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登凯
作品数:
17
被引量:26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机械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李宽孍
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学院针刺原理...
李宽
上海医科大学
王庆平
上海医科大学
周敬修
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学院
胡中庭
复旦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4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14篇
医药卫生
2篇
生物学
1篇
机械工程
主题
4篇
自显影
4篇
显影
3篇
代谢
3篇
针刺
3篇
神经系
3篇
神经系统
3篇
糖代谢
3篇
葡萄糖
3篇
葡萄糖代谢
3篇
葡萄糖代谢率
3篇
中枢神经
3篇
中枢神经系统
3篇
脱氧
3篇
脱氧葡萄糖
3篇
细胞
3篇
楔状核
3篇
放射自显影
2篇
电刺激
2篇
束旁核
2篇
丘脑
机构
14篇
上海医科大学
1篇
复旦大学
1篇
上海交通大学
1篇
天津医科大学
1篇
皖南医学院
1篇
宾夕法尼亚大...
作者
15篇
黄登凯
6篇
李宽孍
3篇
李宽
3篇
陆世铎
3篇
周敬修
2篇
卢毓青
2篇
胡中庭
2篇
王宏琰
2篇
王庆平
2篇
唐崇仁
2篇
朱粹青
1篇
余松煜
1篇
何莲芳
1篇
朱津民
1篇
田启
1篇
朱燕华
1篇
周敏华
1篇
赵晓蓉
1篇
赵晓蓉
1篇
黄显奋
传媒
5篇
针刺研究
2篇
上海医科大学...
2篇
中国组织化学...
1篇
中国医疗器械...
1篇
解剖学杂志
1篇
神经解剖学杂...
1篇
皖南医学院学...
1篇
中国药理学报
年份
1篇
1997
1篇
1996
3篇
1995
2篇
1994
1篇
1992
1篇
1991
5篇
1989
1篇
1987
共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向脊髓下行性投射的细胞起源
1989年
针刺的上行性途径,通过新、旧脊丘索向上,研究得比较清楚,但下行抑制,到达脊髓是那些结构,对针刺发挥作用的机理来说至为重要。
周敬修
黄登凯
李宽孍
田启
陆世铎
笪翠娣
卢毓青
关键词:
细胞起源
针刺
大鼠丘脑束旁核的传入纤维联系
被引量:4
1995年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微量注射和微电泳方法,观察大鼠丘脑束旁核(pf)的传入纤维联系。结果表明,pf接受大脑皮质、丘脑室旁核、丘脑网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核、未定带、上丘、中央灰质、黑质网状部、蓝斑、LorentedeNo'核、小脑齿状核、小脑间位核、前庭神经核、舌下神经前置核、脑干网状结构、某些感觉中继核和脊髓灰质的某些板层的传入纤维。
赵晓蓉
李宽
陆世铎
周敬修
黄登凯
关键词:
束旁核
丘脑
辣根过氧化物酶
视前区儿茶酚胺神经末梢和阿片受体的关系
1989年
视前区富含内阿片肽、阿片受体和儿茶酚胺(CA),该区的CA主去要为去甲肾上腺素(NA)。我们曾经观察到针刺镇痛时视前区的内阿片肽对NA的释放有抑制性作用。但是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瞭。本实验以CA选择性化学性切割剂6-羟基多巴胺(6-OH DA)损毁家兔双侧蓝斑下核(A7核团)的NA神经元以及上行CA腹侧束后,用甲醛诱发荧光组化法和阿片受体结合的放射自显影法,观察其对视前区CA末梢荧光组化和阿片受体分布和密度的影响,探讨视前区CA末梢和阿片受体的关系。
朱津民
何晓平
李宽孍
黄登凯
曹小定
关键词:
阿片受体
儿茶酚胺
视前区
神经末梢
放射自显影法
内阿片肽
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脑损伤后胶质细胞c-fos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97年
本研究用分子杂交技术观察了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脑损伤后及培养的胶质细胞c-fo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脑损伤后损伤周围组织c-fosmRNA表达圣动态变化:1h后增加170%.12h后增加30%,24h后增加130%。发现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能显著增加脑损伤后12h及24hc-fosmRNA的表达;当培养的胶质细胞中加入此二者后1hc-fosmRNA表达明显增加,12h后有所下降。又发现同时加入此二者时,c-fosRNA表达增加更加显著。以上结果提示;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能影响脑损伤后胶质细胞c-fosmRNA的表达,它们对胶质细胞的作用可能与c-fos基因有关。
唐崇仁
朱粹青
董红心
黄登凯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脑损伤
胶质细胞
放射性自显影图象处理系统
1992年
本文研究了一般2-DG方法的特点及其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代谢率为基础的放射性自显影图象的处理方法,能准确、及时地对大量的放射性自显影图片进行定量分析、处理和比较。从而使定量2-DG方法在医学研究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周敏华
余松煜
胡中庭
黄登凯
关键词:
放射性
自显影
图象处理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胶质增生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利用小鼠大脑机械损伤模型及体外培养的胶质细胞,采用同位素渗入法观察了细胞介素及其抗体对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时TNF-α在浓度为10~200u/ml培养液时均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P<0.05),IL1-β在浓度为5~200u/ml培养液时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TNF-α+IL1-β其促进胶质细胞增生作用更强烈,TNF-α抗体能完全阻断TNF-α的促增生作用,部分阻断TNF-α+IL1-β的促增生作用。在体实验时,IL1-β及TNF-α的作用与离体时相似,IL1-β及TNF-α亦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二者共同作用时促细胞增生作用更强。以上结果提示,外源性TNF-α及IL1-β能促进中枢神经损伤后胶质细胞增生且具有协同作用。
唐崇仁
朱粹青
黄登凯
关键词:
胶质增生
大鼠内脏大神经电刺激后C-Fos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994年
有关内脏痛的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内脏痛本身的复杂性,至今其中枢传导途径还不太清楚。本实验刺激大鼠内脏大神经后,利用Fos的免疫组化技术在下列结构中可以发现Fos免疫组化阳性反应的神经元:隔外侧核、斜角带核、丘脑的菱形核、连接核、下丘脑室旁核、中缝背核、兰斑、中缝大核、网状外侧核、脊髓RexedⅠⅡⅢⅩ层等结构。而在对照组的上述结构中没有表达,只在耳蜗背核有较明显的表达。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围绕脊髓中央管和各脑室的周围灰质系统与内脏伤害性刺激有关。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关于这部分的工作我们正在进行中。
王宏琰
李宽
黄显奋
黄登凯
关键词:
内脏大神经
阿片受体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大鼠中的不同分布(英文)
被引量:1
1995年
目的:比较16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对照组Wistar-Kyoto(WKY)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与血压调节有关的核团内阿片受体密度的变化.方法:用放射自显影方法,运用氚标依托啡作配基检测阿片受体的分布. 结果:在海马(P<0.01)、中央灰质、孤束核、胸髓(P<0.05)几处,SHR阿片受体密度较WKY大鼠低;而在杏仁核(P<0.01)、僵核(P<0.05)和下丘脑核群包括弓状核(P<0.01),SHR却有较高的阿片受体密度. 结论:不同分布的阿片受体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有关.
殷霞
朱燕华
黄登凯
许绍芬
关键词:
阿片受体
高血压
放射自显影
针刺镇痛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脱氧葡萄糖方法的研究
1989年
应用^[14^C]-脱氧葡萄糖(2-DG)定量方法研究针刺时的中枢作用,清醒大白鼠16只,分为5组:(1)痛刺激组8例,(2)痛刺激+单侧针剌“足三里”、“上巨虚”穴5例,(3)单侧针刺组8例;(4)痛刺激+针刺+纳洛酮4例;(5)对照组2例。所有实验动物均按Sokoloff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如下:痛刺激后在许多局部脑区的葡萄糖代谢率(LCMRG)有明显升高,如脊髓背角,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腹侧份,楔状核、尾状核头部背侧份、皮质第Ⅰ体感区。
黄登凯
Peter J.Hand
刘占鳌
张殿明
关键词:
2-脱氧葡萄糖
中枢神经系统
针刺镇痛
葡萄糖代谢率
上巨虚
楔状核
辐射热痛刺激和电针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3H〕2-脱氧葡萄糖方法研究
1989年
本文采用定量2-脱氧葡萄糖(2-DG)方法研究辐射热痛刺激和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各结构的葡萄糖代谢率的影响。
王庆平
黄登凯
李宽孍
关键词:
2-脱氧葡萄糖
中枢神经系统
电针刺激
热痛
葡萄糖代谢率
穴位刺激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