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项达军

作品数:24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0篇子宫
  • 8篇子宫内膜
  • 8篇内膜
  • 8篇宫内
  • 8篇宫内膜
  • 6篇宫颈
  • 5篇子宫内膜腺癌
  • 5篇腺癌
  • 5篇免疫
  • 5篇内膜腺癌
  • 5篇宫内膜腺癌
  • 4篇妊娠
  • 4篇宫颈癌
  • 3篇天花粉
  • 3篇组织化学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化疗
  • 3篇腹腔
  • 3篇保守

机构

  • 14篇无锡市妇幼保...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苏州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4篇项达军
  • 6篇陆以农
  • 6篇薛文群
  • 4篇杨幼易
  • 4篇王嘉园
  • 4篇陈道桢
  • 4篇冯一中
  • 4篇陈萍倩
  • 2篇张婷
  • 2篇项静英
  • 2篇顾劲松
  • 2篇赵敏
  • 2篇张晔
  • 1篇许飞
  • 1篇印永祥
  • 1篇朱雪新
  • 1篇肖建平
  • 1篇赵华
  • 1篇陆牡丹
  • 1篇张立

传媒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癌症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蛇毒血凝酶宫颈局部注射防治宫颈LEEP术出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检出率逐年上升.宫颈环形电极切除术(1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由于简便易行,目前广泛应用于宫颈疾病的诊治.然而LEEP术常常出现手术并发症,如创面出血,或电凝止血手术时间长,发生过度电凝等导致坏死、感染,影响宫颈创面愈合.本研究辅用蛇毒血凝酶对行LEEP术的CIN患者进行创面电凝止血,观察止血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唐雪丽项达军
关键词:蛇毒血凝酶止血
叶酸偶联人血清清蛋白(folate-HSA)的制备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制备叶酸偶联人血清清蛋白(folate-HSA)。方法:利用叶酸活性酯与清蛋白纳米粒表面的氨基反应,制得叶酸偶联清蛋白纳米粒。采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偶联是否成功,并测定叶酸偶联的程度。结果:通过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使叶酸偶联清蛋白纳米粒与未反应的叶酸活性酯完全分离,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显色法测得HSA的表面活性氨基的含量为168μg/mgHSA,则偶联于HSA表面的叶酸密度为27.26%。结论:叶酸偶联人血清清蛋白制备成功,为下一步实验奠定了基础。
项静英薛文群肖建平项达军张立郭彩琴陈道桢
关键词:叶酸偶联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足月分娩后复发一例
目的绝大多数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采用的基本手术方式为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本文报道一例未生育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病例患者24岁,因未婚,经量增多半年,发现下腹包块,B 超见子宫肌层混合性包块行子宫肿瘤剜...
项达军杨幼易赵华
文献传递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保守治疗后分娩一例
2006年
患者24岁,未婚,因经量增多半年,发现下腹部包块2个月,于2001年10月11日入院.入院后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层混合性包块7.0 cm×6.0 cm×5.0 cm.妇科检查(肛查):外阴未婚式;子宫中位,略大,质中,右侧壁可触及一直径7.0 cm的突出性肿物;双侧附件未及异常.患者平时月经规则。血清CA125、癌胚抗原(CEA)均在正常范围,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片以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术前诊断:子宫肌瘤。
杨幼易项达军陆以农
关键词: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血清CA125分娩保守腹部包块胸部X线片
宫颈癌根治手术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2010年收治的245例0期~Ⅱb期宫颈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93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8.78%。术中并发症为术中大出血39例(15....
赵敏杨幼易项达军张晔
关键词:宫颈癌手术并发症
文献传递
CD44v6、bcl-2和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9
2003年
背景与目的: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拟探讨CD44v6、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CD44v6、bcl-2、VEGF在55例子宫内膜腺癌及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1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中CD44v6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40.00%、60.00%、78.18%和0%、0%、10.00%、83.84%,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01),而bcl-2表达无显著差异;(2)5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CD44v6表达强度与手术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呈负相关(P<0.05,P<0.01)bcl-2的表达强度在子宫内膜腺癌中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VEGF的表达强度与手术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有无转移显著相关;(3)bcl-2与VEGF、CD44v6在子宫内膜腺癌中有协同表达(P<0.05,P<0.05);(4)单因素生存分析CD44v及bcl-2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预后有关(P<0.01,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筛选出患者的年龄、手术分期和CD44v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CD44v6阴性表达者的生存时间较阳性表达者短。结论:CD44v6、VEGF及bcl-2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不?
项达军薛文群冯一中陆以农陈萍倩王嘉园
关键词:CD44V6BCL-2VEGF子宫内膜腺癌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新型分子标志物miR-320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新型分子标志物miR-320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5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应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iR-320水平,探讨其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结果 miR-320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0.67±0.31 vs 1.02±0.23,P<0.05)。miR-320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不同年龄、病理分级、肿瘤直径、绝经与否的宫颈癌患者miR-320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320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320可作为宫颈癌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临床应用标志物。
宋成张婷许耀辉项达军陈道桢
关键词: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
Bcl—2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2002年
目的:探讨Bcl—2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患者预后的估计,并为其生物学治疗探索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运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Bcl—2在子宫内膜腺癌5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各10例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①Bcl—2的表达强度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分化程度FIGO分级G1与G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手术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Bcl—2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有下降趋势,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②生存单因素分析Bcl—2与子宫内膜腺癌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筛选出患者的年龄和淋巴结有无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Bcl—2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定作用,它的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恶性程度的判定。
项达军薛文群冯一中陆以农陈萍倩王嘉园
关键词:BCL-2子宫内膜腺癌免疫组化
宫颈癌放疗间隙同步化疗61例疗效分析
2007年
Ⅲ期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下简称放疗)疗效较Ⅰ、Ⅱ期差,放疗与化疗同步进行是近年探索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的方法之一。我们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Ⅲ期宫颈癌患者61例,现分析如下。
朱雪新钱国惠项达军陆晓红
关键词:宫颈癌化疗
宫颈黏膜细胞线粒体DNA核内整合及其与c-myc基因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宫颈黏膜细胞核内线粒体DNA(mtDNA)整合与c-myc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HC)检测c-myc基因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宫颈黏膜细胞核内mtDNA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宫颈癌黏膜细胞核内mtDNA序列的检出率为27.5%、不典型增生为13.3%、正常宫颈黏膜细胞未发现有mtDNA序列整合。宫颈黏膜细胞c-myc基因表达率在mtDNA序列检出组为67%,显著高于mtDNA序列未检出组(36%)。结论:宫颈黏膜细胞mtDNA序列核内整合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c-myc基因表达可能与宫颈黏膜mtDNA序列整合有关。
陈道桢薛文群龚晓红吴高雄项静英项达军陆以农印永祥
关键词:线粒体DNA原位杂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