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筑一

作品数:39 被引量:27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相变
  • 9篇量子
  • 9篇量子相变
  • 8篇原子
  • 8篇自旋态
  • 8篇高自旋
  • 8篇高自旋态
  • 7篇原子核
  • 7篇子核
  • 7篇玻色
  • 7篇玻色子
  • 5篇同位素
  • 4篇形状相变
  • 4篇物理学
  • 4篇SU(3)
  • 4篇YRAST
  • 3篇滴线核
  • 3篇能谱
  • 3篇相对论连续谱
  • 3篇核结构

机构

  • 38篇贵州民族大学
  • 7篇北方民族大学
  • 5篇西北第二民族...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贵州教育学院

作者

  • 38篇石筑一
  • 25篇童红
  • 16篇倪绍勇
  • 12篇赵行知
  • 11篇汪红
  • 6篇张春梅
  • 5篇雷玉玺
  • 4篇张欢
  • 2篇石筑亚
  • 2篇吉世印
  • 2篇桑建平
  • 2篇刘庸
  • 2篇杨亚碧
  • 1篇蔡立
  • 1篇李芳琼

传媒

  • 7篇物理学报
  • 7篇原子能科学技...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机械与电子
  • 1篇贵州教育学院...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贵州科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六盘水师范高...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第十次全国核...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9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32)Xe核的微观sdgIBM-2描述
1999年
本文从壳模型组态和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出发 ,借助Dyson玻色子展开 ,MJS代换和适当定义的具有很强集体性的玻色子 ,阐述了sdgIBM理论的一种微观方案 .以13 2 Xe为对象 ,计算了能谱和跃迁几率 ,与最近的实验数据比较表明 :该理论适合于描述原子核的低能集体运动 ,而且确认该核属类O( 6 )
石筑一
关键词:核子-核子相互作用
微观核芯+两准粒子模型中热核^(148—158)Sm的比热容及其相变被引量:3
2003年
应用微观核芯 +两准粒子模型制备偶1 48— 1 58Sm同位素的零温度能谱 ,其基态带、β带、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值与最新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采用正则系综理论 ,计算出核的有限温度比热容 .基于比热容峰是相变信号 ,给出了统一描述核发生热激发模式相变、从核超流相到正常相相变和核形状相变的可能性 .讨论了两准粒子顺排态能量和指认 ,以及核形状的热稳定性 .
石筑一吉世印
关键词:热核比热容相变核物理学
偶偶核结构相变的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方案的分类与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基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微观方案,探讨了从自由价核子到构建出Arima哈密顿量的两次结构突变:核子配对成理想玻色子(玻色化)和理想玻色子集体化(有序化),据此将原子核相变划分为基准态重组型和玻色子破对型两类.最后,讨论了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原子核相变的特点与不足.
汪红石筑一童红杨亚碧
关键词:偶偶核
^76Sr核yrast带结构演化的微观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对于发生在同一个原子核中的、从一种高有序激发模式向着另一种低有序激发模式演化的机理和物理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解:被布居到高角动量态的高有序激发核,以E2跃迁方式先行退耦到yrast带,再退耦到共存区时释放了结构能,诱发价核子对耦合强度改变,重新组合出低有序的激发模式基准态,实现了基准态结构的过渡.从微观上看,这是一种既温和而又平稳的转变.并以76Sr核为例作了深入阐述.
石筑一童红张欢汪红雷玉玺赵行知倪绍勇
关键词:量子相变
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理论对Dy偶同位素链的研究
基于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Bogoliubov(RCHB)理论.在NL-SH参数下,研究了从质子滴线到中子滴线Dy的整个偶同位素链的基态特性.首先,计算的核结合能和核均方根半径结果,在有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的范围内,相...
倪绍勇石筑一赵行知童红
关键词:滴线核
从核结构的有序性理解^(180,182)Hf核形状演化被引量:2
2009年
对于发生在同1个原子核中的从一种高激发模式向着低激发模式演化的物理图像,给出了一种新的理解:被布居到高角动量态的高有序激发核,以E2跃迁的方式先行退耦到转晕带,再退耦到共存区(或临界点)时释放了有序的结构能,诱发价核子对耦合强度改变,重新组合出低有序的激发模式基准态,实现了基准态结构的过渡;从微观上看,这是一种既温和而又平稳的转变。这种共存区(或临界点)在不同核素中位置的改变,就是研究基态量子相变的理论基础。文章阐述了连续发生两次这类相变的可能,并以180,182Hf核为例作了深入探讨。
童红石筑一汪红赵行知倪绍勇
关键词:量子相变
偶80-86Zr核的形状相变和对相变及其演化
应用唯象核芯+两准粒子模型的一种微观实现(微观sdIBM-2+2q.p.方案),和实验单粒子能量,较成功地再现了偶80-86Zr核的基态带、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实现了它们从近SU(3)对称性到O(6)对称性,继而向U...
倪绍勇石筑一
关键词:形状相变
共轭核(N=Z)低激发谱特征的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
2015年
在唯象和微观玻色子相互作用模型(IBM)中,由于存在中子-质子自由度,它们对激发能的相对贡献率始终没有研究清楚.本研究提出:假定处在同一大壳层上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N=Z)的共轭核中,它们对低激发态应该贡献出相等的激发能,这就绕开了对它们能量分摊评估的一大难题.本文采用28~50核子大壳层的实验能级值,对6个偶-偶核,64 Ge6832,Se34,72 Kr7636,Sr38,80Zr40和84 Mo42,的低激发能谱作了理论计算,计算能谱很好地再现了复杂的实验测量谱,支持上述推测.据此得到的能级值,中子-质子间等效相互作用强度参数等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
汪红石筑一童红
102^Ru核振动到转动演化的微观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基于微观sdIBM-2方案和实验单粒子能量值,在最普遍的哈密顿量下,用两组不同的核子-核子等效相互作用参数,分别很好地再现了102Ru核的振动带能谱和转动带能谱及其演化过程.微观和唯象的研究指认:1)这两种激发模式的共存区是能态81+—121+(即Ex=2.500—4.000MeV);态81+是振动模式占据优势的能态,态121+是转动模式占据优势的能态,而状态101+则是两种模式的中立能态;2)态121+是141+态退耦到态101+辐射光子相变后的中间能态;3)从基态起直到201+态的yrast态全都是集体态,而以后出现的第一个拆对顺排态很可能就是中子h11/2的两准粒子态;4)这种结构的过渡不是很剧烈的,而是通过玻色子结构常数在过渡区中不大的改变来实现的.
石筑一张春梅童红赵行知倪绍勇
关键词:玻色子核结构
^(20)Ne能谱的微观研究及其有限温度比热容被引量:7
2000年
应用微观sdgIBM Fmax方案和正则系综平均法 ,计算出2 0 Ne核在有限温度下的比热容。由其比热容峰的出现 ,确认该核发生了核谱的热激发模式相变。
石筑一
关键词:比热容核结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