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云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撒坝猪专门化母系及其杂种猪的生长胴体和肉质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0年
- 由云南地方猪种撒坝猪选育的专门化母系 ,在杂交体系应用中不仅能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果 ,且本身肉质优良 ,肌纤维较细、肌内脂肪丰富 。
- 连林生王鹤云严达伟赵中保李宏伟
- 关键词:撒坝猪肉质特性专门化母系
- 云南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
- 连林生徐宝明鲁绍雄王开荣李祥严达伟王鹤云徐家珍胡文平
- 历时26年,从不同层次和角度系统地揭示了云南主要地方猪种的遗传多样性,采用不同方法估计了重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揭示了部分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并对部分地方猪种经济性状的遗传标记进行了研究。针对云南地方猪种特点和市场需...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方猪种可持续利用新品系选育
- 云南地方猪种系列之二撒坝猪被引量:4
- 2005年
- 本文对撒坝猪三种来源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揭示了不同饲养管理水平下撒坝猪的性能表现以及经过选育所获得的改进,并对其作为杂交母本在杂交全系中的应用作了较为全面的测定,基本摸清了撒坝猪的种质特性,为保种、选育以及开发利用提供参数。
- 连林生严达伟王鹤云胡文平鲁绍雄赵是保李红伟
- 关键词:撒坝猪种质特性
- 杂交对撒坝猪肉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04年
- 本研究选用以撒坝猪为母本的三个杂交组合(杜×撒、约×撒、杜×约×撒)的肥育猪18头进行屠宰测定,分别对肉的pH值、大理石纹、肉色、失水率、贮存损失、熟肉率、嫩度、化学成分、组织学成分等进行测定,并与撒坝猪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撒坝猪相比,三个杂交组合的日增重和瘦肉率显著高于撒坝猪(P<0.01);在肉质方面:干物质含量下降,肌纤维直径变粗,失水率和嫩度变大,粗灰分、粗蛋白、pH值、肉色、大理石纹、贮存损失变化不明显,熟肉率有变高的趋向,但均属于优质肉的范围,未出现PSE肉和DFD肉。
- 严达伟连林生王鹤云赵中宝李红伟
- 关键词:撒坝猪肉质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利用
- 蚕豆糠配合饲粮对大长撒三元杂种肉猪饲养效果试验被引量:7
- 2000年
- 利用粗纤维含量高的蚕豆叶茎糠和混合米糠 ,以 1 5%和 1 2 %比例配合的两种饲粮喂饲大长撒三元杂种肉猪 ,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日增重为 6 6 6 g和 6 50 g ,料重比为 2 98和 3 0 0。与常规料相比 ,胴体品质未发生显著变化 ,而肉质还有变优的趋向 。
- 连槿赵中保陈兴才连林生王鹤云李红伟
- 关键词:胴体品质
- 撒坝猪专门化母系繁殖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被引量:9
- 2003年
- 利用撒坝猪专门化母系 7个世代共 576头母猪的繁殖性能数据 ,对总产仔数 (x1 )、活产仔数 (x2 )、初生窝重 (x3)、 2 0日龄窝重 (x4 )、断奶窝重 (x5)、育成率 (x6 )和断奶仔数 (y) 7个繁殖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估计断奶仔数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撒坝猪专门化母系的繁殖性能在经过 7个世代的选育后 ,获得了明显提高。各繁殖性状间在表型值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其中以总产仔数与活产仔数的相关程度最高 (r=0 92 0 1 ) ,其次为 2 0日龄窝重与断奶仔数 (r=0 82 88) ,而初生窝重与育成率间的相关系数最低 (r=0 0 381 )。在所分析的 7个性状中 ,除了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与育成率间为负相关外 ,其余性状间均为正相关。所建立的估计断奶仔数的多元回归方程为 :y=- 6 1 1 90 +0 6986x2 +0 0 33 7x4 +0 0 0 4 8x5+0 0 71 8x6 。
- 鲁绍雄连林生严达伟王开荣赵中保任文辉王鹤云
- 关键词:撒坝猪专门化母系繁殖性状通径分析
- 版纳微型猪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0
- 1993年
- 版纳微型猪原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属华南型猪种。为了发掘和利用本省小型猪资源,1987年5月从西双版纳州属3个县的原始产区引进了8头公猪和42头母猪到州种猪场饲养和选育。3年来对微型猪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生理生化、遗传特征、适应性和采食量等10个方面近150个性状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6月龄公猪的体重、体高和体长分别为13.10±0.40kg、32.34±0.36cm和54.59±0.79cm,母猪分别为17.21±0.42kg、34.40±0.24cm和58.52±0.60cm;成年公猪体重为36.12±1.09kg,母猪为43.29±1.04kg。微型猪性成熟早,4~6月龄即可配种繁殖,经产母猪平均每窝产活仔7.84±0.39头。同时,还测定了不同年龄阶段用作实验的离体部位、器官和腺体的重量,为微型猪的实验应用提供基本参数。3年来选育结果表明,微型猪的体型矮小和生长缓慢特点能稳定遗传,与体型有关的性状遗传力达到中等或中等以上,性状间也存在中等的遗传相关(r_A(xy)为0.35~0.64),13个胸椎和5个腰椎的个体频率分别为32.14%和21.43%。
- 连林生王鹤云徐家珍曾超登胡伟祥李光书赵毅
- 关键词:版纳微型猪繁殖性能生长发育生理生化适应性
- 版纳微型猪被引量:13
- 1994年
- 版纳锻型猪原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境内,属华南型猪种。为发掘和利用我省微小型猪资源,于1987*年开始引种饲养,经4年观察测定,6月龄体重、体高*和体长,公猪为13.1±0.4kg、32.3±0.4cm和54.6±*0.8cm,母猪为17.2±0.4kg、34.4±0.2cm和58.5±0.6cm:成年(2岁以上)体重公猪为36.2±1.1kg、母猪为43.3±1.0kg、微型猪性成熟早、4~6月龄即可配种繁殖、经产母猪平均窝产活仔7.8±0.4头,是培育医学实验动物较理想素材。同时,仔猪有迅长迅肥、皮薄*骨细、背膘分布均匀、后腿率高、无腥味、很适合作烤猪*原料。
- 连林生徐家珍王鹤云胡伟祥李光书赵毅
- 关键词:微型猪
- 撒坝猪选优提纯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初报被引量:14
- 2000年
- 撒坝猪经四个世代选育 ,产仔数(11 40±2 56)头 ,70日龄窝重(189 90±38 64)kg,育成率92 28 % ,肉猪达90kg体重日龄(195 16±11 45)d ,料重比3 63kg;撒坝猪作母本的二元杂和三元杂杂种优势明显 ,约撒F1母猪产仔数(13 33±0 81)头 ,约撒F1肉猪90kg体重日龄(165 45±1 16)d ,料重比3 39kg ,瘦肉率(52 92±2 06) % ;三元杂以杜约撒和约长撒较好 ,达91 5kg日龄分别162 5和167d ,料重比3 03和3 13kg,瘦肉率分别为(59 30±1 35) %和(60 96±7 76) %。利用地方良种开展杂种优势利用 ,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
- 连林生王鹤云严达伟胡文平赵中保章崇友李红卫陈兴才
- 关键词:撒坝猪杂种优势可持续发展品种提纯
- 撒坝猪杂种优势性能研究及最佳组合筛选被引量:4
- 2000年
- 对云南撒坝猪新品系为母本的6个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及其杂种中亲优势率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经选育后的撒坝猪具有良好的杂种优势性能,且肉质优良,筛选出最佳二元杂约撒和长撒,三元杂约长撒和杜约撒。
- 唐爱发连林生王鹤云严达伟赵中保李宏伟
- 关键词:撒坝猪杂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