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伟
- 作品数:76 被引量:32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博士后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
- 高文伟田恒力郭衍陈世文王敢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被引量:74
- 2011年
-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和常规骨瓣开颅术组,比较两组术后第1、37、天颅内压,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术后第1、37、天颅内压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降低幅度较常规骨瓣开颅术组大(P<0.05);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21.88%1,4/64)较常规骨瓣开颅术组(37.50%2,4/64)低(X2=5.75,P<0.05)。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1例发生切口疝,而常规骨瓣开颅术组有8例发生切口疝。术后随访1个月发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的预后良好率(48.44%)较常规骨瓣开颅术组高(21.88%)(X2=4.78,P<0.01);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常规骨瓣开颅术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视野开阔,减压充分,预后良好,并发症少,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韧顾奕魏伟戎伯英田恒力高文伟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开颅术
- 重型颅脑损伤模型脑组织中VEGF、Ang和ES表达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王韧丁军陈浩高文伟郭衍田恒力
-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治疗
- 高文伟田恒力陈世文郭衍王敢曹合利居世明王韧
- 创伤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清镁、NSE及S100B水平测定及其与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外伤(TBI)患者血清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0例TBI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分,并选择4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络合指示剂法测定2组血清镁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NSE及S100B水平,并分析其与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颅脑外伤组血清镁浓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NSE及S100B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0.01),颅脑外伤患者GCS、GOS评分与血清镁浓度呈正相关(r=0.778、0.763,P<0.05),与NSE及S100B蛋白含量呈负相关(r=-0.732、-0.795,P<0.05;r=-0.824、-0.806,P<0.01),即血清镁浓度越低、NSE及S100B蛋白含量越高,颅脑损伤越严重,预后越差。结论血清镁、NSE及S100B蛋白测定可作为判断创伤性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韧顾奕魏伟戎伯英田恒力高文伟
- 关键词:血清镁SIOOB蛋白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内皮抑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内皮抑素(ES)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同期在我院放射科行椎管造影检查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无其他疾患)作为对照组,结合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及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对照组及病例组患者入院后24 h及3、5、7 d的脑脊液ES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脑脊液ES水平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病例组伤后3、5、7 d的脑脊液ES水平分别为(48.96±25.77)、(62.32±40.08)和(64.52±38.46)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86±13.29)ng/L(P值分别<0.05、0.01),病例组伤后3、5、7 d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CS评分3~5分亚组在伤后3和5 d的脑脊液ES水平明显高于GCS评分6~8分亚组(P值均<0.05)。预后恶劣亚组在伤后5和7d的脑脊液ES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亚组(P值分别<0.05、0.01)。经ROC曲线分析,伤后7d的脑脊液ES水平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准确性较高,其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阈值为≥67.29 ng/L,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3.3%。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脑脊液ES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变化在反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受损的程度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陈浩田恒力徐涛胡锦高文伟陈世文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内皮抑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5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予以阶梯式降颅内压治疗。结果颅内压监测3-14d,平均5.2d。无探头置入引起的颅内大出血。术后发生感染3例,对症治疗后好转。伤后6个月,根据GOS评分:良好(包括良好和轻残)65例,占54.17%;恢复不良(包括重残和植物状态)25例,占20.83%;死亡30例,占25.00%。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手术后,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可指导降低颅内压措施的实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 曹合利田恒力陈世文高文伟王敢郭衍陈炯魏伟陈浩徐涛
- 关键词:颅内出血高血压性颅内压监测
- 脑外伤急性期空腹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及乳酸脱氢酶的联合测定与意义
- 陈浩田恒力戎伯英高文伟陈世文郭衍曹合利
- 创伤性进行性硬脑膜外出血的发生时间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硬脑膜外进行性出血 (EDPH)的发生时间及其危险因素,为及时判断EDPH提供线索。方法 通过CT检查比较颅脑损伤前、后颅内血肿量,分析性别、年龄、血肿部位、颅骨骨折及第 1次头颅CT检查距受伤时间等因素对EDPH发生的影响。结果 174例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中, 53例 (30. 50% )出现EDPH,其中 26例(14. 96% )因进行性脑出血量大而需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EDPH的发生时间多在 24h以内。男性、年龄较大及第 1次CT检查距受伤时间短者EDPH发生率高。结论 EDPH的发生率接近脑膜外血肿总数的1 /3,对男性、年龄较大及第 1次CT检查距受伤时间短者应加强观察,并最好于伤后 12h内复查头颅CT。
- 高文伟田恒力徐涛顾斌贤戎伯英胡锦比诺德顾奕陈炯
- 关键词:进行性硬脑膜外出血CT检查创伤性血肿
- 致伤物嵌入颅内致开放性颅脑损伤四例
- 2007年
- 致伤物嵌入颅内是一种特殊的开放性颅脑损伤,临床上相对少见,在诊治上具有特殊性。我院1999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曹合利田恒力戎伯英胡锦徐涛高文伟陈炯顾奕崔宇辉
- 关键词:开放性颅脑损伤致伤物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