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文

作品数:120 被引量:616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96篇成像
  • 67篇磁共振
  • 60篇磁共振成像
  • 31篇多发
  • 31篇多发性
  • 31篇多发性硬化
  • 22篇张量成像
  • 22篇扩散
  • 21篇扩散张量
  • 16篇弥散
  • 12篇扩散张量成像
  • 12篇脊髓炎
  • 11篇弥散张量
  • 10篇皮质
  • 10篇纤维束
  • 10篇复发
  • 9篇纤维束成像
  • 8篇脊髓
  • 7篇肿瘤
  • 7篇脑梗

机构

  • 89篇首都医科大学...
  • 3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自...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天津市安定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119篇秦文
  • 76篇于春水
  • 75篇李坤成
  • 12篇马佳
  • 12篇张海琴
  • 11篇蒋田仔
  • 11篇张帆
  • 11篇陈楠
  • 11篇林富春
  • 9篇段云云
  • 8篇常丽荣
  • 7篇刘亚欧
  • 6篇张敬
  • 5篇杨延辉
  • 5篇王亮
  • 5篇杨学军
  • 5篇薛蓉
  • 5篇陈彪
  • 5篇孟亮亮
  • 5篇王志群

传媒

  • 33篇中国医学影像...
  • 13篇临床放射学杂...
  • 12篇放射学实践
  • 9篇中华放射学杂...
  • 8篇医学影像学杂...
  • 5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国际医学放射...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第一届放射青...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1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21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常成人脑区水平胼胝体纤维分支概率图谱的构建及连接模式分析
2021年
目的基于扩散谱成像(DSI)技术,利用广义Q空间采样(GQI)重建技术构建正常成人脑区水平的胼胝体纤维分支概率图谱,并研究胼胝体纤维分支在脑区之间的连接模式。方法随机选取人类脑连接组计划(HCP)数据库(https://www.humanconnectome.org)的100名健康成年人的影像资料,男女各50名,平均年龄(25.1±2.3)岁。对DSI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利用GQI重建技术以胼胝体为种子点进行确定性纤维示踪,基于自动解剖标记图谱(AAL)提取双侧大脑半球间任意2个脑区之间胼胝体纤维束分支,构建脑区水平胼胝体纤维分支概率图谱。采用Bonferroni校正的配对t检验,比较各脑区同源连接及异源连接强度的差异。结果构建的胼胝体纤维分支概率图谱(https://gitee.com/yaojia01/CC)共包括156条胼胝体纤维束分支,主要分布于额、顶、枕叶共50个(25对)脑区中。同源连接18条,异源连接138条;其中双侧的尾状核、前扣带皮质、中扣带皮质、额下回岛盖部、顶下小叶、缘上回只有异源连接。50个脑区中有48个脑区的同源连接少于异源连接(P<0.05,Bonferroni校正),另外2个脑区中,右侧直回脑区的同源连接多于异源连接(P<0.05,Bonferroni校正),而右侧旁中央小叶的同源连接和异源连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构建的正常成人脑区水平胼胝体纤维分支概率图谱发现各脑区的胼胝体纤维连接以异源连接为主。
姚佳所信君郭力宁丁皓秦文于春水
关键词:胼胝体
脊髓弥散成像的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随着新的磁共振序列和新线圈的运用,有效的克服了脊髓弥散成像的运动伪影和磁化率伪影,使弥散成像这种无创性反映脊髓组织的空间组成信息及病理状态下各组成成分之间水分子交换状态的成像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对脊髓缺血、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等疾病的早期诊断、评价脊髓功能障碍、判断疗效和预后以及根据肿瘤和纤维束的关系决定手术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陈楠秦文李坤成
关键词:脊髓弥散成像
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磁化传递成像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利用磁化传递率(MTR)直方图分析,研究复发好转型多发性硬化(RRMS)脑异常改变及MTR直方图指标与扩展残疾状态(ED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9例RRMS患者和35例正常志愿者行T2WI和磁化传递成像检查,计算出每个体素的MTR值后,绘制出全脑MTR直方图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RRMS患者的全脑MTR直方图明显左移,峰高降低。RRMS患者的全脑平均MTR[(29.45±1.83)%]明显低于正常志愿者[(30.37±1.37)%](P=0.025),MTR直方图峰位置[(32.51±2.02)%]也明显低于正常志愿者[(33.51±1.39)%](P=0.022)。在RRMS患者,全脑MTR直方图峰高与EDSS评分中度相关(r=-0.411,P=0.027)。结论脑MTR直方图分析可显示RRMS患者脑异常改变,脑MTR直方图峰高可用于监测该病的临床进展。
于春水林富春李坤成蒋田仔朱朝喆秦文陈彪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磁化传递成像直方图分析
T1WI-3D-MP RAGE在脑扫描中的价值被引量:24
2005年
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T1WI 3D MP RAGE)属于快速容积扫描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信噪比高,伪影小,对脑内结构(如白质、灰质和脑脊液)的对比度良好,能三维显示人脑内部精细解剖结构,有利于显示小病灶及其细节,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获取正常人脑的三维可视化图谱的重要方法,因此,对临床、科研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陈楠秦文李坤成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大脑
慢性脊髓损伤后脑结构重塑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联合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研究和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慢性脊髓损伤(SCI)患者全脑灰、白质变化规律。方法对20例慢性SCI患者(SCI组)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全脑容积及DTI扫描,分析患者全脑灰、白质结构改变及纤维束完整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CI组脑灰质体积减小区域主要有左侧初级运动皮层(M1)、左侧运动前区(PMA)、右侧前扣带回、右侧直回、左侧额下回、右侧颞下回、左侧枕中回及右侧楔前叶(P<0.001)。白质体积减小的区域主要有:双侧辅助运动区、双侧锥体束走行区、左侧M1及胼胝体(P<0.001)。FA值减小的区域主要有胼胝体干、左侧内囊前肢及左侧顶下小叶。MD值增高的区域主要为胼胝体干,MD值减小的区域为右侧顶下小叶缘上回(P<0.001)。结论慢性SC的相关脑结构区发生改变,与认知、情绪、空间定位功能相关脑区的灰、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其中胼胝体对结构的重塑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联合使用VBM及DTI可显示慢性SCI后脑结构的重塑。
陈昕秦文万璐郑卫敏陈楠李坤成
关键词:脊髓损伤
3.0T临床型MR多发性硬化大鼠颅脑成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索应用3.0T临床型MR设备进行多发性硬化(MS)大鼠颅脑成像的可行性。方法: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MOG35-55)致敏Lewis大鼠制备MS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4只。3.0T临床型MR(Siemens Trio Tim)扫描仪配用正交腕关节线圈,行T2W、T1W和Gd-DTPA增强T1W的三维容积扫描,体素0.06mm3。结果:大鼠脑T2WI和T1W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胼胝体、小脑、新皮质和脑室等解剖结构显示清晰。MOG35-55-EAE大鼠病灶出现在脑和上段颈髓,呈斑片状,T2高信号、T1低信号,部分出现Gd-DTPA强化。结论:应用3.0T临床型MR设备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大鼠颅脑MR图像,为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能广泛应用的无创性的活体体外监测手段。
张海琴李坤成于春水秦文马佳
关键词:颅脑多发性硬化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磁共振成像
临床用肢端柔性表面线圈和相控阵线圈在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中的性能比较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对比肢端柔性线圈和相控阵线圈非并行采集及并行采集技术在小动物实验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0只Wistar大鼠,分别用西门子标配的临床用正交柔性肢端线圈和相控阵肢端线圈在同一扫描参数的条件下用于头部信号采集,同时在肢端相控阵线圈采集中采用并行采集技术再获得相同的图像,然后对三组图像选择同一层面进行SNR的比较。结果正交柔性线圈和4通道肢端相控阵线圈采集的图像信噪比有明显的差异,正交柔性线圈能获得更高的图像信噪比,而肢端相控阵线圈非并行采集与并行采集技术(R=2)所获得的图像信噪比没有差异,但采用并行采集技术能极大地减少扫描时间。结论小动物实验在线圈的选用上,线圈的填充因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更大,但相控阵线圈与并行采集技术合用可以极大地减少成像时间。
张帆李坤成于春水常丽荣秦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相控阵线圈
磁共振猴脑不同激励次数纤维束成像的锰离子强化验证研究
2008年
目的:以磁共振锰离子强化纤维束跟踪结果为标准,对恒河猴脑白质不同激励次数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的结果进行验证。方法:取7只成年雄性恒河猴,先采集不同激励次数扩散张量图像,然后在猴脑额叶中央前回前肢运动中枢皮层内注射氯化锰,48h后采集三维T1WI。对比脑白质纤维束在FA图上的投影与Mn2+强化的部位、范围进行一致性。并通过DTI参数图,对比分析部分参数的变化对纤维束追踪结果的影响。结果:不同激励次数DTI纤维束分布与Mn2+强化结果在中脑以上水平相符;而中脑以下水平有显著性差别。激励次数不影响ADCmean和FA值的测量,但影响本征值的测量。结论:在本实验所用纤维束追踪算法的条件下,激励次数对脑白质纤维束追踪无明显影响,但锰离子增强验证结果证实,在中脑以下水平,不同激励次数DTI纤维束跟踪结果均不准确。
张帆李坤成于春水常丽荣秦文卢光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锰离子恒河猴
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波谱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内病灶、表现正常脑白质(NAWM)及正常志愿者脑白质的代谢差异,并探讨代谢物浓度比值与临床残疾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2例MS患者和25例正常志愿者进行MRI和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检查,测量各感兴趣区的代谢产物氮-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及胆碱(Cho)的浓度比率,并分析NAA/Cr及NAA/Cho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的相关性。结果MS患者的病灶内NAA/Cr及NAA/Cho显著低于NAWM(P<0.001),NAWM的NAA/Cr及NAA/Cho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MS患者病灶和NAWM的NAA/Cr及NAA/Cho与EDSS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1H MRS能检测出MS患者脑部病灶及NAWM的代谢异常,为常规MRI提供补充信息。
段云云李坤成于春水秦文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质子磁共振波谱磁共振成像
盲人视觉皮层厚度及面积重构的研究
背景及目的 前期脑结构研究表明,早盲和晚盲人群视觉皮层灰质体积显著减低,而早盲皮层厚度显著增加.由于灰质体积同时携带皮层厚度和面积两方面信息,前期研究尚未阐明失明后视觉皮层面积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另外,失明年龄对盲人视觉皮...
袁丛丛秦文
关键词:盲人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