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医案
  • 5篇医经
  • 5篇中风
  • 5篇卒中
  • 5篇名医
  • 5篇名医经验
  • 4篇吞咽
  • 4篇吞咽障碍
  • 4篇卒中后
  • 4篇辨治
  • 3篇中风后
  • 3篇中风后吞咽障...
  • 3篇中医
  • 3篇卒中后认知障...
  • 2篇压豆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医药疗法
  • 2篇针疗
  • 2篇针疗法

机构

  • 17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呼和浩特市蒙...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齐宝云
  • 6篇董荣芬
  • 4篇黄丽贤
  • 4篇李庆彬
  • 3篇范庆菁
  • 2篇姜辉
  • 2篇董兴鲁
  • 2篇高颖
  • 2篇姚玉玺
  • 1篇王亮
  • 1篇董宝杰
  • 1篇汪歆宁
  • 1篇田素斋
  • 1篇吴兢
  • 1篇蔡倩
  • 1篇赵博
  • 1篇孙立满
  • 1篇孙静
  • 1篇陈玉娇
  • 1篇时磊

传媒

  • 7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黄元御脾升胃降学说探讨胃痛证治被引量:2
2022年
黄元御脾升胃降学说认为,脾胃为脏腑阴阳升降的枢纽、三焦气水方化的中枢。肝阳肾阳随脾升,脾升则水升化气;心火肺火随胃降,胃降则气降化水。当脾胃升降失调,中焦气水方化失常,则发为胃痛,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脾阳不升,肝阳不升郁于中焦,脾虚肝郁,而致气滞胃痛;肾水不能化气上行,脾虚水寒,而致寒凝胃痛;胃阳不降,食滞中焦,心火不降,郁于中焦,心胃热盛,而致食积胃痛;肺气不降,郁滞中焦,血行乏力,气血郁滞,而致血郁胃痛。基于此辨证施治,可获佳效。
姚玉玺齐宝云董荣芬(指导)
关键词:脾胃病胃痛黄元御脾升胃降中医理论
基于外泌体探讨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中医辨治被引量:1
2023年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型囊泡,具有特异性、稳定性、靶向性和载体性等生物学特性,可以安全而高效的通过血脑屏障,可作为药物载体,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随着研究的逐步进展,发现外泌体在脑血管病和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在“病证结合”整体观的指导下,通过探讨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中医辨治,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新的思路。
齐宝云刘飞
关键词:卒中外泌体中医药疗法
舌七针疗法取穴机理探析被引量:3
2018年
舌七针疗法是一种采用毫针、电针、三棱针点刺出血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中医疗法,其临床疗效确切,但舌七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理研究文献报道较少。本文通过详细介绍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舌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相关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舌七针疗法选穴依据及其穴位释义、舌七针疗法具体取穴及操作、舌七针疗法适应症、舌七针疗法注意事项及禁忌症、舌七针疗法不良反应、舌七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典型案例分析,初步探析"舌七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理。
黄丽贤姜辉齐宝云李庆彬范庆菁
关键词:中风后吞咽障碍
功能训练联合舌针治疗多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研究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客观评价舌七针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纳入研究,以治疗第14天为疗效评价时点,对治疗组(针刺加吞咽功能训练)30例与对照组(单纯吞咽功能训练)30例,进行平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统一疾病严重程度判定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客观评价舌七针的疗效与实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60.0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较之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0、4、6分水平阶段的患者的吞咽能力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的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不良反应产生。结论:舌七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李庆彬黄丽贤王亮孙立满齐宝云牛耸吴兢刘言祥赵博裴雪梅田素斋
关键词:吞咽障碍中风临床疗效
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发病半年内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加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康复治疗,14天为1个疗程,采用统一疾病严重程度判定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客观评价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加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
黄丽贤齐宝云裴雪梅刘言祥李庆彬
关键词:中风吞咽障碍耳穴压豆
四味宁舒散外敷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30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四味宁舒散外敷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符合入组条件患者随机分至巴氯芬治疗组及四味宁舒散外敷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第14天,第21天及第30天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估患者患肢肌张力增高改善情况、采用Fugl-Meyer法测定肢体的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法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四味宁舒散外敷治疗及口服巴氯芬治疗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Ashworth评分,同时可逐步改善患者Fugl-Meyer法评分及Barhtel评分。结论:四味宁舒散外敷可有效改善卒中后肌张力增高。
孙静张龙生汪歆宁时磊董宝杰范庆菁齐宝云陈玉娇
关键词:外敷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医院职工中(蒙)医药科研培训调查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的中(蒙)医药科研培训效果,探索提高医院各岗位人员科研素养、促进科技成果产出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形式,在科研培训前进行需求调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培训方案,培训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48人参与科研需求问卷调查并参加科研培训,培训后103人参与科研培训效果问卷调查。103人中86人(83.50%)有了清晰的科研思路,73人(70.87%)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99人(96.12%)基本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47人(45.63%)产出了论文,102人(99.03%)认为此类型的科研培训常态化是有必要的。结论: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中(蒙)医药科研培训有助于提升民族医医院职工的科研素养,促进科技成果产出,在医院科研工作中需求迫切。
陈泽宇乌兰娜杨怡侠齐宝云
关键词:医院职工问卷调查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蛋白质组学实验探讨开心散干预卒中后认知障碍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开心散干预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ETCM数据库、TCMID数据库和BATMAN数据库,检索开心散组方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PSCI患者血液样本差异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AutoDockTools 1.5.7对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获得开心散2292个药物靶点,PSCI患者临床样本共鉴定出248个差异基因,其中125个上调,123个下调。KEGG通路主要富集于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开心散活性成分山柰酚、核黄素、麝香草酚与CXCR4、APOE、AGT、SLC2A1靶点存在较强的结合作用。结论开心散山柰酚、核黄素、麝香草酚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控CXCR4、APOE、AGT、SLC2A1等靶点,激活或抑制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从而治疗PSCI。
齐宝云高飞娟于久旺刘飞
关键词:卒中网络药理学蛋白质组学开心散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辨治痿证
2024年
津气两伤是痿证的病变基础,亦是“阳化气,阴成形”失衡的结果。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失衡,而致脏腑功能失调,水饮痰瘀内生,四肢九窍失养,发为痿证。本文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高颖教授采用助阳化气法治疗阳化气不足的重症肌无力,益肾调形法治疗阴成形失衡的多发性硬化,阴阳双补法治疗阴阳俱损的运动神经元病。治疗痿证,需审证求因,明辨阴阳,调整偏颇,在疾病早期给予中医药治疗,以延缓疾病演变进程、改善预后。
齐宝云董兴鲁董兴鲁
关键词:阳化气阴成形痿证
董荣芬应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治疗虚痞临证经验被引量:6
2021年
胃痞病可分实痞与虚痞,临床以虚痞为多见。董荣芬主任临证治疗虚痞以健脾行气、枢转气机为主,多将虚痞分为火结证、水结证、气结证,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治疗,常获佳效。在应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基础上,火结证常加黄连、瓜蒌以清热散结;水结证常加紫苏叶、茯苓以化气利水;气结证常加白术、枳实以益气健脾、消食导滞。附验案进行分析。
齐宝云董荣芬
关键词:心下痞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名医经验医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