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马祖福

马祖福

作品数:18 被引量:157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脏
  • 4篇教学
  • 3篇医学生
  • 3篇肾脏替代
  • 3篇肾脏替代治疗
  • 3篇衰竭
  • 3篇连续性
  • 3篇连续性肾脏替...
  • 3篇连续性肾脏替...
  • 3篇内科
  • 3篇功能衰竭
  • 3篇肝功
  • 3篇肝功能
  • 3篇八年制医学
  • 3篇八年制医学生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医学教育

机构

  • 1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镇江医学院

作者

  • 18篇马祖福
  • 7篇姚颖
  • 6篇韩敏
  • 5篇刘慎微
  • 5篇何晓峰
  • 4篇刘蔚
  • 4篇史雯静
  • 3篇刘晓城
  • 3篇宋丽芳
  • 2篇曾锐
  • 2篇何金森
  • 2篇熊艳
  • 2篇吕永曼
  • 2篇宁勇
  • 2篇曾红兵
  • 2篇傅晓
  • 1篇李月强
  • 1篇余毅恺
  • 1篇李丽
  • 1篇邵菊芳

传媒

  • 3篇内科急危重症...
  • 3篇医药导报
  • 3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康复
  • 1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菌药物在复杂性细菌性尿路感染中的合理应用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复杂性细菌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88例住院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实验结果。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69.1%(其中大肠埃希菌占40.4%,肺炎克雷白杆菌占8.5%),球菌占26.6%(其中粪肠球菌占10.6%,屎肠球菌占7.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7%),真菌占4.3%。76例大肠埃希菌产ESBL阳性率为48.2%,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类、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较高。结论大肠埃希菌仍为目前住院的复杂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性高,且常呈多重耐药,而且是最常见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细菌,临床治疗应尽量根据药敏实验调整抗菌药物。
马祖福蒋元源李丽姚颖
关键词:抗菌药物致病菌分布耐药性
不同年龄段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评价单用抗生素或联合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156例,其中育龄期组90例,更年期和老年期组66例。所有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部分患者同时联用清热利湿复方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药物治疗结束后观察随访半年。结果: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较育龄期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症状不典型,随访期复发率高。联合中药治疗能显著减少复发率,改善症状。结论:临床医生在诊治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时应该考虑不同年龄段的临床特点,合理选择诊疗方案。
何晓峰刘蔚李科珍程黎明马祖福
关键词:复发性尿路感染抗感染清热利湿中西医结合
一氧化氮对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小鼠入球动脉收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NO对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入球动脉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方法使用分离的微灌注的入球动脉行等张收缩试验,给予L-NAME及血管紧张素Ⅱ等血管活性物质,观察入球动脉内径的变化。利用NO荧光探针DAF-FM观测入球动脉内皮NO释放情况。结果L-NAME(10μmol/L)时间依赖性的引起入球动脉的收缩,作用60min后动脉内径减少了35.2%。在灌注状态下,内皮NO荧光强度持续增加,60min后达70%;L-NAME明显抑制内皮NO的释放速率(从29%降到5.7%)。血管紧张素Ⅱ(10^-14-10^-6 mol/L)浓度依赖性的引起入球动脉收缩,最大收缩强度达41%;L-NAME预处理能够增强入球动脉对于AngⅡ的收缩反应,10^-10 mol/L AngⅡ收缩动脉直径达46%(没有L-NAME时为8.5%),10^-8 mol/L时为66%(没有L-NAME时为41%)。结论灌注产生的血管剪切力是刺激NO释放的重要因素,内皮功能的完整性及NO在调控AngⅡ介导的入球动脉收缩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NO生物利用度下降可能是肾脏疾病时入球动脉阻力增高的重要机制。
马祖福刘晓城
关键词:一氧化氮
可乐定对小鼠入球动脉紧张度的影响及其机制
2009年
目的观察α-肾上腺素受体及其相互作用对入球动脉舒缩功能的影响,探讨α2受体激动药可乐定对入球动脉紧张度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分离的微灌注的入球动脉行等张收缩实验,给予不同亚型的α受体激动药,观察入球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去甲肾上腺素(NE,10-12~10-4mol.L-1)浓度依赖性的引起入球动脉收缩,10-4mol.L-1的NE减少动脉内径约85.7%;α1受体激动药苯肾上腺素浓度依赖性地收缩入球动脉,与NE浓度反应曲线比较,两者差异无显著性;α2受体激动药可乐定只能引起较弱的入球动脉收缩,10-4mol.L-1的可乐定减少动脉内径约18%;但是联合应用可乐定能够部分抑制苯肾上腺素所引起的入球动脉强收缩反应(31.6%和85.3%)。结论分离的微灌注入球动脉是一种良好的研究药理作用的微动脉模型;可乐定可以部分抑制α1受体介导的入球动脉收缩反应,这种作用不依赖外周交感神经活动的抑制,可能是可乐定抗高血压的机制之一。
马祖福刘晓城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2年
马祖福傅晓刘慎微黄毅刘蔚
关键词:血液透析并发症尿毒症
肾小球囊肿病合并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1例被引量:2
2014年
肾小球囊肿病(glomerulocystic kidney disease,GCKD)是一种罕见的肾囊肿性疾病.1941年,Roos[1]等在1名患有佝偻病、肾功能衰竭的婴儿身上首次发现肾小球病变,并将其归属于肾囊肿性疾病.大约20年后,Bialestock[2]用显微切割技术在婴儿身上进一步界定了肾小球囊肿与肾发育不良有关.1976年,Taxy和Filmer[3]首次将其定义为“肾小球囊肿病”.肾小球囊肿病主要见于新生儿和儿童,并多伴有遗传疾病和先天畸形,偶尔也发生于成人.检索有关文献,目前国内仅有2例关于成人GCKD的报道.GCKD的形态学特征为不同程度的鲍曼囊扩张,同时伴有肾小球血管丛萎缩或退化,本例不仅符合GCKD的典型病理特征,而且合并有新月体形成,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病理检查,诊断为肾小球囊肿病合并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
胡庭阳马祖福韩敏代维李月强吕永曼
关键词:肾小球病变ANCA囊肿病肾损害血管炎
八年制医学生泌尿系统疾病PBL教学的实践与体会被引量:4
2012年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于2008年开始参与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泌尿系统疾病PBL教学。在教案编写、教师培训、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深化长学制教学改革,提高八年制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何晓峰史雯静吕永曼曾红兵姚颖马祖福
关键词:课程整合泌尿系统
替米沙坦对5/6肾切除肾衰竭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T1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5/6肾切除肾衰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80~200g雄性SD大鼠30只建立5/6肾切除肾衰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替米沙坦组,各10只。第12周时采用断头法处死大鼠,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h尿蛋白水平;取残余肾组织行病理检查,判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PPARγ)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组肌酐、血清尿素氮及24h尿蛋白情况:假手术组:(35±4)μmol/L,(6.6±1.0)mmol/L,(30±4)mg/d;模型组:(91±10)μmol/L,(23.0±3.4)mmol/L,(96±21)mg/d;替米沙坦组(62±10)μmol/L,(15.3±1.3)mmol/L,(45±17)mg/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替米沙坦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明显升高(P〈0.01);但与模型组相比,替米沙坦组各指标则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有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球硬化指数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而替米沙坦组上述指标则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和RT—PCR显示模型组PPARγ、n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而替米沙坦组PPAR3,和nNOS的表达则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鼠5/6肾切除后,给予替米沙坦可以明显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PARγ和nNOS基因的表达有关,且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
宁勇何泳马祖福曾锐韩敏熊艳何金森姚颖
关键词:5/6肾切除替米沙坦
八年制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阶段实施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探索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回顾了华中科技大学八年制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阶段实施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的背景,介绍了八年制医学生肾内科临床教学“早期接触临床”阶段实施PBL教学的情况。实践证明,八年制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阶段实施PBL教学,有助于医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理论知识的回顾,有助于临床导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为八年制医学生后期的临床课程学习、临床实习以及将来独立承担医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马祖福史雯静刘蔚姚颖何晓峰
关键词:早期接触临床肾内科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
八年制医学生普通内科门诊实习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6
2015年
门诊实习教学是内科学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中科技大学从2010年开始,安排八年制医学生进行普通内科门诊实习轮转。门诊教学实施一对一带教制度,采用以教师示教为主的示范式教学与以学生实践为主的督导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并开展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小结。在轮转结束时,贯彻实施阶段性教学考核评估制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不仅使八年制医学生内科常见病诊疗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了切实提高,而且培养了学生门诊工作能力和职业精神,值得进一步推广。
何晓峰史雯静韩敏余毅恺谢敏马祖福
关键词:医学教育普通内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