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春艳

作品数:21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肺
  • 4篇心肺复苏
  • 3篇心脏
  • 3篇抢救
  • 3篇骤停
  • 3篇护理
  • 2篇心脏骤
  • 2篇心脏骤停
  • 2篇实习护生
  • 2篇手术
  • 2篇护理质量
  • 2篇护生
  • 2篇护士
  • 2篇急诊
  • 2篇病人
  • 1篇导乐
  • 1篇低钾
  • 1篇低钾血症
  • 1篇低年资
  • 1篇低年资护士

机构

  • 21篇东莞市厚街医...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21篇黄春艳
  • 6篇刘萍
  • 5篇刘刚
  • 4篇姜椿法
  • 4篇胡文彩
  • 4篇张新斌
  • 3篇黄艳芳
  • 3篇张建荣
  • 3篇钟茂梅
  • 3篇李志辉
  • 2篇袁群弟
  • 2篇胡怀岭
  • 2篇蔡幼群
  • 2篇黄子通
  • 2篇刘远山
  • 2篇肖玲霞
  • 1篇李文忠
  • 1篇邱全煌
  • 1篇刘李洁
  • 1篇谢伟山

传媒

  • 4篇岭南急诊医学...
  • 3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吉林医学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护理学报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2006全国...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t-P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溶栓药物将其分为rt-PA组(40例)和UK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与溶栓后2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治疗前、溶栓后24h和7d时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rt-PA组与UK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2h HR和MA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PA组溶栓前、溶栓后24h和7d时与UK组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h NIHSS评分下降≥4分例数和溶栓后7d NIHSS评分下降≥4分患者例数与UK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rt-PA组与UK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rt-PA与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均较好。
张新斌肖玲霞黄晓芸姜椿法钟新芳胡怀岭黄春艳官少兵
关键词:RT-PA尿激酶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
新型约束衣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黄春艳张淑清
对工厂工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对工厂工人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工厂426名工人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对培训前后工人进行心肺复苏知识测评。结果培训前426名工人普遍缺乏心肺复苏技能,通过培训,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合格率从培训前的9.6%提高到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工厂工人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知识,运用合适的培训方法能有效提高工人心肺复苏技能。针对我国国情,医院培训是普及心肺复苏技能的理想场所。
黄春艳李志辉黄艳芳
关键词:心肺复苏
社区培训心肺复苏技能的方法及效果
徒手心肺复苏(CPR)技术是抢救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生命的技术和方法。研究证实: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如果在4min内得到有效现场心肺复苏,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min,成功率仅为4%。本科自2000年1月至2006...
黄春艳李志辉黄艳芳
关键词:心肺复苏技能呼吸骤停抢救技术
文献传递
“导乐”理念在患儿急诊清创手术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运用导乐理念对3—12岁急诊外伤患儿清创手术时进行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4例需要急诊清创手术的3~12岁外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0年1至12月就诊的3~12岁需要急诊清创手术的5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按常规为患儿清洗伤口,需要协助清创的协助医生,不需要协助的让医生独立完成;将随机抽取2011年1至12月就诊的3~12岁需要急诊清创手术的52例患儿作为实验组,按常规为患儿清洗伤口,运用导乐理念在手术过程全程陪护患儿,给予持续的心理、生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结果实验组的患儿对手术的配合度、对手术的感受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对后续治疗的配合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导乐理念对3~12岁急诊外伤患儿清创手术时进行护理,可以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减轻患儿对医院及手术的恐惧,提高患儿对手术的配合度,降低手术风险,并:t^Dtl医生和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
胡文彩黄春艳钟茂梅
关键词:导乐清创手术护理
肠外露包扎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就诊的48例肠外露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奇数和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绷带缠绕包扎方法固定,观察组采用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固定,比较两组患者肠外露包扎方法固定效果、包扎耗时、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采用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包扎更牢固,包扎时间缩短,患者疼痛程度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肠外露包扎固定带具有固定牢固、包扎时间短及患者疼痛程度轻等优点,急诊抢救时包扎固定方便快捷,节省抢救时间与人力资源,提高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萍张建荣黄春艳
关键词:开放性腹部损伤
探讨在心脏骤停病人院外抢救中微信视频远程指导对复苏疗效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在心脏骤停病人院外抢救中微信视频远程指导对复苏时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实施院前心肺复苏的22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远程指导措施实施前后院外急救远程指导干预情况和心肺复苏抢救情况。结果:微信视频远程指导措施实施之后,患者的干预指导率、采取措施率、技术准确率和复苏成功率分别为90.91%、80.91%、77.27%、71.82%,显著高于措施实施前的77.27%、68.18%、61.82%和54.55%(P<0.05)。微信视频远程指导措施实施后,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管插管时间、除颤时间以及救护车到达时间均显著低于措施实施前(P<0.05)。结论:心脏骤停病人的危急重症特征,使其对急救时机和措施具有严格的要求,利用微信视频等现代化通信技术构建并应用院前急救远程指导系统,能够使院前心肺复苏实施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促进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提升。
蔡幼群黄春艳袁群弟钟茂梅李文忠
关键词:心脏骤停院外抢救远程指导心肺复苏
急诊科重度低钾血症患者采取高浓度钾溶液外周静脉给药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微泵泵入高浓度钾治疗重度低钾血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62例低钾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31例,予以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头静脉置管后,在床边心电监护、血钾监测指导下利用微泵泵入含钾液补钾;同样予以对照组31例,经常规外周静脉补钾。结果不同时段相同时间实验组患者血钾、肌力、心电图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床边心电监护及血钾监测指导下,通过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头静脉置管后微泵补钾是安全有效的。
张新斌肖玲霞姜椿法邱全煌谢伟山黄春艳
关键词:重度低钾血症肌力血钾
236例城镇院前心源性心脏骤停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珠三角地区城镇心源性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提高复苏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整理我院急诊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236例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院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病的年龄、性别、户籍以及发病时间、地点、到院方式和救治效果。结果 23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0.4±15)岁,男/女比例为4:1,外地户籍/本地户籍为1.84:1,发病月份以1月份最多,日时间以8:00~10:00最多,在居住地发病者占61.4%,由救护车接回者占62.7%,抢救成功率为22.033%,与复苏失败组相比,有目击者启动EMSS和由最初发现者送院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珠三角地区城镇心源性心脏骤停以外地户籍、青壮年男性居多,院前急救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在群众中大力普及心肺复苏技术是提高城镇心源性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姜椿法刘远山刘刚黄子通余涛张新斌黄春艳伍远辉
关键词:院前流行病学
护理不良事件分享在新护士入科培训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新入科护士的培训方法,以提高培训效果和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新入科护士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名,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入科培训,研究组将科室曾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在新护士入科培训中进行分享,并通过新入科护士和带教老师间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学习兴趣、对临床工作的指导作用、护理投诉率和护理安全意识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新入科护士培训中应用护理不良事件分享的方法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实用性强,可提高培训效果,避免类似不良事件再次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刘萍黄春艳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分享护理质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