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蕊

作品数:40 被引量:402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碳排放
  • 14篇能源
  • 12篇能源消费
  • 7篇能源消费量
  • 7篇消费量
  • 6篇森林碳汇
  • 5篇人均碳排放
  • 4篇影响因素
  • 4篇能源结构
  • 3篇隐含碳排放
  • 3篇中部六省
  • 3篇能源消费碳排...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产业结构
  • 2篇地理
  • 2篇隐含
  • 2篇水泥
  • 2篇探测器
  • 2篇图斑

机构

  • 31篇华东师范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河南省科学院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浙江财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科...
  • 1篇湖南省社会科...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共湖南省委...

作者

  • 39篇黄蕊
  • 14篇王铮
  • 11篇刘昌新
  • 6篇朱永彬
  • 4篇刘晓
  • 3篇马晓哲
  • 3篇翟石艳
  • 3篇王铮
  • 2篇孙翊
  • 2篇钟章奇
  • 2篇刘筱
  • 2篇陆玉麒
  • 2篇刘慧雅
  • 2篇黄庆
  • 1篇胡石琼
  • 1篇刘丽
  • 1篇熊文
  • 1篇吴静
  • 1篇王铮
  • 1篇田园

传媒

  • 3篇地理研究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物理教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煤炭经济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城市与环境研...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偏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偏科是指学生各门学科学习发展不平衡的一种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个人或群体只重视学习规定的(喜欢或擅长的)某些学科,而忽视另外一些不喜欢的或不擅长的学科,致使这门学科成绩极差。初中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上海市中学...
黄蕊
关键词:初中教学物理课程心理辅导
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
本文探讨了区域碳排放趋势预测的研究方法,采用朱永彬、王铮最优增长率模型,研究了经济平稳增长条件下,中部六省未来能源碳排放趋势,考虑六省未来水泥工业的碳排放,并采用CO2FIX模型计算各省森林碳汇量,从而得出各省挣碳排放量...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
关键词:能源消费量碳排放人均碳排放森林碳汇
福建省的碳排放趋势与对策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朱永彬、王铮最优增长率模型,研究了经济平稳增长条件下,福建省未来的能源碳排放趋势,并采用CO2FIX模型计算福建省森林碳汇量,为福建省制定碳排放战略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在当前技术进步速率下,在经济平稳增长的条件下,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下降速率为0.044.福建省人均碳排放呈倒"U"曲线增长,高峰出现在2047年.福建省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总量也呈倒"U"曲线增长,能源消费高峰和碳排放高峰出现在2048年,达到高峰时间比同等条件下的全国高峰略晚,反映出福建省技术进步缓慢,能源结构不够清洁.情景模拟显示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技术进步速率、调整产业结构,福建省的能源消费量和能源碳排放量都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综合使用3种方法时减排效果最优.
黄蕊刘昌新熊文王铮
关键词:能源消费量碳排放人均碳排放森林碳汇
气候变化伦理的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8
2014年
气候变化已经在科学上被追溯到伦理层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目标与使命,从现实经济层面结合伦理学研究则是应对气候变化应有的态度.首先针对国际上对气候伦理的探讨,以中国的环境伦理观引出了气候伦理的原则,强调核心的原则是国家之间"和为贵",操作的原则是"分明使群",即要在明确责任的条件下有序组织各国的气候保护行为.其次还在"分明使群"原则下讨论了气候伦理评估标准—公平、公正与价值,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了公正与价值的伦理内涵,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气候谈判公正问题.最后指出在气候伦理问题上,国际社会的一个伦理原则应该是:所有可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都能够使参与国家最终在经济与社会获得进步,以及实现帕累托改进,并能缩小国家间的差距,而不是置原来贫困的社会个体以相对更贫困的境地.
王铮刘筱刘昌新田园黄蕊
关键词:公正
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
探讨了城市碳排放趋势的研究方法。与朱永彬、王铮(2009)面临的问题不同,城市的人口增长不能用常数增长率,本文提出用逻辑斯蒂曲线逼近城市人口增长率。在这个基础上,预测了上海市2050年前的经济增长率,进而采用朱永彬、王铮...
黄蕊朱永彬王铮
关键词:能源消费量碳排放能源结构产业结构
文献传递
煤炭资源型地区县域碳排放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被引量:3
2024年
科学有序推进煤炭资源型地区低碳转型,是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研究基于2000—2017年山西省118个县域的碳排放数据及相关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及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了山西省县域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0—2017年山西省碳排放整体呈不断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5.20%。大部分县域碳排放表现出显著增长趋势,山西省碳排放整体空间分布格局为两侧低、中间高。研究期间,山西省县域碳排放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县域碳排放局部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社会经济因子对山西省县域碳排放空间分异的影响明显,自然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自然环境因子与社会经济因子交互作用后对山西省县域碳排放空间分异的解释力明显增强。对晋北、晋中、晋南碳排放空间分异解释力最高的分别为工业能源强度∩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植被覆盖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产业结构。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差异化和精细化的决策支持,对其他煤炭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齐璇璇黄蕊贾一越黄庆
关键词:碳排放空间自相关
基于Super-SBM模型的中东欧国家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全面综合评估中东欧国家碳排放效率对于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以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对中东欧国家2010—2020年的碳排放效率进行测算,并深入分析碳排放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动态演进,最后采用Tobit模型探究中东欧国家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中东欧国家低碳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碳排放效率平均值从2010年的0.57增加到2020年的0.74,但各国存在显著差异。希腊、立陶宛和斯洛文尼亚的碳排放效率值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波罗的海国家和斯洛文尼亚的碳排放效率提升幅度最大。不同因素对中东欧各国碳排放效率产生不同影响。能源强度和人口总量是制约捷克和北马其顿等国碳排放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立陶宛、罗马尼亚、北马其顿和希腊碳排放效率的提升。研究结果可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开展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提供科学支撑。
秦毓翔黄蕊
关键词:碳排放效率TOBIT模型中东欧国家时空演变特征
基于STIRPAT模型的重庆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7
2013年
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减少碳排放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采用重庆市1980—201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时间序列数据,基于STIRPAT模型,通过岭回归拟合得到能源消费碳排放与人口数量、人均GDP及其二次项、能源强度、第三产业比重、城镇化水平的多元线性模型.结果表明,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城市化水平每增加1%,将引起重庆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相应增加0.963%、(0.398+0.463lnA)%、0.059%、0.266%,其中,A为人均GDP.可以看出,人口数量对重庆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影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每增加1%,能源消费碳排放将会减少0.093%.
黄蕊王铮
关键词:碳排放STIRPAT模型影响因素岭回归
碳税和硫税治理下中国未来的碳排放趋势被引量:9
2017年
基于气候治理背景,计算模拟了征收碳税和硫税后的经济影响和减排效果。结果发现,基准情景下,中国经济将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到2100年,GDP总量将达到69.95万亿美元,碳排放呈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高峰值出现在2034年,碳排放高峰为3832Mt C。在收税治理策略下,无论单独征收硫税还是单独征收碳税,我国的GDP均会受到影响,碳排放都会减少。同时征收碳税和硫税,碳排放显著降低,碳排放高峰出现在2031年,峰值估计为3111Mt C,较基准情景下碳排放高峰降低了721Mt C,高峰值出现的年份也提前了3a,完全满足2030年左右实现碳高峰的承诺。
黄蕊刘昌新王铮
关键词:碳排放动态CGE
高中物理电磁学认知诊断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本研究使用认知诊断DINA模型对某市一中高二学生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掌握情况进行认知诊断,认知诊断的测试题目使用美国教育研究者开发的"简明电磁学评估"(Brief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Assessment,简称BEMA),结果显示,在电学部分,未掌握静电感应、静电平衡、欧姆定律的人数较多,学生认知状态集中于三种类型;在磁场、电磁感应部分,有小部分学生全部掌握,其他学生中,未掌握洛伦兹力的大小、楞次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的人数较多;学生认知状态中部分不属于理想掌握模式,原因可能与应试教育有关。
黄蕊赵健坤潘苏东
关键词:电磁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