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
- 作品数:15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管周漏气试验在临床拔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8年
- 气道阻塞是术后拔管中常见问题,由于缺少一种有效预测拔管成功的方法,盲目拔管则严重威胁病人的安全。作者采用管周漏气试验用于拔管安全性预测,明显提高了拔管病人的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颌面、口腔、鼻腔或颈部手术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男34例,女...
- 徐伟于松阳李本良周承孝
- 关键词:拔管气道阻塞
- 442例瓣膜置换术患者残留瓣膜周围漏的TEE检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测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MVR、AVR)中残留瓣膜周围漏(PPL)发生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442例施行MVR和(或)AV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53例发生PPL(PPL组)和389例未发生PPL(非PPL组)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心衰史、心功能(NYHA分级)、心血管病史、房颤史和肾衰史等术前相关因素,术中所用人工瓣膜型号、转机时间、是否有瓣膜钙化及钙化程度、病理类型、是否为急诊手术等围术期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VR和AVR后PPL发生率分别为15.46%、7.7%;PPL组高龄、有心衰史和肾衰史及风湿性、退行性心脏病、瓣膜钙化、使用生物瓣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非PPL组。结论TEE对提高PPL诊治水平有重要价值;二尖瓣PPL较动脉瓣多发,高龄、心衰史和肾衰史是术前预测因素,风湿性、退行性心脏病、瓣膜钙化及使用生物瓣是术中预测因素。
- 徐伟于松杨张云林乐文于明涛
-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瓣膜置换术围术期
- 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李云峰徐伟李少岩
- 关键词: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
- 与麻醉和手术体位相关的眼损害
- 2009年
- 由于麻醉对眼球肌肉、血管和神经的直接(或间接)损害,以及不良手术体位的压迫,常引发不同的眼部损伤,如角膜磨擦伤、眼球穿孔、球后出血、复视、视神经损伤、中心视网膜动脉梗阻和脑干麻醉等。本文仅就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 张云徐伟张会东周承孝
- 关键词:全麻俯卧位
- 与手术体位相关的并发症及防治被引量:8
- 2008年
- 不同手术体位(坐位、仰卧位、俯卧位、膀胱截石位等)常因血液再分布、局部受压血液回流受阻、手术牵张、心排血量减少等而引起心脏停搏、血压降低呼吸受限、压迫性神经损害等,仅就与体位相关并发症的诱因、防治等进行综述。
- 张会东徐伟王永华(综述)周承孝
- 关键词:手术体位麻醉并发症
- 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处理及分析(附3例报道)
- 2003年
- 徐伟于松杨杨庆兵张云潘红霞周承孝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误诊手术麻醉
- 患者搬动诱发并发症2例
- 2009年
- 基于麻醉后患者因术前麻醉药物的应用、植物神经调节的失衡及术中失血、失液等因素的影响,有碍正常血压的调节,以致摆放体位、转送患者易发生低血压等心血管事件,应引起注意,本文将结合病例报道,就其原因进行分析。
- 都淑萍赵秀芳徐伟
- 关键词:麻醉并发症
- 异体和自体输血对手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1年
- 本文就异体输血和自体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的最新观点作一综述,以促进自体输血在手术中的应用。
- 徐伟王士雷王世端
- 关键词:自体输血成分输血免疫调节
- 瓣膜置换术伴发瓣膜周围漏的转归
- 2007年
- 目的评估二尖瓣置换术和主动脉瓣置换术所伴发的瓣膜周围漏的转归。方法选择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442例患者,其中53例患者术中发现瓣膜周围漏,记录与瓣膜周围漏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和瓣膜周围漏的术后转归。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瓣膜周围漏患者术后ICU、住院时间延长,低心排综合征、房颤和脓毒血症等并发症显著增加。轻微瓣膜周围漏患者有良性转归,多数于术后1周消失;中、重度瓣膜周围漏需要术中进行修补。结论瓣膜周围漏为瓣膜置换手术的常见并发症,轻微瓣膜周围漏无需手术治疗,多数预后良好;而中度以上瓣膜周围漏,应于术中进行修补。
- 徐伟孙静于松杨周承孝
-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转归
-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sHLA-Ⅰ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患者体内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Ⅰ(sHLA-Ⅰ)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1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血清sHLAⅠ-水平。结果血清sHLAⅠ-水平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高于白血病(P均<0.05),淋巴瘤组与多发性骨髓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初治组、复发或未缓解组血清sHLAⅠ-水平高于缓解组(P均<0.01),初治组与复发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HLAⅠ-水平与患者外周血乳酸脱氢酶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有关。结论血清sHLAⅠ-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监测及判断恶性血液病预后及复发的指标。
- 徐伟赵春亭苏湛姚如永杨颉冯献启刘竹珍王伟崔中光
- 关键词:可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