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叶 作品数:21 被引量:327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促排卵后妊娠合并卵巢扭转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促排卵引起的卵巢扭转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1例促排卵后卵巢过度刺激、妊娠8周、左侧卵巢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腹痛未再发作,孕期平顺,足月顺娩一活男婴,经随访新生儿现体健,未见明显畸形。结论促排卵引起的卵巢扭转发生率虽低,但后果严重,可造成卵巢不可逆的损害,严重损害妇女的生育功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对保护卵巢、降低对妊娠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王宇 陆叶关键词:促排卵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卵巢扭转 妊娠早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2015年 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突出的症状,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CPP)、性交痛和肛门坠痛等[1]。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是造成内异症疼痛的主要病理类型。内异症疼痛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性功能,甚至导致抑郁状态。由于其不易治愈及易于复发的特点, 陆叶 周应芳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交痛 病灶切除 异位病灶 异位囊肿 盆腔脏器脱垂国际量化分期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16 2014年 盆腔器官脱垂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疾病,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对于盆腔器官脱垂的分期,我国一直沿用的是1981年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两病”协作组制定的分度方法,由于该方法存在准确性不高,缺乏量化指标,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采用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 POP-Q)系统。下面就POP-Q评估系统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陆叶关键词:分期法 盆腔脏器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 评估系统 中老年女性 常见疾病 利用移植物的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探讨利用移植物的盆底重建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09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行利用移植物的盆底重建手术的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17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情况。结果①术中无并发症发生。②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27%(4/176),其中1例(0.57%)泌尿系感染;1例(0.57%)臀下方大腿右侧深部血肿;2例(1.14%)便失禁。③176例患者中,共随访151例,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5.76%(54/151)。其中38例(25.17%)出现补片侵蚀,4例再次侵蚀;2例(1.32%)阴道抽痛;3例(1.99%)大腿根部疼痛或不适;1例(0.66%)阴道中部粘连;3例(1.99%)尿道口疼痛;4例(2.65%)大便坠涨感及肛门不适;2例(1.32%)排便困难;1例(0.66%)会阴疼痛。④术后补片侵蚀与绝经、绝经年限、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最高体温无关(P>0.05),与年龄呈正相关(r=0.921,P=0.012),侵蚀高发年龄为47~55岁及63岁以上。结论利用移植物的盆底重建手术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选择手术方式时应综合考虑。 陆叶 杨欣 姚海蓉 李小花 李红站 张郁蓉 于海洋关键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重建术 手术并发症 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阴道封闭术治疗老年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101例老年女性因重度POP行阴道全封闭术或改良阴道半封闭术且完成随访的临床资料,POP定量分度(POP-Q)法分期为Ⅲ~Ⅳ期,评价手术的主客观效果、患者满意度和主客观复发情况,术前后采用PFDI-20短表调查生活质量。结果手术时间(120.9±37.8)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0 ml(10~1100 ml),无围手术期并发症,顺利恢复自主排尿。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7~47个月),2例术后2年复发,均为Ⅱ期,1例无临床症状未做任何处理,1例自觉略有摩擦感,再次手术治愈。客观治愈为98.0%(99/101),主观治愈率为99.0%(100/101),对手术效果的总体满意程度为99.0%(100/101)。术后生活质量评分(PFDI-20总评分)中位数0分(0~88.5分),术前PFDI-20评分中位数83.3分(12.5~177.1分),术后较术前显著改善(Z=-8.639,P=0.000)。结论阴道封闭术对于无性生活要求的老年女性重度POP患者是一种安全的术式,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肖冰冰 陆叶 伍丹丹 王晶雪 周应芳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 阴道封闭术 生活质量 产褥期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产褥期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力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分娩的产妇中,纳入足月单胎妊娠、随访资料完整者共100例进行本研究。阴道分娩者产后24 h、剖宫产者产后72 h开始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每天早晚各做1次。根据产妇的训练次数,分为从不训练组、偶尔训练组(<每周6次)、经常训练组(≥每周6次)3组。产后6-8周时检测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分为0、Ⅰ、Ⅱ、Ⅲ、Ⅳ和Ⅴ级。盆底肌力异常指Ⅰ类或Ⅱ类肌纤维肌力≤Ⅲ级。比较3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分娩情况以及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析盆底肌纤维肌力等级与盆底肌肉训练频率的相关性,以及盆底肌力的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Pearson χ2检验、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Nemenyi法、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从不训练组、偶尔训练组和经常训练组分别为21、30和49例,3组年龄、分娩孕周、产次、分娩前体重指数、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阴道分娩者中,3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和会阴侧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从不训练组、偶尔训练组和经常训练组的Ⅰ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100%(21/21)、77%(23/30)和6%(3/49),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分别为100%(21/21)、53%(16/30)和20%(10/49),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9.16和77.84,P值均<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等级与盆底肌肉训练频率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和0.79, 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褥期盆底肌肉训练是盆底肌力等级的影响因素(95%CI� 胡君 袁晓晴 曹歆妮 陆叶 毕蕙关键词:产后期 骨盆底 肌力 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105例分析 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经闭孔尿道中段阴道无张力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在本院妇产科收治的行TVT-O手术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共105例,术前、术后行1小时尿垫试验,填写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和性生活质量问卷并总结。结果:①单纯行TVT-O手术用时30.4±10.2(15~6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33.8±13.8(10~50)ml。术后并发症很少。②1小时尿垫试验显示术后漏尿量与术前相比显著减少(P<0.01),手术客观治愈率术后6周、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为85.1%,86.2%,86.5%和84.0%。③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术后6个月和1年与术前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④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显示术后6个月和1年与术前相比,性生活质量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T-O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短期疗效满意,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改善,对性生活的影响及其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陆叶 姚海蓉 杨欣 李小花 李红站 张郁蓉 于海洋关键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性功能 109例绝经后出血患者B超、针吸术、分段诊刮及宫腔镜检查四种诊断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 绝经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主诉 ,造成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可能为子宫内膜癌、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和炎症等。及时地对绝经后出血的患者进行诊断是很重要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阴道B超、针吸、诊刮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出血的诊断 ,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本试验取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8月在我院就诊的绝经后出血的患者共 1 0 9例 ,每位患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分段诊刮术 ,其中 31名患者在行分段诊刮前行针吸术 ,74名在诊刮的同时行宫腔镜检查。结果 阴道B超提示子宫内膜厚度≤ 4mm ,无内膜癌和增生性疾病发生。针吸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 ,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与分段诊刮相似 ,均为 6 6 7%。分段诊刮的病理和宫腔镜下诊断完全一致者占 71 6 2 % ,有近 30 %漏诊。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 1 0 0 % ,特异性为 85 71 %。分段诊刮和宫腔镜结合对子宫内膜的病变检出率最高。结论 对于绝经后出血的患者 ,可先行阴道B超 ,如超声提示内膜厚度≤ 4mm ,在没有高危因素的情况下 ,可免于分段诊刮 ,但应密切随诊。在子宫内膜厚度 >4mm无高危因素下 ,可行针吸术代替分段诊刮。如阴道B超示有异常回声或存在高危因素 ,则应行分段诊刮和 或宫腔镜检查。 陆叶 郭燕燕 廖秦平关键词:绝经后出血 针吸术 分段诊刮 宫腔镜检查 阴道B超 雌、孕激素和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了解雌、孕激素和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和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细胞Hec 1B, 分为对照组、雌激素组、雌孕激素联合组、雌孕激素和米非司酮联合组,在24, 48, 72, 96h测定各组细胞生长趋势的变化。结果: 雌激素作用72hIshikawa细胞生长显著高于对照组,Hec 1B细胞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激素作用72h对Ishikawa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 96h后对Hec 1B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在雌、孕激素基础上加入米非司酮96h后Ishikawa细胞明显增生, 48h后Hec 1B细胞明显增生。结论:雌激素可以刺激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孕激素在雌激素基础上抑制内膜癌细胞的生长。米非司酮有拮抗孕激素的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陆叶 于丽 陈春玲 廖秦平关键词:米非司酮 雌激素作用 抗孕激素 A细胞 中分化 高分化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输尿管内异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33例输尿管内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1.3±5.8)岁,占同期总内异症的1.1%(33/3 131)。33例患者中,6例无临床症状,27例痛经、腰腹痛及泌尿系统症状。其中输尿管内异症致左侧肾积水14例,右侧19例;输尿管下段梗阻29例,中段4例;内在型内异症9例,外在型24例。17例行肾功能检查,其中轻度损伤2例,中度3例,重度7例,无损伤5例。开腹手术18例,腹腔镜手术15例;盆腔粘连松解、输尿管病灶切除+膀胱植入、病灶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和肾切除分别为10例、13例、6例和4例。术后随访25例(75.8%),中位随访时间53.4个月,1例肾积水复发。结论输尿管内异症虽发病率低,但易引起较严重后果,应重视早期诊断。手术治疗为首选,可以有效保护肾功能。 徐嘉宁 曾诚 薛晴 周妍 彭超 陆叶 龚侃 周应芳关键词:输尿管 子宫内膜异位症 手术方式 并发症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