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斌

作品数:18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咸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针灸
  • 6篇针刺
  • 5篇针灸疗法
  • 5篇灸疗
  • 5篇灸疗法
  • 4篇针刺法
  • 4篇失眠
  • 4篇刺法
  • 3篇电针
  • 3篇运动性
  • 3篇运动性疲劳
  • 3篇治疗失眠
  • 3篇失眠症
  • 3篇卒中
  • 3篇磁极针
  • 2篇针灸学
  • 2篇治疗失眠症
  • 2篇神经功能
  • 2篇神经功能缺损
  • 2篇神经功能缺损...

机构

  • 12篇陕西中医药大...
  • 1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8篇杨斌
  • 9篇雷正权
  • 7篇牛晓梅
  • 5篇贾成文
  • 5篇冯卫星
  • 5篇刘娟
  • 4篇王卫刚
  • 3篇王莉
  • 2篇王瑞辉
  • 2篇殷可婧
  • 2篇李芳琴
  • 2篇高桃
  • 2篇何玲
  • 2篇杜旭
  • 1篇郭亚雄
  • 1篇刘奇
  • 1篇屈红艳
  • 1篇赵阳
  • 1篇高桃
  • 1篇陶根鱼

传媒

  • 5篇陕西中医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31例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选取夹脊、命门、委中等穴施行温针灸,并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提示: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温经通络、益气养血、壮骨健肌的作用。
杨斌贾成文殷可婧李芳琴
《针灸学》考核评价体系创新实践初探被引量:6
2015年
随着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独具特色的《针灸学》教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其至关重要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待改进。本研究通过改总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强调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和综合能力的实践表明,新体系能充分发挥考试对学习的引领作用,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杜旭王瑞辉刘娟何玲杨斌
关键词:针灸学考核评价体系
本科《针灸学》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以陕西中医药大学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针灸学》作为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也面临着种种挑战。特别是考试评价体系这个核心因素,存在一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待改进。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分析了陕西中医药大学本科《针灸学》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现状。结果表明,学生们主张对现有体系做微调,即不必完全改变原有体系,否则可能因师生均不能适应而失去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长的根本目的。因此,本课程的教改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找到改革与稳定的平衡点,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好的促进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杜旭王瑞辉刘娟何玲杨斌
关键词:针灸学考核评价体系
电针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血清BLA、海马NOS活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电针"气海"、"后溪"、"承山"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血清BLA、海马NOS活性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运动性疲劳模型,观察SD大鼠血清BLA、海马NOS及力竭游泳时间的变化,以及电针的治疗作用。结果:电针可以明显降低运动性疲劳大鼠血清BLA含量和海马NOS活性,且能明显延长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结论:大鼠血清BLA含量和海马NOS活性的降低与延缓疲劳发生有关,提高了运动能力。
王莉贾成文杨斌
关键词:气海穴后溪
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同样的穴位处方、不同电针方法治疗100例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个,针刺后,A组屋翳与乳根、肩井与天宗分别为一组电极;B组中同名腧穴为一组电极。对照组C针刺后不带电,每隔10min行针1次。每次治疗30min,1d1次。经前7d开始治疗,月经来潮时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两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优于B组。结论:电针方法不同可能通过不同的场磁效应影响针刺疗效。
雷正权牛晓梅杨斌高桃
关键词:乳腺疾病针灸疗法电针
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采用腹针和体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雷正权杨斌王利峰郭亚雄
关键词:颈椎病腹针疗法针刺疗法神经根型
磁极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磁极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选用磁极针及普通毫针在患侧取穴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依据简化Fugl-Meyer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积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2组Fugl-Meyer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极针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雷正权杨斌牛晓梅冯卫星王先勇王卫刚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针灸疗法磁极针FUGL-MEYER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机理探讨被引量:28
2008年
急性腰扭伤时应用腕踝针治疗,常可快速镇痛。其作用机理为:腕踝针下4、5、6区(含1区)与腰部经气相通;此刺激区(点)即为足太阳经和督脉穴位的泛化;在应用腕踝针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主动、被动活动可促进损伤移位之肌肉、韧带的恢复;治疗本病是机体在接受针刺刺激后,神经体液等多种因素参与下共同完成的复杂反应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的神经系统及化学递质都发生了改变。
李芳琴张卫华赵阳杨斌
关键词:腕踝针急性腰扭伤镇痛
调心安神针刺法对失眠症患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观察调心安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120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调心安神针刺法辨证治疗(百会、强间透脑户、风府、大椎、风池、安眠、玉枕、心俞),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百会、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安眠)。2组均每日1次,留针30~60 min,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效果;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及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p)的变化。结果:经调心安神法治疗后,患者基底动脉及椎动脉的Vp值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组间比较其疗效和脑血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心安神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均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脑血流速度,且调心安神针法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其机理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脑血流状况有关。
雷正权冯卫星杨斌牛晓梅李瑛王卫刚
关键词:失眠症经颅多普勒脑血流速度
磁极针干预脑病术后患者意识及运动障碍的时效性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对脑病术后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时机进行磁极针对极针刺法治疗,观察患者的意识及运动疗效与针刺介入时间的关系,从而探讨脑病术后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共收集32例脑病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A组为发病10天内(24 h^10天)、治疗B组为发病10天后(>10天)予以磁极针治疗,主穴取人中、内关、足三里,并采用对极针刺法;配穴随证取穴,随机采用N、S极磁极针进行针刺。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0次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以及Barthel指数量表(BI)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A组较治疗B组疗效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极针对脑病术后患者的意识及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最早可在术后48 h开始针刺,且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
雷正权李文瑶杨斌刘娟冯卫星周峰张毅牛晓梅
关键词:磁极针介入时间GCS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