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成亮

作品数:25 被引量:89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一般工业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教育
  • 6篇文化
  • 5篇高等教育
  • 5篇高校
  • 4篇文化建设
  • 4篇教师
  • 3篇大学模式
  • 3篇大学组织
  • 3篇大学组织文化
  • 3篇应用型本科
  • 3篇中国大学模式
  • 3篇组织文化
  • 3篇课程
  • 3篇高校教师
  • 3篇本科
  • 2篇应用型人才
  • 2篇制度管理
  • 2篇质量文化
  • 2篇师德
  • 2篇师德师风

机构

  • 14篇南京工程学院
  • 12篇南京大学
  • 1篇三江学院

作者

  • 23篇黄成亮
  • 6篇吴中江
  • 3篇孙逊
  • 1篇王正辉
  • 1篇李建启
  • 1篇杨金勇
  • 1篇贾彩虹
  • 1篇许海波
  • 1篇王维真
  • 1篇安舒

传媒

  • 2篇高等工程教育...
  • 2篇理论界
  • 2篇文教资料
  • 2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江苏高教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群众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教师
  • 1篇三江高教
  • 1篇2010年高...
  • 1篇中国高教学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焦工程伦理:筑牢社会风险的“防火墙”
2017年
工程伦理是群体性、职业性、责任性、预防性、实践性伦理,是与工程相关的专业群体,在职业活动中,为了防范风险,确保工程的长期效益、整体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工程伦理的关键在于利他性和公益性。工程伦理于我国是工程学和伦理学研究中的"新入场者"。对广大工程应用型高校而言,有必要结合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通过整合课程内容、重视相关研究团队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案例研究加快教材建设、创新教育方式鼓励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举措,推动工程伦理教育的广泛和深入开展。
黄成亮
关键词:工程伦理
我国大学课程的“知识化”倾向:原因及其扭转思路被引量:2
2016年
知识在大学课程中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但是如果将大学课程简单化为知识,在知识化倾向统驭下专注于造就"知识人",将会导致学生"学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疏离。大学课程知识化倾向的原因在于,工具理性支配下社会过分强调对大学的知识性索取,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和经济结构失衡。知识化倾向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难以实现师生精神交往,学生缺少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要通过搭建师生交互性活动的沟通平台、重视课外活动、允许和鼓励学生个性化成长、注重大学课程中的人文教育等举措,改变大学课程中的知识化倾向。
黄成亮
关键词:大学课程
聚焦“东西方文明对话”与“中国大学模式”——加拿大学者许美德视野下的中国高等教育
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比较教育学家和汉学家、加拿大学者Ruth Hayhoe(中文名许美德)教授,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四十余年来把学术生涯中的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特性与成败得失的深入持久研究中...
黄成亮
关键词:高等教育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被引量:839
2014年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是什么"和"怎么办"两个问题。作为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一种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独立人才类型,其显著特征在于学以致用,以用为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方法、质量评价标准、培养途径等方面的改革与突破,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保障。
吴中江黄成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分析被引量:3
2024年
课程思政视域下,对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坚定政治方向与价值引导相结合,传播优秀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关爱学生与立德树人相结合。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既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时代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融入思政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典型作用;教师自身要提升政治素养。
孙逊贾彩虹黄成亮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突破心理依附:探索中国大学模式
国际学术界对大学模式的关注由来已久,菲利普'G·阿特巴赫教授倾向于借用'依附论'相关主张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大学'对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中心大学'模式存在的'心理依附:中国大学近代化的100年里,曾经努力学习、借鉴...
黄成亮
关键词:办学模式
提升教学质量:从依赖制度管理到注重教学文化被引量:7
2014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背景下,注重量化和标准化的制度管理显得力不从心。教学文化建设成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得力举措。就其实质而言,教学文化是构成大学组织文化的关键元素,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感受到的一种文化气息、文化要素,以及文化传递与文化创新过程中的稳定风格,更是师生达成默契、共同遵守的心理契约。与制度管理相比,教学文化带给师生的影响更加稳定,更加容易得到教师的理解与认同,也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容易在教师之间实现代际和朋辈传递。教师职业文化、学风文化、课堂文化、考试文化、制度文化、名师文化是教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校风校训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明确教学文化的基本规范、促进师生互动、注重人文关怀是教学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吴中江黄成亮
关键词:教学质量大学组织文化质量管理教学文化
培育基于知识管理的学习化团队——信息时代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被引量:3
2008年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内容和方式亟待创新,尤其是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从根本上改变着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方式、社会交往与人际互动方式。显然,教学与科研中的高效知识管理过程,成为推动信息时代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新生长点,而培育学习化团队是推动该领域知识创造与共享的最佳方式。
杨金勇黄成亮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知识管理学习化团队
中国大学模式探析被引量:9
2010年
国际学术界对大学模式的关注由来已久,菲利普.G.阿特巴赫倾向于借用依附论的相关主张,解释"边缘国家"的大学对美、英、法、德等"中心国家"大学模式存在的心理依附。中国大学近代化的100年里,曾努力学习和借鉴日本、德国、美国大学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也曾效仿苏联大学模式。21世纪的中国能否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大学模式?这需要从参与文明对话和国际合作,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大学的精神风貌;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理性地寻找传统文化与现实需要的结合点;改善政策环境,培育具有卡里斯玛特质的大学校长;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保障大学有序发展等方面寻找突破口。
黄成亮
关键词:中国大学模式文明对话
加快构建学术与专业学位并重的人才培养体系被引量:9
2013年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变革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从注重增长速度向关注增长效益转变;从外需拉动型经济向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变:从重视技术引进向依靠自主创新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注重产量提升向注重产业结构提升转变。“五个转变”对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在全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在继续加强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同时.应当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构建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吴中江黄成亮
关键词:学术性学位专业学位经济增长方式高等教育质量资源节约型应用型人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