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江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裸燕麦根系体积与表面积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
- 2012年
- 以品五(晚熟品种)和坝莜一号(早熟品种)两个裸燕麦(莜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时期的根系体积和根系表面积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裸燕麦两个品种中后期根系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致可分为:拔节期到抽穗开花期的快速增长阶段、抽穗开花期至开花后10~26 d的显著下降阶段、开花后10~26d至成熟期的缓慢上升阶段。通过对裸燕麦不同时期分层根系体积和表面积的分析,30~90 cm土层中根系的继续增长导致其生育后期根系表现回升性增长特性。裸燕麦晚熟品种生育中后期根系体积、根表面积、根系干重等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早熟品种除根系干重与根系表面积之间相关不显著外,其他各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 宋晋辉郭江李龙江张立峰王宏伟
- 关键词:裸燕麦
- 应用型高校“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
- 2021年
- 以河北北方学院农学专业为例,针对目前“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理论与实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以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便更好地适应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宋晋辉郭江郭会婧
- 关键词:农业微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 中红侧沟茧蜂滞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以中红侧沟茧蜂为材料,对其滞育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体内几种生理代谢指标进行测定,以明确其主要抗寒物质.结果表明:糖原含量除第16 d/6 d外,滞育条件下一直高于非滞育条件下的浓度,且差异显著,滞育条件下蛹期浓度最大为155.73μg/mg.海藻糖含量也是滞育条件一直高于与非滞育条件下的含量,二者均在蛹期出现最高值,滞育条件下浓度为104.75μg/mg,非滞育条件下为37.86μg/mg,且差异显著.脂类物质含量除蛹期外,其它任何时期滞育条件下的甘油三酯浓度一直高于非滞育条件下的浓度,且差异均显著.但含量一直较少,没有明显变化.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中红侧沟茧蜂进入滞育之前,即发育12和14 d时蛋白质浓度分别为5.53μg/mg、5.66μg/mg,非滞育条件下蛋白质含量较高,4 d时为13.89μg/mg,5 d为14.74μg/mg,两条件下差异显著.而整个滞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平缓,无显著差异,含量一直较低.滞育茧冷藏第60 d时蛋白质含量最大为8.47μg/mg,蛹期最少为5.05μg/mg.比较各指标含量可知中红侧沟茧蜂滞育时的主要抗寒物质是糖原.
- 李文香郭会婧郭江闫海燕路子云李建成刘小霞张青文
- 关键词:中红侧沟茧蜂滞育糖原海藻糖甘油三酯
- 两种真菌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机理被引量:1
- 2010年
- 试验研究了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的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机理。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的发酵液使致病疫霉菌丝形态发生畸变;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95.67%和93.38%;对致病疫霉休止孢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79.55%和76.80%。经处理的致病疫霉病菌菌丝体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有一定的下降,表明上述两种发酵液可抑制致病疫霉菌丝体中蛋白的合成。
- 郭会婧李文香蒋继志田再民郭江鲁建斌
- 关键词:致病疫霉白菜黑斑病菌梨黑斑病菌
- 不同纬度地区青贮玉米生长性状、适应性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试验研究不同纬度地区种植青贮玉米生物性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揭示不同纬度下青贮玉米生长和发育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差异以及气候变化影响青贮玉米的动态特征和适应性。以德美亚1号为材料,运用纬度替代法,在8个不同纬度区进行青贮玉米种植并观测主要气候因子、青贮玉米物候期以及产量相关性状。结果显示:青贮玉米物候期随纬度从低到高变化呈延迟趋势。播种到出苗的时间受纬度影响明显,高纬度地区一般10~15 d出苗,低纬度地区7~10 d出苗;出苗到吐丝期生育时期随纬度的增加逐渐增加,一般为50~60 d;吐丝到成熟期大约40 d,受纬度影响不明显;产量随纬度的降低呈增加的趋势。研究表明,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是影响青贮玉米鲜重(0.546)、干重(0.653^(*))和雌穗重(0.572^(*))的主要因素,降水量是影响青贮玉米干重的主要负因子(-0.602^(*))。
- 郭江瓮巧云林红吕爱枝刘颖慧袁进成
- 关键词:青贮玉米纬度气候变化
- 覆膜和补灌对杂交谷子产量形成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针对干旱对杂交谷子的生产限制及耗水与产量的关系尚不明确的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降水年型下地膜覆盖与补灌对杂交谷子产量形成与耗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后40~80 d是杂交谷子需水关键期,拔节时补灌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110 mm水分蒸散是提高抽穗期生物产量的充分条件;全生育期耗水400 mm可获得较高籽粒产量。抽穗期生物产量是籽粒产量形成的基础,产量形成具有"递进决定"的特征,覆膜结合补灌显著提高了抽穗期生物产量。丰水年覆盖条件下或在欠水年,补灌增加了花后干物质量;欠水年雨养花后物质在营养器官中累积,补灌促进了营养器官物质向籽粒转移。补灌下覆膜籽粒增产10.1%~18.6%,比露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0.7%~19.4%。在欠水年,雨养时覆膜下的籽粒产量较露地更低,补灌是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必要条件。丰水年覆膜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和补灌的增产效应,欠水年补灌的增产效果则优于覆盖。地膜覆盖结合拔节期或抽穗期适量补灌是提高杂交谷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方法。
- 高亮张维宏杜雄郭江宋晋辉王晓明赵治海
- 关键词:杂交谷子地膜覆盖补充灌溉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