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颖慧
- 作品数:62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淮安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科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被引量:1
- 2007年
- 知识产权保护和自主创新密切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确认了创新者的劳动和投资,使创新成果得以产权化,通过法律的形式使创新者的身份得到确认,创新成果得到尊重,知识财富受到保护。所以,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不可能形成持续发挥作用的创新机制。
- 秦颖慧
-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创新司法保护
-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权利保护问题研究
- 2007年
- 由我国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对宏观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推动高增长的因素中,土地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成为地方政府实现城市化的工具,但由此也引发了农民土地权利受侵犯、农民失地后被城市边缘化等问题。严格保护耕地,实行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是我国土地管理的政策主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基础。
- 秦颖慧
- 关键词:农地发展权成员权市场化
-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权利保护问题研究
- 2007年
- 由我国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对宏观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推动高增长的因素中,土地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成为地方政府实现城市化的重要工具,但由此也引发了农民土地权利受侵犯、农民失地后被城市边缘化等问题。严格保护耕地,实行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是我国土地管理的政策主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制度基础。
- 秦颖慧
- 关键词:农地发展权成员权市场化
- 论死刑的执行方式
- 2008年
-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死刑的执行方式是死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死刑执行方式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死刑的执行方式经历了从野蛮、残酷到人道、文明的转变。随着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死刑执行方法逐步趋向人道。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地把"注射"纳入死刑执行方式之中,这标志着我国死刑执行制度正在不断地向人道化、文明化的方向发展。将死刑的执行方式作为切入点,以探寻完善我国的死刑执行制度之路径。
- 秦颖慧
- 关键词:死刑制度死刑执行方式注射枪决
- 论新时期职务犯罪的预防被引量:1
- 2011年
- 职务犯罪是指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活动,或者不尽职责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行为。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职务犯罪必须从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谋求对策: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务员制度;"经济革命"与"阳光法案"并举;建立社会及舆论监督机制。
- 秦颖慧
- 关键词:职务犯罪权力配置财产申报舆论监督
- 提升司法公信力 建设诚信社会
- 2015年
- 建设诚信社会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司法审判具有程序规范、能够强制执行、纠纷解决的终局性等优势,能够在诚信社会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司法审判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促进诚信社会建设的功能和作用,需要提升司法公信力。应着重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切实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注重考核,以目标考核促业务水平提高;加强与公众、媒体沟通交流,做到司法民主与司法公开。
- 孙翱翔秦颖慧
- 关键词:诚信社会司法公信力
- 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障问题研究
- 2010年
-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对被害人参与权的改革和发展,是国际刑事司法政策一个突出的方面。保护被害人的权利是刑事诉讼机制科学、公正的价值体现。刑事诉讼中不仅要完善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护,而且应当同时重视和加强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更完整、充分地体现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含义,不致使诉讼活动偏离公正的轨道。
- 秦颖慧
- 试述中国政治生态研究热兴起的背景
- 2018年
- 中国关于政治生态的研究最早还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近年来,政治生态研究呈井喷式增长,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本文认为:这种增长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出现的。
- 田军秦颖慧
- 关键词:政治生态
-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我国目前还没有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但是,理论界已开始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司法实践中也有一些摸索,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的尝试。近年来,最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高度关注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一直致力于刑事被害人保障问题研究,并努力探寻解决路径。我国目前经济尚不发达,由国家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救助被害人还相当困难,但为慰藉被害人,使其中生活特别困难的人能摆脱困境,仍应顺应世界人权、人道主义潮流,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以保障被害人的利益。
- 秦颖慧
- 关键词:救助对象
- 中国死刑制度缺陷考
- 2008年
- 死刑问题尤其是死刑存废问题,已成为中国刑事领域的热门话题,并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条件,但我国应从完善死刑制度着手,以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真正做到"少杀、慎杀",从而顺应国际死刑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 秦颖慧
- 关键词:死刑复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