压模型,进行实验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制作:选用健康成年日本大...
孙君军郑启昌朱天伦胡佑华
关键词:血液动力学神经因素
阻断迷走神经对胆管加压所致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以迷走神经为对象 ,研究胆管加压所致机体心血管活动变化的神经机理。方法 采用自制“盲囊”导管制成家兔急性胆管加压模型 ,观察动物的动脉血压及心输出量改变情况。结果 持续胆道加压 ,家兔的动脉血压和心输出量几乎平行快速下降 (P <0 .0 5 ) ;这种变化在阻断颈部或腹部迷走神经后 ,又很快恢复至加压前水平 (P >0 .0 5 ) ,但动脉血压和心输出量的恢复速度 ,按迷走神经的阻断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结论 胆道高压所致的家兔血液动力学变化 ,与迷走神经的活动有关 ,并且推断可能是一种神经反射机制。
孙君军郑启昌朱天伦史洪涛胡佑华
关键词:迷走神经胆管心血管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