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琴
- 作品数:38 被引量:2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共产主义话语的四种误读探析被引量:2
- 2016年
- 共产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是对抗资本主义、批判阶级剥削、建立平等公正的社会理论,它是思想观点、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社会理想和实践运动的统一,其话语的所指和能指高度一致。但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共产主义"话语的所指发生了变化,有从词源上取其"共同体"之意而取消公有制;有取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制度之意而视之为"乌托邦";有取其一个多世纪的实践运动之意而视之为"历史之终结";也有针对共产主义实践运动暂时的低潮而仅视之为理论"观念"。共产主义话语的四种误读,其能指和所指分离,割裂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理论、制度和运动的内在统一。
- 吴学琴
- 关键词:共产主义话语误读
- 美国媒体话语中的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变迁审视——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为例被引量:4
- 2017年
- 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媒体话语中的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变迁可概括为:转型、发展、崛起。"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贯穿始终。近年来"大国责任论""大国领导论""替代论"种种新论调亦纷纷出现。总的来看,美国媒体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多是负面的,具有较强的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和批评性。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无疑是中美主导经济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差异,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致使美国感到"威胁"和主导理念的不同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中国要"和平崛起",就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一现象,让世界读懂中国。
- 高楠楠吴学琴
- 关键词:美国媒体《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 可持续发展观的经济哲学思考
- 2001年
- 可持续发展观是针对威胁人类生存持续发展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而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思想,蕴含了深刻的经济哲学理念。它倡导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自然观,摒弃了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调整了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同时,它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采用了既关注资源配置的最佳有效方式,又合理考量资源的贮存及来源的科学运作,从而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充分的资源空间。
- 吴学琴杜宇民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观经济增长模式哲学思考
- 结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阿尔都塞的阅读法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本文分析了阿尔都塞的总问题阅读法和征候阅读法,又对无辜阅读和有罪阅读、栅栏式阅读和征候阅读进行了比较,指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解读,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学的解读,是一种异与传统解释学的结构解释学的解读,用这样一种方法,它力图避免传统马克思主义阅读中的教条主义缺陷,读出马克思文本背后隐性的问题域。但显然阿尔都塞读出的只能是结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是经过读者总问题设定的马克思,而非客观真实的马克思。
- 吴学琴杜宇民
- 关键词:解释学
- 略论庄子的境界哲学
- 1992年
- 庄子哲学由于道的形而上特质,往往把对实体的外在认知转换为对道的内在体认,从而由这种玄览观照的契会和颖悟呈现出境界意义。一些专家学者也倾向把庄子这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及体系称为境界的哲学。如冯友兰先生就称庄子哲学揭示了人从原始的自然境界进入返朴归真的天地境界,而道的境界则体现了人生最高境界。徐复观先生也说:“庄子主要的思想,将老子的客观的道,内在化而为人生的境界。”的确,一部《庄子》叠现了各种境界,既有“万物齐一”的知识境界,又有“大美不言”的艺术境界,更呈现了“人与天一”的天地境界,从而使其哲学境界化。并孕育成就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别具一格的哲学体系,即关于境界的哲学。因此,我们只有明晰了庄子哲学不同境界形态,才能真正领会和把握庄子哲学的特质。
- 吴学琴
- 关键词:庄子哲学境界哲学最高境界天地境界心斋体认
- 隐性的意识形态——当代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反思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从意识形态视角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进行了反思,解读它在中国流变的三个样板:经典文本的娱乐化、消费方式的符号化和终极信仰的平面化,揭示出它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隐秘内核,即内生的隐性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只有找到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契合点,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
- 吴学琴
- 关键词:意识形态
- 大众传播话语的意识形态性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大众传播,尤其是电子媒介不仅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也使人们日常认知行为和认识内容的获取方式大为不同,原因在于其传播话语变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其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意识形态"观念通过合法化、虚饰化、具体化、分散化、统一化五种象征形式建构,以日常生活的话语传递意识形态。而在象征形式的传输或传布,传媒信息的接受、占用与构建中,情境不同,受众对象征形式所建构的日常生活话语的意识形态的接受和日常占用,又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和特点。
- 吴学琴
- 关键词:大众传播意识形态话语权
- 詹姆逊元批评解释学的理论视角评析被引量:3
- 2005年
- 詹姆逊建构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元批评理论,以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为双重视角,揭示出了 文本中的政治无意识,也阐释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一理论的内在根源是经过他符码化的马克思主 义的生产方式。詹姆逊一方面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不可逾越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又仅在叙事和文 本中理解马克思,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 吴学琴
- 关键词:詹姆逊政治无意识意识形态乌托邦
- 历史深处的反思——唯物史观之科学性阐释
- 2004年
-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早在唯物史观诞生之日就受到质疑。时下教科书对唯物史观教条化、简单化表述,学界对唯物史观不恰当的修正,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并不鲜见,其观点也不新颖。这主要归因于人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时,把逻辑表述等同于理论阐述和实际运用,从而造成了三者的背离,并导致人们对唯物史观科学性的怀疑。
- 吴学琴杨皖辉
- 关键词:生产力唯物史观
- 真理的追寻和意义的考古——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的历史观比较被引量:4
- 2005年
- 在学术界出现的解释学研究热,使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的关系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两者的历史渊源,比较两者的历史观,揭示了两者的本质区别:马克思哲学追寻的是客观真理,而解释学则是在文本中进行意义的考古,甚至消解意义,驱逐真理。
- 吴学琴杜宇民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