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浩 作品数:35 被引量:476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砂楔年代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5 2017年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新近发现的多处砂楔群和融冻褶皱,分别形成于砂砾石层和湖相沉积地层中,楔内充填物的光释光年龄证明其是末次冰期和晚冰期的产物.巴丹吉林沙漠在末次冰期和晚冰期时处于多年冻土带,年平均气温约为-3^-6℃,较现在降温约12~15℃.其时,整个阿拉善高原与纬度多年冻土带和青藏高原冻土区相连接,沙漠腹地及周边的沙丘应处于冻土状态,沙丘的移动和风沙地貌发育均会受到影响.在冷期,巴丹吉林沙漠很有可能相当于冰冻圈气候,前人关于中国北方沙漠非冻土区的认识值得商榷. 余莺潇 王乃昂 隆浩 宁凯 孙杰 张律吕关键词:末次冰期 晚冰期 巴丹吉林沙漠 冰冻圈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全新世湖相地层石英和钾长石释光测年对比 被引量:4 2015年 采集来自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巴图湾、大沟湾和三岔河等3处典型湖相地层出露点的3个样品,分别提取石英和钾长石矿物组分,采用小片技术(样品直径2 mm)进行释光年代测试,并将两种矿物年代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单片再生剂量( SAR)流程测试了石英样品的等效剂量(预热温度选为260℃).剂量恢复实验和光释光特性显示,SAR流程测试条件选择合适,样品沉积前光释光信号晒退完全,说明石英年代结果可靠.另外,应用两步红外激发(激发温度分别为50℃和150℃)的单片再生剂量流程( post-infrared infrared-stimulated luminescence,简写为pIRIR流程)测试钾长石样品的等效剂量,剂量恢复实验和释光特性等各项检验均符合要求,剩余剂量在-0.2~0.026 Gy之间,可忽略不计.钾长石的pIRIR150信号异常衰减速率为0.55~1.71(%/decade),因造成的误差较小,故无需对年代结果进行校正.3处湖相地层的石英年代分别为11.3±0.9、6.5±0.6、2.7±0.2 ka BP,钾长石 pIRIR150年代分别为10.0±0.7、6.9±0.5、2.4±0.2 ka BP,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全新世湖相沉积物适合用钾长石pIRIR150流程进行释光测年.本研究为毛乌素沙地部分样品因石英信号较弱而无法测年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也为该区域全新世,尤其是历史时期(近2000年)以来的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年代学支撑. 冯玉静 隆浩 黄银洲 王洪娇 王乃昂 高磊 沈吉关键词:毛乌素沙地 湖相沉积 钾长石 全新世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晚更新世高湖面事件的年代学问题--以柴达木盆地和腾格里沙漠为例 被引量:13 2015年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第四纪古湖泊演化时空序列已有诸多研究,然而对于晚更新世高湖面出现的时间框架还存在争议.可靠的测年技术是厘清这一科学问题的关键所在.基于14C和光释光(OSL)两种测年手段,以取自柴达木盆地和腾格里沙漠的两套湖相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沉积物定年工作.其研究结果如下:(1)柴达木盆地的湖相沉积岩芯的14C年代数据显示,老于30 ka的14C年代可能存在低估;(2)腾格里沙漠地区的全新世湖相沉积物样品的OSL和14C测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但对于较老(>30 ka)的地层,两种测年技术产生了较大偏差,即OSL年龄远老于14C年龄;(3)两个地区的测年结果揭示了同一个现象:对于老于30 ka的湖相沉积物(尤其是来自干旱-半干旱区),14C测年技术很可能会低估其沉积年龄;(4)以往基于14C数据建立的氧同位素三阶段晚期的高湖面事件年代框架可能存在低估,最新的OSL测年结果表明,该高湖面事件的真实年代很可能老于80 ka.因此,对接近或老于30 ka的14C年代,我们需要谨慎对待,而对现有的较老的14C年代数据的可靠性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厘清诸多科学问题和争议. 隆浩 沈吉关键词:青藏高原 高湖面 湖相沉积 OSL测年 柴达木盆地盐湖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盐湖资源是柴达木盆地的主要优势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柴达木盆地如何在盐湖资源的开发中协调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其中水资源的用量分配是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在研究柴达木盆地盐湖区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以维持盐湖现有水位不变为原则,根据流域水量平衡的原理,对理想状态下各主要盐湖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分析. 陈辉 隆浩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水资源 生态需水 鄂尔多斯高原古城夯层沙的环境解释 被引量:24 2006年 在2005年野外实地考察过程中,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神木县大保当古城、鄂托克前旗巴彦呼日呼等古城址城墙中发现“夯层沙”。实验分析表明其成因皆为风成,堆积时代应在建城之前,反映当时地表流动沙丘或半固定、固定沙丘的广泛分布,由此证明鄂尔多斯地区的沙漠在人类大规模开发之前即已存在。这一重要发现为研究本区土地退化、沙漠化等问题提供了新的依据,对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之一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有特殊的历史借鉴意义。 王乃昂 黄银洲 何彤慧 冯文勇 隆浩 程弘毅关键词:鄂尔多斯高原 腾格里沙漠西北缘湖泊沉积记录的全新世中期气候环境 被引量:11 2007年 通过腾格里沙漠西北缘青土湖沉积物粒度、有机碳、碳酸盐、碳氮比和有机质稳定同位素等多项沉积学气候代用指标及精确定年的综合分析,建立了该区域全新世中期9.0~3.0cal.kaBP的古气候演化序列。结果表明,9~7.8cal.kaBP期间,区域的水分条件和温度逐渐上升,植被状况好转,此阶段属于全新世早期向全新世暖湿期转变的过程;而在7.8~7.5cal.kaBP期间出现了显著的百年尺度的干旱事件,沉积物主要以砂质沉积为主,此时湖泊生产力显著下降;全新世期间最为暖湿的气候适宜期出现在7.5~5.0cal.kaBP;5.0cal.kaBP以来,该区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干旱化趋势。 隆浩 马海州 王乃昂 李育 王晨华关键词:湖泊沉积 全新世 腾格里沙漠 柴达木盆地东部尕海湖DG03孔岩芯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8 2008年 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尕海湖DG03孔岩芯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2 800—11 800 cal a BP之间,DG03孔沉积物主要以砂为主,含少量的粉砂和粘土,表明钻孔地点的水动力条件比较强,湖泊水位较低,尕海地区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干旱事件,这一事件可能是该区域对全球性的YD事件的响应;全新世早中期(11 800—5 600 cal a BP),沉积物主要以粉砂和粘土为主,钻孔地点的水动力条件比较弱,湖泊水位较高,气候环境相对湿润;全新世中晚期以来(5 600 cal a BP以来),沉积物中砂粒组分含量越来越多,粉砂和粘土含量越来越少,平均粒径越来越大,钻孔地点的水动力越来越强,该区域经历了一个干旱化的过程。 曹广超 马海州 隆浩 陈忠 张西营 周笃筠关键词:湖泊沉积物 环境变化 MIS 5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演变的光释光年代证据 被引量:3 2023年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东部陆架-海岸沉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三角洲环境演化和人类活动的理想区域之一。前期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冰后期和全新世长江三角洲响应海面上升的演进过程,而冰期-间冰期尺度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变化的研究因年代学工作薄弱而进展缓慢。本文在近年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物开展一系列石英OSL和钾长石(混合矿物)红外释光(pIRIR)测年研究,且已取得一定的释光测年数据的基础上,简要地梳理和总结长江三角洲末次间冰期以来区域沉积环境演化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晚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南北两翼沉积地层的年代框架异同、释光年代约束下末次冰期长江古下切河谷的演化历史及成因。释光测年及区域地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氧同位素(MIS)5e阶段(130~120ka)和全新世,长江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受海洋作用影响比较明显。2)MIS 3阶段是否存在海侵环境,不同测年技术得出了不同的年代学结论。且认为^(14)C和常规的石英OSL测年得到的末次冰期早期地层(MIS 3~4)的年龄很可能都存在低估,而钾长石或混合矿物红外释光测年可以发挥一定的测年优势。这也需要后期继续强化区域地层的年代学测试和对比研究。3)在MIS 4/2阶段,长江三角洲南北两侧及主体平原均以陆相沉积环境为主。本研究结果可为全球或区域性大河三角洲及海岸系统响应末次间冰期以来海面变化的沉积历史对比研究提供参考。 高磊 隆浩关键词:晚第四纪 沉积环境演变 石英光释光测年揭示的晚第四纪毛乌素沙地演化 被引量:27 2009年 本研究利用石英光释光测年的单片再生法(Single-aliquot Regenerative-dose Protocol,简称SAR)对毛乌素沙地内部西北-东南方向5个风成砂-砂质古土壤剖面进行了年代测定,结合年代框架和剖面沉积相、磁化率及粒度特征探讨了晚第四纪以来毛乌素沙地演化和气候变化。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在晚第四纪以来经历了多次沙地固定与活化的交替演化:距今91.0ka,71.0ka,48 0ka,22.0ka,1 1.6ka,5.0ka,1.1 ka,1.0ka和0.4ka前后风成砂沉积,沙地活化,指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度低;在距今65ka和全新世适宜期(8.5~5.0ka),沙地固定成壤,砂质古土壤发育,指示气候湿润。另外,剖面中风成砂层数变多、厚度增加、粒径变粗指示了晚第四纪以来毛乌素沙地干旱化趋势加强。 何忠 周杰 赖忠平 杨林海 隆浩 梁剑鸣关键词:毛乌素沙地 晚第四纪 沙漠演化 气候变化 猪野泽记录的季风边缘区全新世中期气候环境演化历史 被引量:48 2007年 通过季风边缘区石羊河古终端湖猪野泽QTL剖面年代学及沉积物粒度、碳酸盐、有机碳、碳氮比和有机质稳定同位素等多项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季风边缘区9~3cal.kaB.P.的古气候演化序列。结果表明,9cal.kaB.P.到7.8cal.kaB.P.期间,流域的水分条件和温度逐渐上升,植被状况好转,此时气候逐渐转暖湿;而在7.8~7.5cal.kaB.P.出现了显著的百年尺度的干旱事件,沉积物主要以砂质沉积为主,此时湖泊生产力显著下降;全新世期间最为暖湿的气候适宜期出现在7.5~5.0cal.kaB.P.;约5.0cal.kaB.P.以来,该区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干旱化趋势。另外,对猪野泽地区的白碱湖的湖泊地貌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区域在7.5~5.0cal.kaB.P.出现了3次高湖面,并且湖岸堤时序变化指示了全新世后半期湖泊逐渐退缩的过程进而指示该区域出现了显著的干旱化趋势。 隆浩 王乃昂 李育 马海州 赵强 程弘毅 黄银洲关键词:季风边缘区 干旱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