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启慧
- 作品数:113 被引量:288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猪IL-4和IL-6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疫苗佐剂效应研究
- 疫苗接种一直是各个国家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因此疫苗接种不仅要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而且要安全,副作用降至最低。细胞因子是机体的自身物质,相比传统佐剂作为免疫增强剂具有更多优势。IL-4对免疫应答的影响主要是抑制细胞免...
- 罗启慧
- 关键词:IL-6基因基因克隆疫苗佐剂
- 文献传递
- 一种猪疫苗使用的pIL-6基因佐剂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猪疫苗使用的佐剂和其制备方法,以及用本发明的佐剂构成的猪用疫苗。本发明的猪疫苗使用的基因佐剂是指包含有猪白介素6基因(pIL-6)的佐剂,或者本发明的佐剂为动物细胞表达质粒pcDNA3.1和猪白介素6基因(...
- 景志忠才学鹏窦永喜蒙学莲王佩雅陈国华罗启慧袁改玲侯俊玲骆学农
- 文献传递
- 大熊猫卵巢OB-Rb、NPY的蛋白表达与分布研究
- 2016年
- 为了探究瘦素长型受体(OB-Rb)与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大熊猫生殖调控中的作用,运用HE法、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了5例大熊猫卵巢组织学结构及OB-Rb、NPY在卵巢的表达与分布。结果显示:大熊猫卵巢各级卵泡数量较少,尤以中晚期生长卵泡更甚,原始卵泡和闭锁卵泡相对多见。OB-Rb和NPY在卵巢上均有表达,其中OB-Rb主要分布在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及黄体的粒黄体细胞;NPY阳性纤维和产物不均匀分布于卵巢各个部位,呈串珠状或点状。NPY阳性神经纤维主要位于血管周围、卵泡、黄体以及颗粒细胞中。大熊猫卵巢卵泡数量少的特征可能与其生殖能力低下有关;OB-Rb和NPY参与了卵巢卵泡发育的调控。
- 罗启慧王承东李德生邓林华李才武陈正礼黄超
- 关键词:NPY免疫组化卵巢大熊猫
- 电脉冲刺激肾旁穴对兔丘脑雌激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06年
- 采用电脉冲刺激穴位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电脉冲刺激肾旁穴对丘脑内雌激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产物的影响。结果发现雌激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丘脑内广泛分布,可见电针组丘脑室旁核、丘脑腹外侧核、丘脑腹内侧核、丘脑腹主核、丘脑中央中核、丘脑网状核、丘脑室周核等核区有大量阳性产物,且多分布于神经元的胞浆、胞核和突起中、有少部分分布于胞膜上,染色较深,突起明显,细胞形态多样,轮廓清晰;而对照组相应神经核团中阳性细胞数量较少且淡染,突起也不明显,形态单一或轮廓不清。两组阳性产物的染色强度和细胞数目均差异显著。以上结果表明电脉冲刺激肾旁穴可使家兔上述核团内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增强。
- 陈正礼罗启慧范光丽方静袁朝富潘康成牛建荣杨国林
- 关键词:电针肾旁穴雌激素受体丘脑
- 丙肝感染宿主亲嗜性基因OCLN和CD81在猕猴川西亚种组织中的分布被引量:2
- 2016年
- 丙型肝炎动物模型缺乏限制了丙型肝炎的研究,如果与人类基因背景相似的猕猴能作为丙型肝炎动物模型将有重大意义。文章拟通过检测决定HCV感染物种特异性的关键基因OCLN与CD81在猕猴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并以HCV易感的人肝癌细胞系Huh 7.5.1为对照,来探究猕猴作为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可能性。结果表明,OCLN与CD81在猕猴川西亚种的肝脏、脾脏、肺脏、淋巴结和脊髓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在Huh 7.5.1细胞系中的表达量(P<0.01)。肝脏中的OCLN表达量略低于肺脏中的表达量,而肝脏CD81的表达量均高于其他组织。并且,OCLN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人体OCLN表达规律相符合(脾<肝<肺)。该结果提示HCV感染的宿主亲嗜性基因OCLN与CD81在猕猴中的低表达量可能导致HCV不能有效地结合组织靶细胞,因此推测,猕猴不能直接用于丙型肝炎动物造模可能与此有关。今后可通过转基因等技术增强OCLN与CD81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猕猴获得直接感染HCV的能力。
- 何柳陈正礼罗启慧邓娟夏玉史良琴程安春
- 关键词:HCVCD81动物模型
- 庆大霉素致大鼠肾毒性模型中早期生物标志物的表达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研究肾毒性早期生物标志物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庆大霉素诱导的大鼠肾毒性模型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氨基糖苷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将45只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庆大霉素低剂量组(50 mg/kg)和庆大霉素高剂量组(100 mg/kg),每组15只,连续肌内注射7 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第1、3和7天分别处死各组5只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肾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M-1和NGAL的表达.结果表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仅在给药第7天明显升高;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肾损伤严重程度随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增加,高剂量组给药7 d后近端小管刷状缘消失,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出现蛋白管型及间质炎性细胞浸润.KIM-1和NGAL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在给药第1天就显著上调(P<0.05),之后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升高,与病理组织学改变过程相一致,且优先于临床生化检测指标.支持这2个生物标志物作为庆大霉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 陈梦鹿罗启慧孙凤娇陈正礼李明阳曾文龚立程安春彭西方静唐丽耿毅陈晓露
- 关键词:庆大霉素肾毒性肾损伤分子-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 MPTP诱导慢性帕金森病恒河猴模型的初步建立
-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老年常见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其病理改变主要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缺失,和脑内残存的...
- 史良琴罗启慧曾文龚立陈正礼
- 关键词: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
- MPTP诱导慢性恒河猴帕金森病模型的建立
- (目的)本实验拟建立一种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能较好模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临床症状和病理进程的造模方法.(方法)选取健康老龄雌性恒河猴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9只)和对照组(3只)...
- 史良琴罗启慧曾文龚立程安春毕凤君曾利才陈姗姗陈正礼
- 关键词:MPTP帕金森病黑质酪氨酸羟化酶Α-突触核蛋白恒河猴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鸭消化道葡萄球菌变化规律
- 定量检测肠炎沙门氏菌(SE)不同途径感染雏鸭后消化道内葡萄球菌属的动态变化规律。鸭源肠炎沙门氏菌(SE)经口服、滴鼻和皮下注射感染7日龄雏鸭后,运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对SE感染后30min...
- 尹念春罗启慧陈孝跃程安春汪铭书曹省艳邓树轩曹平张振华颜彬朱德康
- 关键词:肠炎沙门氏菌雏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消化道葡萄球菌
- 文献传递
-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瘦素长型受体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大豆异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近年来成为一个焦点。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免疫调节因子瘦素受体(长型)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肥胖模型;然后将筛选出的肥胖大鼠分别灌胃剂量为对照(I:0mg/kg)、低(Ⅱ:50mg/kg)、中(Ⅲ:150mg/kg)、高剂量(Ⅳ:450mg/kg)的大豆异黄酮,并设置基础对照组(Ⅴ:溶媒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4周用HE、PAS染色观察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和分布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瘦素受体(长型)水平。结果表明:大鼠上皮内淋巴细胞以小型淋巴细胞为主,主要分布于上皮的基底膜附近;大鼠杯状细胞分布在肠黏膜上皮层;瘦素受体(长型)阳性细胞分布于黏膜层。应用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较对照组大鼠的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和杯状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且有向肠内层移动趋势,同时肠黏膜瘦素受体(长型)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大豆异黄酮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大鼠小肠黏膜屏障结构趋于完整并提高其免疫功能。
- 唐秀莹陈正礼罗启慧张小龙
-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