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双
- 作品数:42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配合物平衡常数测定实验的新设计
- 2008年
- 该文给出电动势法测试[Cu(NH3)4]^2+平衡常数实验的新设计方法,即采用多组浓度搭配实验,软件作图、拟合和参数校正,误差小,实验成功率较高。
- 李春梅霍钟华申玉双
- 关键词:ORIGIN软件
- 牦牛毛的扫描电镜观察
- 本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牦牛毛的形态进行了研究,以便为毛纺加工及动物分类和纤维鉴别提供理论依据,文章详细介绍其观察结果.
- 申玉双李纪标史永红
- 关键词:牦牛毛形态学扫描电镜纤维鉴定
- 锶掺杂对BATIO3纳米薄膜粒径与结晶温度的影响
-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钛酸钡和掺锶钛酸钡薄膜,结合DTA-TGA、XRD和SPM等分析手段,重点考察了锶掺杂对纳米薄膜的结晶温度、粒径和晶胞参数的影响,发现随着锶含量的增加,BA(1-X)SRXTIO3薄膜中晶体的晶...
- 杨芙丽申玉双许新芳郭建晋 翟学良
- 关键词:锶掺杂BATIO3结晶温度粒径晶胞参数
- 表面活性剂在Mg(OH)2分解过程中的分散作用
- 施民梅申玉双吴育飞明常鑫杨芙丽
- 关键词:活性剂氧化镁分解过程
- Sol-甩膜法制备钛酸钡薄膜及其微观形态的SPM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合成稳定的前驱体溶液,在单晶硅(100)上用甩膜法制得了均匀致密的钛酸钡薄膜,利用差热-热重(DTA-TGA)技术分析了钛酸钡(BT)干凝胶的热演化过程,首次用电子探针显微镜(SPM)之原子力显微镜(AFM)直接地从三维的角度观测了钛酸钡薄膜微观形成过程,并用XRD技术跟踪了薄膜加热过程中物相的变化情况,得到了薄膜生长的基本信息,最终制得了表面光滑的钛酸钡薄膜,晶粒大小在50-70nm之间。最佳煅烧温度为700℃。
- 申玉双杨芙丽许新芳翟学良
- 关键词:扫描探针
- Pb1-xCaxTiO3薄膜制备与微观形态表征
-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 Si(100)衬底上制备了掺钙钛酸铅薄膜.利用 DTA-TGA 考察不同钙掺杂量对晶化温度的影响;用 X 射线衍射技术(XRD) 研究了钙的不同掺杂量对钛酸铅薄膜的结构的影响;同时用原...
- 翟学良韩亚楠申玉双
- 牦牛毛的扫描电镜观察
- 申玉双李纪标史永红
- 关键词:牦牛毛鳞片层扫描电镜观察
- 冰醋酸对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铅陶瓷纤维的影响
- 2009年
- 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铅陶瓷纤维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溶胶的质量。采用冰醋酸作为催化剂,重点研究了冰醋酸的用量对溶胶的稳定性、产物的物相组成以及纤维形貌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合成稳定溶胶的最佳冰醋酸用量。
- 胡亚伟申玉双田克情许清清黄永茂
-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钛酸铅陶瓷纤维冰醋酸
- 金属配位聚合物及其应用
- 2012年
- 金属配位聚合物就是指金属离子中心和有机配通过自组装、以配位键方式键合而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聚合物,又称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等。本文主要探讨了金属配位聚合物及其应用。
- 胡亚伟孙娜申玉双伊赞荃田克情
- 关键词:金属
- 以棒状碱式碳酸铝铵为原料制备硼酸铝晶须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均匀设计实验法及数据挖掘技术得到的优化条件下,采用低温固相法合成棒状碱式碳酸铝铵,以棒状碱式碳酸铝铵和硼酸为原料制备硼酸铝晶须。实验结果表明,棒状碱式碳酸铝铵的Al—O骨架结构对硼酸铝晶须的合成具有诱导作用,加入助熔剂氯化钾有利于一维晶须的生长。经过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表征,得到的硼酸铝晶须平均直径为0.4μm,平均长度为16μm。
- 孙雅博李璟梁晓明田克情何晓云申玉双
- 关键词:硼酸铝晶须助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