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综合征
  • 7篇肾病
  • 6篇肾病综合征
  • 5篇儿童
  • 3篇蛋白尿
  • 3篇皮素
  • 3篇细胞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素
  • 3篇患儿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肾病
  • 2篇原发性肾病综...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细胞
  • 2篇肾病综合征患...
  • 2篇肾小球
  • 2篇肾小球上皮
  • 2篇肾小球上皮细...
  • 2篇肾炎

机构

  • 13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章洁
  • 12篇王丹
  • 11篇马恒颢
  • 7篇王小春
  • 4篇谢祥鳌
  • 2篇赖晃文
  • 2篇邹小宁
  • 1篇周少春
  • 1篇马恒灏
  • 1篇朱会英
  • 1篇叶任高
  • 1篇叶任高
  • 1篇李颂文
  • 1篇王露霞

传媒

  • 4篇广东医学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Chines...

年份

  • 3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病患儿免疫细胞对肾小球上皮细胞合成基质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为了明确免疫细胞对肾小球上皮细胞(glomerularepithelialcelGEC)合成功能的直接作用。方法应用肾小球细胞体外培养,同位素掺入及放射免疫技术,以总胶原,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的合成为观察指标,动态研究了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PBMC)对GEC生物功能的影响。结果(1)肾病极期未经激素治疗组(未治组)PBMC上清明显促进了GEC合成层粘连蛋白;(2)未治PBMC上清抑制了GEC合成总胶原;(3)未治组PBMC上清促进了Ⅲ型前胶原的合成,而对Ⅳ型胶原的合成无明显影响;(4)肾病患儿PBMC的上述作用与是否足量激素治疗有关,而与尿蛋白能否阴转、肾组织病理类型、肾病临床类型等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原发性肾病患儿循环免疫细胞可影响GEC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功能。免疫细胞的这种活性可被激素治疗改变。
王丹马恒颢章洁谢祥鳌王小春
关键词:肾疾病免疫细胞肾小球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
肾局部内皮素、一氧化氮在尿蛋白产生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为明确肾局部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在蛋白尿产生中的作用 ,作者观察了阿霉素肾病鼠血浆及肾皮质ET、NO含量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尿蛋白含量的关系。方法 :( 1)一次性注射法复制大鼠阿霉素肾病综合征模型 ,并隔日留 2 4h尿测取尿蛋白含量 ;( 2 )分别于蛋白尿前期、上升期、高峰期及下降期取血浆及肾皮质匀浆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含量 ,用Griess法检测NO代谢产物NO-2 代表NO水平 ;( 3 )分别研究了血浆及肾皮质中ET、NO与尿蛋白量两两间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鼠尿蛋白排泌量 4 - 7(mg/d) ,肾病鼠 4个时间点尿蛋白排泌量分别为 5、10、2 4 1和 2 0 1mg/d ,于蛋白尿上升期始有显著意义的增加 ,3 2d为高峰期 ,5 6d有所下降。蛋白尿前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的血浆ET值分别为 13 4、15 0、5 3 8、4 4 5ng/L ,自上升期始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 12 6- 12 9ng/L) ;肾皮质ET分别为 3 64 6、65 3 3、15 2 6 8、13 93 6pg/g肾皮质 ,自蛋白尿前期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 3 5 9- 2 4 6 1pg/g ,P <0 0 5 ) ;4个时点血浆NO-2 值分别为 4 0、3 6、8、11μmol/L ,自上升期始明显低于对照组 ( 4 2 - 4 6μmol/L) ;肾皮质NO-2 值分别为 80、69、8、2 5nmol/g肾皮质 ,自蛋白尿前期始明显低于对?
章洁王丹马恒灏王小春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类一氧化氮肾变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免疫细胞对肾小球固有细胞生物活性的直接影响
2000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简称肾病 )患儿的免疫细胞对肾小球固有细胞的直接作用。方法 肾病患儿 2 8例 ,健康体检儿 15例 ,分为未治组、激素组、阴转组及正常对照组。制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条件液 (PBMC -CM ) ,运用肾小球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同位素掺入技术、放射免疫竞争性抑制法 ,检测PBMC -CM刺激后的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合成层粘连蛋白 (LN)、总胶原、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等基质成分的含量 ;PBMC -CM对大鼠的肾小球系膜细胞3H -TdR掺入指数的影响。结果  4组的LN抑制指数分别为 0 95 ,1 0 2 ,1 0 1,1 0 3 ;3H -羟脯氨酸的掺入指数为 0 93 ,1 2 4,1 2 3 ,1 11;Ⅲ型前胶原的抑制指数为 0 96 ,1 0 0 ,0 99,1 0 1;Ⅳ型胶原抑制指数为 1 0 4,1 0 5 ,1 0 4,1 0 8。未治组患儿PBMC -CM作用后的上皮细胞合成LN、总胶原、Ⅲ型前胶原的指数与其他 3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4组的PBMC -CM作用后的大鼠系膜细胞的3H -TdR掺入指数分别为 1 2 1,1 5 3 ,1 5 0 ,1 10 ,4组指数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肾病患儿的免疫细胞产物具有影响上皮细胞合成部分细胞外基质的活性 ,此活性可被整体使用皮质激素纠正。
王丹马恒颢章洁王小春赖晃文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免疫细胞肾小球上皮细胞
肾局部血流在蛋白尿产生中的机制初探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了解肾局部血流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产生机制。方法 ①一次性注射法复制大鼠阿霉素肾病综合征模型。并测取 2 4h尿蛋白含量 ;②分别于蛋白尿的前期、上升期、高峰期及下降期和多功能监护仪测量血压变化 ,激光多普勒微血管流量测定仪测定肾皮质血流 ;③取血及肾皮质匀浆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素 (ET)含量 ,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 (NO)代谢产物NO-2 ,代表NO水平 ;④分别研究肾皮质血流与血浆、肾皮质的ET、NO、尿蛋白排泌量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 ①平均动脉压 (mmHg)正常鼠 4个时间点数值为 118,119,118,117;肾病鼠为 116 ,12 4,12 9,12 1;各时间点与同期正常鼠间差异无显著性 ;②肾局部血流量 (Pu) :正常鼠 4个时间点值为 6 6 2 ,6 8 4,6 7 2 ,70 ;肾病鼠为 5 8,5 2 ,19 ,2 3 ;同期比较 :4d差异无显著性 ,8,32 ,5 6d明显低于正常组 ;同组比较 :4,8d分别与 32 ,5 6d差异有显著性 ,4d与 8,32与 5 6d差异无显著性 ;③ 4个时间点血浆ET值 (ng/ml)分别为 134,15 0 ,5 38,445 ,自上升期始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 (12 6~12 9) ;肾皮质ET分别为 346 6 ,6 5 3 3 ,15 2 6 8,1393 6 ,自蛋白尿前期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 35 9~ 2 46 1,P <0 0 5 ) ;4个病期血浆NO值 (nmol/ml)分别为 40 ,36 。
章洁王丹周少春马恒颢王小春黄巧冰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患儿尿路感染的菌群及药敏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病原学和敏感药物。方法 对 194例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中段尿培养 ,阳性者进行菌群鉴定及药物敏感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发生率为 46 6 % ,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94 6 % ) ,其中以大肠杆菌最多 ,其他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等。喹诺酮类、其他 β -内酰胺类 (泰能、氨曲南 )、丁胺卡那对绝大多数的病原菌有效 ,氨苄青霉素等青霉素类抗生素已被大多数病原菌耐受。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喹诺酮类、丁胺卡那等对绝大多数病原菌有效 ,青霉素类抗生素无效。
章洁王丹马恒颢谢祥鳌王露霞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药敏试验菌群分析
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应用环磷酰胺联合疗法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 ,将 93例肾病患儿随机分为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组和单用激素治疗组。观察两组病例在相同时间内的复发次数、部分病例的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毒副反应。并对CTX疗效与病理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①CTX治疗组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单用激素组 (P <0 .0 0 1) ;②治疗组在使用CTX前后的自身对比中发现 ,CTX治疗后复发次数明显减少 (P <0 0 0 1) ;③在微小病变及系膜增殖性肾炎病例的重复肾活检发现 ,CTX有助于减轻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④CTX联合疗法能明显提高微小病变及系膜增殖性肾炎的临床基本治愈率 ;⑤在 44例CTX联合治疗中仅有 2例有轻微脱发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CTX联合疗法能确实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复发的机会 ,从而达到长期缓解直至治愈的目的。该疗法毒副反应小 ,安全、可靠、简便 ,可作为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的推荐治疗方案。
马恒颢谢祥鳌王丹章洁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环磷酰胺儿童复发
Effects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from idiopathic nephrotic childr en on cultured rat glomerular epithelial and mesangial cells被引量:1
2001年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mmune cell from idiopathic nephrotic children on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synthesis by cultured rat glomerular epithelial cell (GEC) and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mesangial cell (GMC). Methods Twenty-eight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nephrotic syndrome and 15 age-matched healthy childre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4 groups: Group 1, untreated nephrotic children; Group 2, glucocorticoid treated nephrotic children; Group 3, children undergoing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with negative proteinuria; and Group 4, normal control. The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were collected from these children and PBMC conditioned medium (PBMC-CM) were prepared. The PBMC-CM was co-cultured with GEC and GMC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collagen, laminin, collagen Ⅲ and collagen Ⅳ in the GEC and PBMC-CM co-culture medium were investigated. The GMC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by the 3 H-thymidin incorporation method. Results The 3 H-proline incorpor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GEC treated with the PBMC-CM of the 4 groups were 0.93, 1.24, 1.23, and 1.11, respectively. The laminin inhibitory coefficients of the 4 groups were 0.95, 1.02, 1.01, and 1.04, respectively. The inhibitory coefficients of collagen Ⅲ were 0.97, 1.00, 0.99, and 1.01, respectively, for the 4 groups. All these parameter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1 and the other 3 groups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hibitory coefficient of collagen Ⅳ between each two of the 4 groups (1.04, 1.05, 1.04, 1.08, P>0.05). The 3 H-thymidine incorporation coefficients of GMC responsive to PBMC-CM were 1.21, 1.53, 1.50, and 1.10, respectively,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4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circulating immune cells from idiopathic nephrotic children have a direct effect on some ECM component synthesis in cultured rat GEC; the bio-activity of immune cells could be neutralized by administering g
王丹马恒颢章洁王小春赖晃文
儿童狼疮性肾炎73例临床分析
1999年
73例儿童狼疮性肾炎好发,类型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LN仍以女童为主,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时易出现肾功能损害,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少,但病死率高。
章洁叶任高王丹马恒颢彭建雄
关键词:儿童狼疮性肾炎
肾局部内皮素与蛋白尿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0年
章洁王丹马恒颢王小春邹小宁李勇辉
关键词:内皮素蛋白尿
小儿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诱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1年
章洁朱会英李颂文
关键词:儿童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噬血细胞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