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屹峰
- 作品数:60 被引量:244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MRI在缓解期RA亚临床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MRI在缓解期RA亚临床关节炎中的诊断与其在RA疾病进展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活动期与缓解期早期RA的MRI影像资料,比较初诊及1年后伴骨侵蚀影像学进展者与不伴骨侵蚀影像学进展者MRI滑膜炎、...
- 张惠美郑屹峰
- 关键词:骨侵蚀关节炎MRI
- 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的MRI及关节镜诊疗价值
- 目的:探讨MRI及关节镜对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患者的MR扫描图像与关节镜检查手术结果比较。结果:14例患者中,部分撕裂6例,完全撕裂8例,肱二头肌长头腱半...
- 郑屹峰沈健姚伟武李雄峰
- 兔早期骨关节炎T2 Mapping的影像学特征和SOX9基因及软骨细胞凋亡的关系
- 李雄峰李建有施林枫沈国娣陈晓平黄胜郑屹峰毛新峰韦小花刘矿沈
- 目的:探讨早期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和sox9基因的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早期骨关节炎MR软骨专用序列T2 Mapping的影像学特征。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2只,其中16只参照Hulth‘s的造模方法于无菌条件下切断其...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影像学检查
- 原发性胆囊癌CT、MRI诊断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31例的CT、MRI资料。结果原发性胆囊癌影像上分:肿块型、厚壁型及腔内型三种类型。胆壁不规则增厚及胆囊区肿块为其直接征象,而邻近肝叶的浸润、远处肝内的转移、周围结构的侵犯、肝门及腹腔淋巴结增大、胆道扩张、胆囊结石、腹水及腹膜转移为其间接征象。结论CT、MRI对胆囊癌的原发区域及周围浸润的显示正确率均较高,但就区域淋巴结及腹腔淋巴结转移、腹腔内转移则MRI显示率强于CT。CT及MRI对原发性胆囊癌的定位及定性有较高的价值。
- 张海平郑屹峰
- 关键词:胆囊癌CT磁共振成像
- 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置管引流治疗胆瘘的护理被引量:3
- 2013年
- 肝胆疾病是我国的高发病,其治疗手段通常采用手术治疗,包括胆囊手术、肝脏、胆管及脾脏等手术均为常见手术。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普及,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肝胆疾病已成为目前外科领域内一项较为普遍的治疗手段。但是经腹腔镜治疗后,发生胆瘘是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胆瘘常发生于术后早期,如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据报导,因胆瘘引发胆汁性腹膜炎的病死率高,因此有效的引流是避免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在CT引导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用于胆瘘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沈小英徐玲芬朱晓伟郑屹峰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胆瘘腹腔置管胆汁性腹膜炎经腹腔镜治疗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sclerosinghemangioma,PS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PSH的CT及病理表现。[结果]CT平扫显示6例密度均匀,1例见钙化。所有病灶CT增强扫描强化明显,4例不均匀强化,3例均匀强化,与病变内包含不同程度的血管瘤样区有关。[结论]PSH的CT增强扫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与PSH的病理组成类型有关,对PSH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郑屹峰卞颖飞祝跃明
-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病理学
- 原发性帕金森病与“燕尾征”:基于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的研究
- 目的:利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MR SWI)评价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黑质"燕尾征",探究其是否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影像学标志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9月至201...
- 陈浩郑屹峰何剑
- 关键词:原发性帕金森病SWI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
- 3.0TMRI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的56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和18例良性淋巴结增生患者行DWI和MRI常规检查,比较良恶性淋巴结ADC值,并用RO...
- 郑屹峰黄小燕沈健徐万里吴晓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转移DWI扩散加权成像鼻咽癌
- 文献传递
- 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在肺部小结节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研究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定位114颗肺部小结节,肺部结节最大径6.9±2.1mm,...
- 李冬沈琦斌郑屹峰顾勤花
- 关键词:肺结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表现及误诊分析8例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的MRI表现及误诊病例,以提高MRI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经术前MRI诊断及术后病理证实的8例ISFT患者影像及病理资料,分析肿瘤的信号特点、生长部位、形态大小及强化方式并总结其影像特点,分析误诊病例的误诊原因。结果8例ISFT均为单发,边界清楚,分叶状5例,椭圆形3例,直径2.8~13.9 cm。右侧额顶部2例,额部及枕部跨中线4例,小脑幕2例。肿瘤实性部分T_(1)WI及T_(2)WI序列上均呈等或稍低信号,5例肿瘤内T_(2)WI序列见高低混杂信号,形成“阴阳征”。4例肿瘤周围见明显水肿,6例肿瘤内部见流空血管影,DWI序列肿瘤信号受限。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5例肿瘤T_(2)WI序列上显示的低信号区明显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未见强化。3例肿瘤增强后见“脑膜尾征”。2例误诊为脑膜瘤,1例误诊为血管外皮细胞瘤。病理检查:肿瘤胶原纤维丰富,瘤细胞呈梭形,分布成束状及编织状。免疫组化:CD34(+)、CD99(+)、Vim(+)。结论ISFT少见,容易误诊,MRI具有一定特征,诊断及鉴别仍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 王璐徐万里郑屹峰
-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