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绍远

作品数:26 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值模拟
  • 10篇数值模拟
  • 7篇降水
  • 6篇中尺度
  • 4篇数值模拟试验
  • 4篇切变
  • 4篇微物理
  • 4篇梅雨
  • 4篇风切变
  • 4篇暴雨
  • 3篇原始方程模式
  • 3篇云微物理
  • 3篇气旋
  • 3篇强对流
  • 3篇梅雨锋
  • 3篇积云
  • 3篇参数化方案
  • 2篇低空
  • 2篇低空风
  • 2篇低空风切变

机构

  • 22篇空军气象学院
  • 4篇解放军理工大...
  • 3篇江苏省气象局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6篇魏绍远
  • 12篇何宏让
  • 11篇潘晓滨
  • 4篇肖庆农
  • 4篇林锡怀
  • 2篇陈家华
  • 2篇尹德昌
  • 2篇程艳红
  • 1篇王春明
  • 1篇何德辉
  • 1篇章立标
  • 1篇陈家华
  • 1篇叶家东
  • 1篇曾文华
  • 1篇桂祈军
  • 1篇魏新
  • 1篇王继光
  • 1篇姜红斌

传媒

  • 18篇气象科学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大气科学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热带气象
  • 1篇第三次全国计...
  • 1篇第四次全国动...

年份

  • 2篇2002
  • 3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次梅雨锋气旋波雷暴天气生成的剖析被引量:5
1995年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并采用滤波方法,仔细地分析了1980年6月24目一次江淮气旋中发生的强对流性质的暴雨天气.分析表明,强对流性质的暴雨天气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低层的西南风急流轴与Td的湿舌轴重合,极有利于水汽的不断输送,850-700hPa之间较长时间有对流不稳定层存在,雷暴区又正好与S<0的对称不稳定区重合,对称不稳定产生了倾斜对流,使雷暴天气得以维持;雷暴区位于300hPa高空急流与850hPa低空急流轴之间,在850hPa上又位于偏东风急流与西南风急流之间;同时又存在明显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中尺度流场。总之,大、中尺度的上升运动、水汽输送、稳定度方面都十分有利于雷暴的产生。
魏绍远林锡怀
关键词:梅雨锋气旋波雷暴
11层原始方程模式中两个积云参数化方案的比较试验
1992年
近三十年来,积云参数化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中尺度业务模式的研制,中尺度模式中如何考虑对流遂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Kuo的对流参数化方案目前仍被大多数数值模式所采用,它对积云特征的考虑比较简单,因而更适合于大尺度的数值模式。在中尺度模式中,积云特征的考虑应更加细致。
肖庆农章震越尹德昌魏绍远
关键词:积云原始方程模式
一次梅雨期副高短期变化的数值预报试验
1990年
本文利用5层原始方程模式对1980年6月23—26日梅雨期暴雨期间副高位置的短期演变、副高结构的短期变化作了一次数值预报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一致。
林锡怀魏绍远
关键词:梅雨期副热带高压数值预报试验
初始云滴浓度(CCN)对对流性降水作用的数值试验被引量:11
1998年
本文利用一个二维滞弹性非静力平衡云模式[1],选择三个典型个例,就初始云滴浓度(CCN)对对流性暖雨和冷雨过程的效应进行了数值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初始CCN对对流性降水影响较大。对暖雨过程而言,随着初始CCN的增大,地面累积降水量减弱;对冷雨过程而言,增大初始CCN,可削弱对流强度,减少地面累积降雹量,延缓液态水到达地面的时间,但最终增强了地面累积液态降水量。并且分析了初始CCN导致暖雨和冷雨过程这种差别的原因。
何宏让魏绍远黄云贵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降水
下击暴流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6
1995年
下击暴流是危害飞行安全的一种重要天气现象,特别是尺度为1—4km的微下击暴流。为了了解下击暴流的发展过程,以及大气环境条件和云-降水微物理结构对下击暴流发生演变的影响,利用我们设计发展的非静力全弹性中尺度-γ模式,以一次发生了下击暴流的大气的温、湿、风实测资料为算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给出了下击暴流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得出一些大气环境条件及水凝物粒子微结构对下击暴流发展的影响机理,有助于台站预报员掌握这种天气现象的出现和演变。
许焕斌魏绍远
关键词:下击暴流数值模拟降水微物理结构气流
9406号台风登陆造成华南及长江中游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被引量:3
1997年
本文应用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并根据不同的积云参数比方案对1994年第6号台风登陆后低压的移动规律及其对应降水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积云对流参数化对于台风移动及其降水分布影响极大,是作出台风暴雨预报的关键过程、而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又对登陆台风系统及降水预报有不同的影响。从本次试验看,对Kuo(197)对流参数化方案中湿润因子的改进使得预报24小时降水中心量值更接近实际。
肖庆农何德辉魏绍远潘晓滨
关键词:台风暴雨数值模拟试验
垂直风切变对风暴云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5
1996年
本文用一个适合中─β尺度天气系统研究的三维非静力全弹性模式通过对理想环境大气中垂直风切变的不同分布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环境风场在风暴的发展演变中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特别是低层民垂直切变值的大小决定了对流风暴的类型和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
潘晓滨陈家华魏绍远
关键词:垂直风切变数值模拟暴风
一次梅雨锋降水过程中α尺度雨带的数值预报试验
魏绍远姜红斌林锡怀
关键词:降水带梅雨
强对流天气的数值模拟试验
2000年
将 RAMS中尺度模式从 VAX/VMX平台移植到 Win95/NT平台 ,并结合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特点 ,自行研制了与该模式相配套的前后处理技术 ,从而在 586高档微机上建立了强对流天气中β尺度数值模拟系统。并利用本系统就均匀初始场、加密观测资料和常规报文资料作为非均匀初始场分别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移植是成功的 ,系统能够模拟出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及其宏、微观结构 ;强对流系统出现时往往对应上升和下沉气流都比较强、变化剧烈 ;系统提供的最大垂直速度、总动能和各种水物质极值随时间的演变都是很好的对流发生。
何宏让章立标桂祈军潘晓滨魏新魏绍远
关键词:RAMS模式数值模拟试验
二维滞弹性非静力平衡云模式第二部分──中低空风切变对云微物理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运用已建立的二维时变云模式[1],就中低空风垂直切变对对流和云微物理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为此设计了五种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低空风切变较小时,容易爆发对流;中低空切变不超过某一值时,对流发展缓慢,但最终会爆发强对流;一旦中低空风切变超过某一值时,则对流发展不起来。另一方面,中低空风切变可加强各云微物理过程及地面降水量。
何宏让魏绍远陈家华
关键词:云模式风切变云微物理过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