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满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CSP线Q235变形规律及微观组织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借助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Q235钢不同温度、不同变形量及不同变形速率等参数对变形抗力及组织的影响规律,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参考。
- 程满杨明胜
- 关键词:温度变形量变形速率变形抗力
- 包钢焊管机组轧辊孔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
- 程满
- 关键词:焊管轧辊孔型CAD系统
- 20MnSi钢筋热连轧及轧后分级控冷过程温度变化模拟被引量:6
- 2008年
- 建立温度计算模型针对φ22 mm和φ28 mm规格20MnSi棒材热连轧及控制冷却过程温度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获得了棒材精轧及轧后分级控冷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对轧制圆钢和螺纹钢筋不同条件下成品道次温度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是,轧制φ22 mm和φ28 mm规格20MnSi螺纹钢筋时的终轧温度比轧制相同规格圆钢时显著升高。轧制螺纹钢筋时精轧末道次轧材表层形成螺纹出现较大的局部应变量和应变速率,由此产生大量变形热是终轧钢筋表层急速升温的根本原因。与轧制圆钢相比,为完成同等控冷效果及有效控制轧后组织性能,20MnSi螺纹钢筋精轧后第1水冷段的换热系数明显较高,因此需要相应采用较大的冷却水量。
- 程满洪慧平彭聃康永林金永春
- 关键词:钢筋热连轧
- 20CrMnTiH圆钢精轧后控冷过程温度场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通过对20CrMnTiH圆钢精轧后控制冷却过程温度场进行有限元模拟以及现场温度实测,得出了Φ35 mm规格圆钢芯部、1/2半径处和表层温度的分布曲线。分析说明,轧后水冷却过程圆钢表层温度急速下降,而芯部温度下降缓慢,水冷时圆钢芯部与表面的最大温差约为115℃;水冷后的空冷过程使得圆钢芯部和表层温度逐渐一致。20CrMnTiH圆钢精轧后采用快速水冷并配合空冷工艺,有利于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并获得均匀细小的轧材组织。
- 程满洪慧平王莉康永林金永春
- 关键词:20CRMNTIH钢圆钢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ML15Al棒材轧后冷却过程温度场模拟与组织性能预测
- 采用有限元模拟仿真技术结合实测动态CCT曲线,对Φ18mm规格ML15Al棒材连轧后冷却过程温度场变化特点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在精轧后空冷条件下,表层、1/2半径和中心处的最大温差为20℃,并随冷却时间延长,内外温差渐小...
- 洪慧平朱凤泉程满康永林张永青陈明跃金永春孙佳肖树勇
- 关键词:棒材温度场模拟
- 文献传递
- Φ200mm H11芯棒钢热连轧过程张力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应用MSC.MARC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法及其接触分析技术,仿真研究了Φ200mm H11芯棒钢热连轧过程。分析得出,降低末道次轧辊速度Vr,会增强道次间的堆钢程度;提高末道次轧辊转速Vr,会增强道次间的拉钢程度;可通过合理修正Vr值来改善堆、拉钢关系以及轧制负荷变化和轧材宽展量,以提高圆钢成品精度。提出大规格圆钢热连轧过程应采用微堆钢轧制技术,以保持轧制力、力矩稳定和满足轧材尺寸精度要求。
- 洪慧平程满康永林冯长桃陈溪强
- 关键词:热连轧有限元分析
- 20MnSi棒材轧后分级水冷过程温度场有限元模拟被引量:5
- 2006年
- 对20MnSi棒材轧后分级控制冷却过程温度场变化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仿真并与CCT曲线相结合,获得了棒材在分级控冷条件下温度-时间历程曲线及其组织变化特点,为优化控冷工艺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 洪慧平韩文程满康永林张永清鲁丽燕金永春
- 关键词:棒材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 20MnSi棒材轧后分级控冷过程组织性能预测被引量:3
- 2007年
- 基于温度场有限元模拟仿真结果和实测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研究了20MnSi棒材轧后分级控制冷却过程温度场及其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将组织性能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进行比较,建立了适用于分级控冷工艺要求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预测模型,为合理制定棒材分级控冷工艺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
- 程满洪慧平韩文康永林金永春
- 关键词:棒材温度场有限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