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亚芳
- 作品数:28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不同结构细小槽道热沉流量均匀性被引量:1
- 2017年
- 以纯水为传热介质,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热沉进出口方式、联箱结构、槽道高宽比等参数对平行细小槽道热沉内部工质流量分配均匀性及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I型进出口方式、矩形联箱结构的流量分配均匀性优于其它结构,流量分配不均匀度最小(方差为0.071);保持通道当量直径不变时,改变槽道高宽比对热沉底面平均温度影响不大,对表面传热系数影响较大,高宽比r由1增大到5时,传热系数提高了23.9%;基于场协同理论,速度与温度梯度之间的协同角随高宽比增大而减小,表明传热得到强化.
- 鲁进利赵伟池帮杰韩亚芳钱付平
- 关键词:热沉传热特性场协同理论
- 含GNs甲醇-水二元工质热虹吸管的动力电池散热特性研究
- 2024年
- 动力电池工作温度过高和温差过大都会导致其性能快速衰退,有效的热管理系统应将电池最高温度和电池模块表面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基于石墨烯纳米颗粒的甲醇-水二元混合工质热虹吸管的传热特性研究结果,选用充液率50%、石墨烯含量0.02wt%的甲醇-水二元工质热虹吸管为换热器件,搭建电池热管理实验测试装置,研究了模拟电池在1,1.5,2 C三种放电倍率下的散热性能,与自然对流和强制风冷散热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热管散热方式三种放电倍率对应的电池最高温度分别为28.89,32.12及35.76℃;热管散热方式平均升温速率最低,在2 C放电倍率时仅为0.525℃/min;2 C放电倍率下热管散热系统相比风冷散热方式温度下降了22.48%,相比自然对流温度下降了49.13%;三种放电倍率下热管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最高,且均超过了70%。研究结果可为热管散热系统应用于电池热管理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 鲁进利周帅杰韩亚芳孙彦红黄茹
- 关键词:热虹吸管石墨烯
- 氧化石墨烯改性的正十二烷醇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测试被引量:3
- 2021年
- 微胶囊化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高、相变恒温、便于储存或运输等特点,在热能储存、输运和利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传统相变微胶囊含有甲醛及低导热率等问题,以正十二烷醇为芯材、以丙烯酸树脂为壳材,在超声辐照条件下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相变微胶囊颗粒,并通过添加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DTA)等对其进行测试表征。FT-IR测试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添加并未影响相变微胶囊的基本化学结构。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引入使微胶囊颗粒粒径增大,且对其外观形貌产生较大影响。相变微胶囊的热性能和稳定性得到改善,相变潜热增加到135.6 kJ/kg,提升了45%,封装率提升到62%。
- 鲁进利吴丽韩亚芳李洋
- 关键词:相变微胶囊氧化石墨烯悬浮聚合法
- 细小槽道换热器内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对流传热DPM模拟被引量:4
- 2018年
- 基于离散相模型,采用颗粒比热容随温度变化分段函数描述颗粒的相变过程,模拟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细小槽道换热器内的对流传热特性,考察了不同入口流量时换热器进出口压差及温差的变化规律,并与纯水进行比较,分析了换热器内部及加热面温度分布,研究了换热器典型通道修正的局部努赛尔数Nux*沿流动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换热器内的压损随流量变化规律与纯水一致,较纯水有所增大;引入相变微胶囊颗粒减缓了加热面和流体温度升高的速率,使换热器出口及加热面的温度比纯水低;受进出口位置影响,换热器内温度呈现中间通道低、向两侧逐渐升高的分布规律.不同通道的Nux*沿流动方向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部分通道内相变材料完全融化,而部分通道内相变材料尚未完全融化就流出换热器.需改进换热器进出口位置或对换热器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获得较好的流量分配特性,从而改善换热效果.
- 鲁进利吕勇军韩亚芳钱付平
- 关键词:相变微胶囊强化传热
- 平行微细通道热沉流体均匀性及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平行微细通道热沉内部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均匀性,探究内部空间结构及流量等因素对微细通道热沉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对角单进单出方式的微细通道热沉中间通道流量较小,两侧流量较大,随流量增大非均匀性现象愈加明显;在热沉进、出口联箱处增设导流构件可改善各通道流量分配的均匀性,但随流量增加改善效果不明显;各通道依次错位排列可使导流型热沉流量分配不均匀度最小。综合考虑压降和加热面平均温度,通过通道错位排列导流的热沉具有较低的压降及较低的热面平均温度,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
- 赵伟吕勇军鲁进利韩亚芳高逸超
- 关键词:热沉平均温度
- 暖通空调课程实施“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改革探究被引量:3
- 2022年
- 暖通空调课程基于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这种混合式教学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提高了教学效率;基于平台的大数据结果有目的性的教学改进,可以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互联网+课堂”让沟通零距离,师生可以“随时、随地”沟通,大大缩短了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时效性;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 鲁进利韩亚芳钱付平王昌龙
- 关键词:互联网课堂混合式教学
- 含相变材料的定型复合建材储能调温及力学特性被引量:8
- 2019年
- 使用微胶囊化和直接吸附法两种方式将相变材料与水泥结合分别制成了含相变微胶囊水泥基复合建材及含相变材料水泥基复合建材,搭建实验测试系统,对复合建材的调温储能特性进行了测试。微胶囊化相变材料和纯相变材料的加入对水泥基建材的微观结构形貌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热重曲线显示纯水泥、相变微胶囊-水泥、相变材料-水泥试样的失重率依次增加,相变微胶囊-水泥式样的稳定性最好;复合成分所占质量分数相同时,相变材料-水泥试块强度略低于相变微胶囊-水泥试块;调温测试表明,在水泥中添加相变微胶囊颗粒或纯相变材料时均具有一定的调温储能功能,能明显减缓水泥基建材的温度在相变温度附近的波动;尽管直接吸附法制备的相变材料-水泥复合建材具有较好的调温性能,但其可循环性较差,伴有刺激性气味逸出,实用性较差。因此相变微胶囊-水泥复合较适宜作为新型建材推广使用。
- 鲁进利李洋韩亚芳杨高杰钱付平
- 关键词:相变相变微胶囊热能储存
- 集流管结构对微通道蒸发器流量分配均匀性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微通道蒸发器内制冷剂流量分配均匀性对换热器性能有着较大影响。本文在理想工况运行情况前提下,以水为流动工质,数值模拟了微通道蒸发器内流量分配特性,探讨了4种集流管形式(A型、B型、C型、D型)、不同入口速度(0.08 m/s^0.42 m/s)对换热器各扁管流量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集流管入口流速对换热器内各扁管流量分配具有较大影响,当速度从0.08 m/s增大到0.42 m/s时,换热器内流量分布从两侧高,中间低的分布转变为入口侧低,出口侧高的分布特性,且流量分配不均匀度随流速增加而显著增大;通过改变集流管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流量分配特性。各扁管进口静压力分布与各扁管内流量分配具有相关性,可通过改进集流管结构保证静压力分布一致,使各扁管流量分配均匀,从而获得较好的换热性能。
- 池帮杰代苏苏鲁进利韩亚芳
- 关键词:静压分布集流管
- 平行阵列微细通道流量分配特性被引量:3
- 2018年
- 本文以去离子水为流动工质,实验测试了集管尺寸、不同入口流量、不同倾斜角度以及支管插入深度等参数对平行阵列微细通道内流量分配的影响,为便于观测流动形态,实验段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结果表明,随着集管直径的增加,各分支管内流量分配均匀性η值波动减小,流量分配均匀性增加;随着入口流量增大,各支管流量分配均匀度η波动则逐渐降低,各平行支管流量分配相对较均匀,且整体均匀度S随入口流量增加而减小;倾斜角度对流量分配均匀性影响较大,当倾角为60°时各平行分支管流量分配较为均匀;当分支管插入深度为5mm时,流量分配均匀度η波动相对较小,无插入深度时η值波动相对较大,故支管有一定插入深度时可改善各支管的流量分配效果。
- 代苏苏刘亚进鲁进利韩亚芳马登辉
- 关键词:流动特性均匀度
- 丙烯酸树脂-正十二烷醇相变微胶囊制备及性能表征被引量:6
- 2019年
- 微胶囊化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高、相变温度近似恒定、便于储存和输运等特点,在热能储存、输运和利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工作采用悬浮聚合法辅以超声辐照手段合成了以正十二烷醇为芯材、丙烯酸树脂为壳材的新型高相变潜热相变微胶囊(MEPCM)颗粒。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和激光粒度仪(LPSA)等设备对微胶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相变微胶囊呈较规则球体,粒径为638.14~1478.65 nm,中位径d50为933.91 nm。冷却过程中微胶囊芯呈两种不同的结晶过程,囊芯含量为43%,与设计值50%较接近,包覆率达86%,熔化相变潜热为93.31 kJ/kg;包覆后的相变材料融化温度为22.26℃,过冷度从4.61℃降至2.13℃。壳材不与芯材反应。MEPCM质量降低起始温度略高于纯正十二烷醇,封装可改善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该相变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潜热储存能力和较快的温度变化响应速度。
- 鲁进利李洋韩亚芳钱付平
- 关键词:相变微胶囊纳米材料丙烯酸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