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臻
- 作品数:17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涎腺伴筛状结构基底细胞肿瘤的诊断和临床病理学研究
- 目的:通过对伴筛状结构基底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可能的组织学发生等多方面问题的探讨,认识该肿瘤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区别,为临床对该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防止误诊为腺样囊性癌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对19...
- 田臻
- 文献传递
- 基膜蛋白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研究基膜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ACC)中的表达特征 ,并探讨其与 ACC细胞分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 ACC的 10 1例病例 ,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及随访。然后选取其中 3 0例进行基膜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 :1ACC实体型及含有该成分的混合型 ACC患者预后较差 ,发生转移或 (和 )复发的比例较高 ,且 ACC局部复发比远处转移更为多见。 2 ACC基膜的存在部位及阳性表达程度与其类型有关 ,阳性程度以筛状型表达最高 ,管状型次之 ,实体型最差。此外 ,筛状型 ACC中 ,有转移或 (和 )复发的病例阳性表达低。 3 4种基膜蛋白中 ,纤维粘连蛋白在各类型 ACC中的表达均较差。结论 :1基膜蛋白的阳性表达程度与 ACC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基膜蛋白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依据之一。 2在参与组成基膜的物质中 ,基膜粘连蛋白可能是肿瘤实质细胞与基膜胶原粘附的主要物质。
- 田臻王英张伟国
- 关键词:基膜腺样囊性癌涎腺肿瘤
- 全文增补中
- DNA甲基化与口腔癌被引量:2
- 2005年
- DNA甲基化是一种酶介导的DNA化学修饰过程,不改变DNA的一级结构。目前多认为是肿瘤抑癌基因失活的第三条途径,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主要综述了DNA启动子CpG岛高甲基化导致抑癌基因失活与口腔癌的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 田臻李江张志愿
- 关键词:甲基化抑癌基因口腔癌CPG岛
- 腮腺皮脂淋巴腺瘤1例
- 1998年
- 1931年Hamperl首先报道在正常的腮腺和颌下腺组织中发现皮脂腺细胞,以后陆续有很多学者发现了这样的结构〔1〕,然而原发于涎腺组织的皮脂腺肿瘤却较少见。现将我科最近在外检中发现的1例原发于腮腺组织的皮脂淋巴腺瘤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 田臻王英张伟国
- 关键词:腮腺肿瘤病例报告
- 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在腮腺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评价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FNAC)在腮腺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针穿吸方法,对121例腮腺区肿块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其中男性62例,女性59例;年龄5~95岁,平均年龄57.88岁。将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FNAC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2.56%(112/121),诊断准确率为89.26%。肿瘤的敏感性为91.25%,特异性为100%;7例患者为假阴性,假阴性率为8.75%;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0.97%,特异性为100%;9例患者为假阴性,假阴性率为29.03%,无假阳性患者。无临床并发症。结论FNAC在腮腺区肿块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经济、快速、安全、并发症少见和诊断准确率高的细胞学诊断手段。
- 何悦张志愿田臻
- 关键词:腮腺肿块细胞学诊断组织病理学磁共振
- CD44v6在不同生物学行为的口腔癌中的表达
- <正>目的:通过对粘附分子CD44v6在不同生物学行为的口腔癌中表达特征的检测,加深了解口腔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可能机制,评估其作为口腔癌预后判断指标的可行性,为临床可能应用粘附
- 田臻张伟国郭伟
- 关键词:CD44V6鳞状细胞癌疣状癌基底细胞癌
- 文献传递
- 头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中EBER1的原位杂交检测被引量:1
- 1997年
- 本研究对包括鼻咽癌7例,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4例和口腔各部位不同分化的鳞状细胞癌5例在内的16例肿瘤的原发灶和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EBER1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旨在揭示头颈部转移性癌中EBV阳性表达在判断其原发肿瘤来源中的意义。结果表明:在头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癌中发现非角化型的癌并伴有EBER1阳性者,可提示其原发灶可能来自于鼻咽癌和涎腺恶性淋巴上皮病。
- 张伟国程君王英田臻刘瑷如朔敬
- 关键词:头部肿瘤颈部肿瘤原位杂交淋巴瘤
- p53、PCNA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观察p53和PCNA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征,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临床疑为癌前病变的患者行局部组织活检、光镜检查,作出病理诊断;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53和PCNA的标记,并将两者结果做比较。结果在癌前病变中,随着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从基底层向角化层发展,p53和PCNA阳性表达细胞也随着同步发展。病变伴不同程度异常增生的各病例阳性表达程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53和PCNA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呈同步性。且与病变细胞的异常增生程度呈正相关;p53在癌前病变中的阳性表达可能是其发生癌变的早发事件;癌变的发生可在上皮异常增生的较早期。故p53和PCNA的检测有利于临床上早期发现有异常增生倾向的病变。
- 乐福媛田臻张伟国
- 关键词:P53PCNA癌前病变免疫组化口腔粘膜肿瘤
- E-cadher in-caten in复合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 Ecadherincatenin( Ecadcat)复合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 carcinom a; A C C)中的表达,探讨 Ecadcat 复合体与 A C C分化、侵袭和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 例涎腺 A C C标本和10 例正常涎腺组织中 Ecadherin( Ecad)及其相关蛋白αcatenin(αcat)、βcatenin(βcat)的表达。结果 50 例病例中 Ecad、αcat 和βcat共同表达者有29 例(58% ),但在18 例有神经血管侵犯者,其原发灶 Ecadcat复合体成份共同表达仅有7 例(39% )。结论 正常涎腺上皮组织中 Ecadcat复合体成份呈强烈而稳定的表达,而在涎腺 A C C 组织中其表达显著下调; Ecad/cat复合体的表达水平与 A C C神经血管侵犯呈负相关,但与病理分型无关; Ecad/cat复合体的表达下降可能和涎腺组织恶变有关。
- 吴轶群张伟国田臻张志愿
- 关键词:腺样囊性癌涎腺肿瘤粘附分子复合体
- 涎腺原发恶性肌上皮瘤19例的病理诊断分析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涎腺多结节形态原发恶性肌上皮瘤的病理特征。方法 光镜观察19例涎腺多结节形态原发恶性肌上皮瘤的组织学、细胞学结构,其中11例做Calpon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细胞角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化检测,3例做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肿瘤上皮巢呈多结节生长,中央常伴坏死,肿瘤侵袭周围组织,细胞有异形,肿瘤细胞主要为上皮样细胞型,有较多肿瘤性基质形成。肌上皮性标记及部分细胞角蛋白、PCNA标记阳性。电镜下见肿瘤细胞内有肌微丝。结论 免疫组化染色及超微结构观察均支持肿瘤为肌上皮来源及恶性特征。
- 李江田臻Margaret Brandwein-Gensler潘红芽李蕾刘瑷如
- 关键词:病理诊断病理特征细胞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