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 作品数:20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弓形虫表面抗原P22的重组体构建及临床应用研究
- 2012年
- 目的克隆并构建pGEX-4T-1-P22重组表达载体,获取纯化的P22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22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保护作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P22基因片段,连接到载体中,诱导并纯化P22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并组装成弓形虫IgM抗体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并与进口试剂盒对比。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4T-1-P22,并得到分子量在43KD的大量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将该蛋白组装成ELISA试剂盒检测IgM抗体,与意大利SORIN试剂盒对比检测450份临床血清,阴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16%和88.06%,总的符合率为88.89%。结论高效表达纯化的P22重组蛋白抗原性强,利用其建立的IgMELISA试剂盒与进口试剂盒对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检测弓形虫抗体。
- 吴丽霞赵玉红孙超郭晶陈咏君张莉杨丽荣李新新
- 关键词:弓形虫重组蛋白
- 标本处理温度对唐筛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讨论处理标本的温度对唐筛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温度下分离的孕中期母血清中的生化指标,利用Life Cycle软件计算风险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室温时AFP均值为0.94MOM,β-h CG均值为1.04MOM;37℃时AFP均值为0.95MOM;37℃时的β-h CG值明显高于室温(18℃-25℃)(t=0.45,P〈0.001)。37℃处理标本时,唐筛高危检测阳性率高于室温(χ^2=22.73,P〈0.05)。结论:进行标本处理时,非抗凝静脉血静置的温度和时间对唐筛结果有很大影响。实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 张莉冯光于文伟杨晓军
- 关键词:标本处理温度
- 先天听力残疾群体预防优化工作模式初探
- 我国听力残疾人口数量庞大,减少和预防听力残疾任务繁重。随着耳聋基因诊断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开展群体筛查和聋病预防的时机已经成熟。结合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以聋病及其高危人群为干预重点,通过在围婚、围产等生育环节开展基因筛查和...
- 唐沈海黄彦红张莉姚晓光孝玉坤田耘王聪超
- 关键词:听力残疾
- 无创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技术在产前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讨论无创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知情同意的孕妇进行无创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结果异常者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利用细胞核型分析予以确认。结果:无创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共1 057例,其中血清学筛查高危477例,占45.1%;高龄220例,占20.8%;低危异常13例,占1.2%;其他情况(辅助生殖、不良生育史等)347例,占32.8%。共报告异常21例,其中21-三体10例,18-三体2例,45,X 6例,47,XXY1例,47,XYY 2例。与羊水的符合率:45,X为33.3%,其他为100.0%,总体为81.0%。结论:无创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技术是一种精确的产前筛查技术,可弥补现行的产前筛查诊断技术的不足。
- 张莉栾虹于文伟杨晓军康倩
- 关键词: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
- 沈阳地区8554例妊娠中期妇女TORCH-IgM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调查了解沈阳地区孕妇TORCH病原体的早期感染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来自沈阳市妇幼保健所的8554名妊娠中期妇女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结果:8 554名妊娠中期妇女静脉血中TORCH-IgM的阳性率为弓形虫0.233 8%,风疹病毒0.2572%,巨细胞病毒0.923 5%,单纯孢疹病毒2型0.268 9%,感染总阳性率为1.6834%。结论:沈阳地区孕妇TORCH感染率除CMV-IgM阳性率和国内文献报道相近外,其他病毒的阳性率均低于国内其他文献报道,说明该地区产妇的TORCH感染率较低,这可能与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卫生条件有关。
- 杨艳丽张莉孙莉莉孙文芝阚珣
- 关键词:TORCHIGM抗体孕妇
- 罕见的45,X/46,X,r(Y)1例
- 2013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5岁,于2005年足月刨宫产,重约3900克,系第一胎,生后发现眼球发育异常。查体:小眼球,智力低下,语言障碍,性格暴躁易怒,行为怪异,其余体征均正常。外生殖器为男性,B超显示无隐睾,盆腔内无子宫发育,但是因其年纪尚幼,不能做精子方面的相关检查。患儿父母非近亲婚配,父母智力均正常,染色体核型也正常,
- 杨艳丽刘俊佐张莉孙莉莉孙文芝阚珣杨剑丽
- 关键词:智力低下染色体核型行为怪异外生殖器子宫发育
- 母血清筛查21-三体、18-三体高风险病例的产前诊断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清筛查21-三体、18-三体高风险病例的染色体异常情况。方法对沈阳地区153910例怀孕15~20+6周的妇女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进行母血清常规二联筛查,风险值计算21-三体以1/270,18-三体以1/350为切割值,筛查出的高风险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析。结果 153910例筛查中有8559例为高风险病例,占筛查总人数的5.56%。其中3546例进行染色体分析(占高风险总数的41.4%),发现76例异常核型,其中21-三体21例,18-三体15例,性染色体异常11例,其他核型异常29例,异常发生率2.14%。结论产前筛查和诊断能减少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柳爱华宋奉侠郝明革孙文芝冯光储穆庭张莉
- 关键词:产前筛查产前诊断
- 二联血清标记物用于产前筛查的效果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孕妇孕中期二联血清标记物用于产前筛查时,对唐氏综合征、18-三体、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疾病检出的实际应用意义。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孕中期(15~20+6周)35岁以下妇女进行二联血清标记物(AFP、free-βHCG)检测,2T-risk软件计算风险值。对于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共筛查109703例孕妇,其中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4725人,阳性率为4.31%(4725/109703),18-三体高危588人,阳性率0.54%(588/109703),神经管畸形高危861人,阳性率0.78%(861/109703)。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高危孕妇1952人,发现染色体异常59人,异常检出率为3.02%(59/1952)。结论利用孕妇二项血清标记物进行孕中期产前筛查可有效检出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及其它部分先天性疾病,是预防和降低出生缺陷的有效手段。
- 张莉冯光储穆庭宋奉侠孙文芝杨晓军
-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畸形
- 沈阳市唐氏综合征筛查情况分析
- 2013年
- 文章对沈阳市唐氏综合征筛查情况进行分析。
- 于文伟栾虹张莉
- 关键词:唐氏筛查产前诊断
- 基因芯片在耳聋基因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采用基因芯片的方法在耳聋人群中进行突变基因检测,探讨该方法在耳聋预防和阻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方法进行突变位点的检测。采集29例沈阳市聋哑人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杂交、扫描检测,其可以同时检测4种常见的耳聋相关基因中的9个热点突变,包括GJB2(35delG,176del16,235delC及299delAT)、GJB3(538C>T)、SLC26A4(IVS7-2A>G、2168A>G)和线粒体DNA12SrRNA(1494C>T,1555A>G)。结果:在29例耳聋患者中,基因芯片方法共检测出13例携带致聋突变(44.83%)。其中,GJB2基因突变6例(20.69%),包括235delC位点杂合突变型3例,235delC位点纯合突变型1例,299del AT位点杂合突变型2例,235delC和176del 16位点复合杂合突变型1例;SLC26A4基因突变10例(34.48%),包括IVS7-2A>G位点杂合突变型7例,IVS7-2A>G位点纯合突变型2例,2168 A>G位点杂合突变型1例,其中1例为GJB2基因235delC位点,299del AT位点和SLC26A4基因2168 A>G位点复合杂合突变。结论:基因芯片作为一种基因检测的方法,在预防"聋-聋"垂直传递,降低聋儿的出生率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 孙莉莉柳爱华张莉
- 关键词:耳聋基因突变基因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