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阳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某部新兵群体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心理调查分析
- 2013年
- 【目的】新兵群体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发生率及与心理行为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nte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家庭关怀度指数,对196名新兵群体进行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和心理状况的横断面调查及相关性评估。【结果】有效评估193名,精索静脉曲张检出率26.02%,抑郁症状在精索静脉曲张新兵群体分布明显不同,患病组脑疲劳与抑郁、体疲劳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新兵群体精索静脉曲张发病率高于正常群体,对战士身心健康有明显影响,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需引起有关各方高度重视。
- 邱实刘龙边玉伟彭磊田洪阳卢乐萍
- 关键词: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新兵心身健康
-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 2012年
- 在我国,膀胱癌发病率占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首位,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近年来有增加趋势。目前研究普遍认为膀胱癌是受环境暴露、个体遗传背景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影响的多因素疾病。张睿在综述中认为,除了癌基因、抑癌基因和DNA错配修复基因三类基因与膀胱癌发生相关外,
- 邱实田洪阳
- 关键词:膀胱癌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 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的临床分析及MMP-9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通过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前列腺炎(CP)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特点,探讨MMP-9在BPH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择BPH患者68例,根据是否合并CP将其分为,单纯组(21例)和合并组(47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浓度;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单纯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IPSS和QOL均明显低于合并组(P<0.05)。ELISA结果显示血清中PSA与组织中MMP-9浓度成正相关,合并组高于单纯组为(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合并组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结论 BPH合并CP患者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呈正相关,有利于BPH患者和BPH合并CP患者的鉴别诊断。
- 田洪阳刘宇候铁汉姜华茂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基质金属蛋白酶9前列腺特异抗原
- 基层部队精索静脉曲张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由于精索静脉回流受阻或瓣膜功能失效引起血液反流等因素导致精索静脉的伸长、扩张及迂曲,以左侧发病为主,青壮年常见,也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基层部队官兵精索静脉曲张发病率较普通青年高,官兵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因此,部队官兵精索静脉曲张更应引起重视。现结合有关文献对部队官兵精索静脉曲张发病情况综述如下。
- 邱实田洪阳
- 关键词:军队卫生军事人员精索静脉曲张
- 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干预BALB/c雌性小鼠膀胱癌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临床上约有75%~85%的膀胱肿瘤属于浅表性的恶性肿瘤,而其中90%的膀胱肿瘤病理结果是膀胱移行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率也较高。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s)为机体内活性功能最强、且唯一能够活化。
- 邱实田洪阳何龙刘龙
- 关键词:泌尿系恶性肿瘤BALB/C膀胱癌雌性小鼠抗原致敏
- 树突状细胞治疗膀胱癌实验研究
- 2013年
- 为研究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临床效果,探讨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疫苗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可行性,从SCID鼠外周血中培养出树突状细胞,将小鼠浅表性膀胱癌细胞株与树突状细胞混合培养,获得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然后在小鼠的右侧腹股沟皮下注射。3组小鼠分别为:第1组(10只),注射0.1ml磷酸盐缓冲液(PBS);第2组(10只),注射0.1ml未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第3组(10只),注射0.1ml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结果表明,PBS组实验鼠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结果为阳性;未致敏树突状细胞组实验鼠有3/10的腹股沟淋巴结检出微转移;树突状细胞疫苗组的所有鼠均未检出微转移。结论:全肿瘤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鼠膀胱癌有效,可明显降低淋巴结和脏器转移,有望用于膀胱癌病人临床治疗。
- 邱实刘龙何龙田洪阳
- 关键词:膀胱癌树突状细胞肿瘤抗原致敏
- 葛根素抑制大鼠膀胱逼尿肌舒缩活动实验
- 2016年
-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逼尿肌舒缩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56只SD雌性大鼠于T10处横断脊髓建立骶上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葛根素10 mg组、葛根素20 mg组、葛根素30 mg组、对照组,每组14只,按组别分别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10 mg、20 mg、30 mg及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连续1个月后,行尿动力学检测,比较各组膀胱最大容量(maximum bladder capacity,MBC)、漏尿点压(bladder leak point pressures,BLPP)及膀胱收缩频率(contraction frequency,CF),Western blot检测葛根素组膀胱T型钙离子通道亚型(α1G)及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表达情况。结果尿动力学显示葛根素组MBC[(3.375 0±0.074 7)ml]较对照组[(0.804 9±0.114 1)ml]增大,BLPP[(23.82±0.31)cm H2O(1 cm H2O=0.098 k Pa)]和CF[(5.24±0.12)次/s]均较对照组BLPP[(29.62±1.82)cm H_2O]、CF[(8.72±0.38)次/s]下降(P<0.01);葛根素组内MBC 30 mg组[(3.982 6±0.162 7)ml]>20 mg组(3.261 9±0.135 2)ml和10 mg组(2.836 7±0.216 5)ml,BLPP10 mg组[(25.08±1.71)cm H_2O]、20 mg组[(23.78±1.37)cm H_2O]和30 mg组[(22.68±1.91)cm H_2O]依次降低,CF在10 mg组、20 mg组、30 mg组依次降低,分别为(6.13±0.15)次/s、(5.21±0.22)次/s、(4.34±0.12)次/s(P<0.01);Western blot示葛根素10 mg组、20 mg组、30 mg组α1G表达量依次下降,分别为(0.832±0.065)、(0.541±0.051)、(0.324±0.059),C-kit表达量在葛根素10 mg组、20 mg组、30 mg组中分别为(0.673±0.059)、(0.519±0.019)、(0.316±0.038)(P<0.01)。结论葛根素可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活动,其机制可能与膀胱逼尿肌内C-kit和α1G下调有关。
- 龙湟哲姜华茂田洪阳王海光贾凡振左知润
- 关键词:葛根素T型钙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