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新华

作品数:41 被引量:25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胃癌
  • 10篇教学
  • 7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医学生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诊断学
  • 4篇胃肠
  • 4篇螺杆菌
  • 4篇基因
  • 4篇癌组织
  • 4篇病因
  • 3篇凋亡
  • 3篇血管
  • 3篇增殖
  • 3篇肿瘤
  • 3篇微小RNAS
  • 3篇胃癌组织
  • 3篇纤维化

机构

  • 40篇中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作者

  • 41篇李新华
  • 26篇张桂英
  • 14篇李乾
  • 12篇徐美华
  • 6篇吴静
  • 5篇陈凤英
  • 4篇张晓梅
  • 3篇刘霆
  • 3篇周顶
  • 3篇冯德云
  • 3篇周巧玲
  • 3篇陈翔
  • 3篇吴畏
  • 3篇袁伟建
  • 3篇王娟
  • 2篇冷爱民
  • 2篇罗雄
  • 2篇黄颖
  • 1篇刘丹
  • 1篇王文欢

传媒

  • 9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胃肠病学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5
  • 4篇2003
  • 5篇2002
  • 6篇200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患沟通技能学"金课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3
2021年
诊断学是医学生从基础到临床的重要桥梁课程之一,医患沟通则始终贯穿患者诊治的全过程。如何在诊断学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本教学团队进行了不断改革,探索了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近年来,通过建设"医患沟通技能学"精品在线课程,努力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步实现与诊断学教学相融通,取得了显著性效果;也为医患沟通与其他临床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融合提供了科学的实践依据,值得推广。
黄颖吴静宁旺斌徐美华李新华刘泽灏丁宗烽张卫茹陈晓彬
关键词:诊断学医患沟通混合式教学
情境模拟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20年
增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情景模拟教学能使学生从病人的角度来感受医患关系,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医患沟通技能。选取中南大学2014级临床八年制学生54人,随机分组,情景设计来源于真实的临床案例,测评显示情景模拟教学能明显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李新华吴静夏珂李亚平谢似平徐美华
关键词:情景模拟医学教育医患沟通能力
空回肠罕少见出血26例临床分析
2001年
目的探讨空回肠罕少见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的选择。方法 26例患者中,男17例,女9例,年龄3岁-71岁,平均37.8岁。出血时间从4h到10a,所有患者分别行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核素扫描、血管造影、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等单项或多项检查,最终经手术及病检证实。结果空回肠罕少见出血的病因为小肠感染性疾病9例(35%);先天性疾病8例(31%),其中Meckel憩室7例;小肠肿瘤8例(31%)(良、恶性各4例);其他1例(4%)为小肠环状溃疡。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黑便多见(54%),约半数的病人伴有腹痛;并以中度贫血多见(50%),核素扫描检查7例,5例阳性,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均为Meckel憩室,胃镜和/或结肠镜检查18例,3例提示小肠病变。剖腹探查6例,3例发现阳性病灶,3例经术中肠镜发现病灶。结论空回肠罕少见出血以感染性疾病及先天性疾病为最常见病因;核素检查对Meckel憩室阳性率高;对于不明原因的空回肠出血应先行胃镜和/或结肠镜等检查,结合核素扫描及血管造影,对仍不能确定病因者,应尽早行剖腹探查,结合术中肠镜明确病因,以便及时治疗。
李新华张桂英陈凤英
关键词:胃肠出血病因回肠疾病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癌变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4
2002年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能促进细胞端粒酶活化 ,胃组织EGF与EGFR表达增高 ,引起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加速 ,也能促使细胞凋亡的增加 ,加快胃上皮细胞的转换 ,导致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发生改变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胃酸分泌减少 ,分解硝酸盐细菌在胃内滋生 ,使胃内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形成增加 ,参与细胞的癌变。这些研究均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多种分子机制参与胃癌的癌变。
李新华张桂英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胃癌胃粘膜上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小干扰核糖核酸联合双自杀基因抗胃癌作用的体外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小于扰RNA(siRNA)与双自杀基因yCDglyTK对人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以磷酸钙纳米颗粒为载体介导空白质粒pcDNA3.1(-)null(空白质粒组)、靶向VEGF的干扰质粒pGenesil—shVEGF(干扰质粒组)、双自杀基因质粒pcDNA3.1(-)CV-yCDglyTK(双自杀基因组)及联合基因质粒pcDNA3.1(-)shVEGF—yCDglyTK(联合基因组)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未转染的胃癌细胞为空白对照组,经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胃癌细胞株,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验证目的基因表达。给予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生长曲线、旁观者效应实验、Hoechst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变化、凋亡细胞形态及凋亡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成功建立4种转染不同质粒的胃癌细胞株,联合基因组及双自杀基因组均可检测到双自杀基因yCDglyTK的表达。MTT生长曲线显示5-FC作用24h后,与空白对照组和空白质粒组相比,干扰质粒组、双自杀基因组及联合基因组吸光度值明显降低(P〈0.01)。当稳定转染联合基因的SGC7901细胞占60%、80%和100%时,细胞相对存活率分别为13.09%±2.40%、9.74%±2.83%及5.68%±1.03%。荧光显微镜下见双自杀基因组及联合基因组大量细胞呈现凋亡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检测结果示干扰质粒组、双自杀基因组以及联合基因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6.40%±4.68%、57.63%±4.96%及69.07%±4.69%,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靶向VEGF siRNA与双自杀基因联合治疗可有效杀伤胃癌SGC7901细胞,诱导凋亡是其杀伤瘤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叶玲张桂英陈选民冷爱民彭杰李新华易红刘霆
关键词:基因疗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传染病相关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况及应用分析被引量:17
2020年
在传染病临床教学过程中,由于传染病发病的机遇性、季节性、区域性及某些体征的罕见性,加上传染病所具有的危害性这一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使得学生观察病人的临床体征极为困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提供三维建模、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智能化技术手段,具有虚拟性和逼真性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传染病的实验教学,特别是突发急性传染病教学。目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传染病课程较为分散、内容分布不均,需进一步整合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吴静李新华刘娜何雨晨罗雄陈俊香陈翔
关键词:传染病临床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健康管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2023年
本研究以99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不同为两组(案例教学组和对照组),案例教学组实施案例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以出科考试成绩和平时操作成绩作为客观测评指标,以三级教学评价调查问卷作为主观测评依据。从考试成绩及问卷结果来看,案例教学组学员的成绩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在全科规培健康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员疾病筛查、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有助于积极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王保祥李新华刘丛芳刘芳王素芳袁福来周薇刘绍辉唐文彬
关键词:教学医师
米氮平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及其对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和其对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5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分。然后将患者按照随机给药的方法分为两组:联合组(28例)给予米氮平联合匹维溴胺治疗,对照组(27例)单用匹维溴胺治疗,均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腹痛、腹胀及大便性状异常和排便异常的改善情况。同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抽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神经肽Y水平。结果55例患者的SAS评分为(47.4±9.3)分,SDS评分为(57.6±8.8)分。联合组对肠易激综合征单项症状中的腹痛和大便性状异常的改善及总体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或焦虑状态。米氮平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用匹维溴铵。米氮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血浆神经肽Y水平有关。
李乾李新华吴娟
关键词:米氮平匹维溴铵肠易激综合征
替普瑞酮对胃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观察替普瑞酮对人正常胃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等生物学现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正常胃上皮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替普瑞酮对胃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并确定替普瑞酮最佳作用浓度。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检测替普瑞酮最佳作用浓度对胃上皮细胞运动能力及迁移作用的影响。流式细胞法检测替普瑞酮最佳作用浓度对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替普瑞酮作用于胃上皮细胞24h后,开始出现促进胃上皮细胞增殖的现象,从10~80μmol/L随着浓度增加,促进作用越明显,而〉80~320μmol/L随着浓度增加,促进作用无明显改变,据此确定药物最佳作用浓度为80μmol/L。80μmol/L浓度替普瑞酮处理胃上皮细胞24h后,Transwell实验显示,对照组的迁移率为1.328±0.208,加药组为3.338±0.293,小室膜下蓝染的细胞加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划痕实验显示加药组划痕区域细胞迁移率1.00±0.18,对照组0.72±0.08,加药组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80μmol/L浓度替普瑞酮处理胃上皮细胞48h后,加药组细胞凋亡率(11.90±1.53)%低于对照组(25.6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替普瑞酮能够促进人胃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抑制人胃上皮细胞凋亡。
刘浪刘丹袁伟建李新华许明
关键词:胃上皮细胞替普瑞酮增殖迁移凋亡
卡托普利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探讨卡托普利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 4 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A、实验对照组B、卡托普利预防组、卡托普利治疗组 ,采用混合损害因素构建肝纤维化模型 ;行HE染色和VG胶原染色 ,判断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肝组织TGF - β1、α-SMA的表达。结果 :卡托普利预防组、治疗组的大鼠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漫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较实验对照组明显减轻 ;实验对照组A平均肝纤维化积分值为 2 .17± 0 .75、卡托普利预防组为 1.33±0 .5 2 ;实验对照组B为 2 .86± 0 .6 9、治疗组为 1.6 7± 0 .82 ,两者比较均P <0 .0 5。实验对照组A、卡托普利预防组α-SMA阳性表达细胞数分别为 72± 8.1/视野、31± 5 .5 /视野 ;实验对照组B、治疗组分别为 110± 8.6 /视野、6 7± 4 .3/视野 ,两者比较均P <0 .0 0 1。实验对照组A、卡托普利预防组TGF - β1阳性表达面积比分别为 3.15± 0 .5 3%、2 .2 4± 0 .2 6 % ,两者比较P <0 .0 5 ;实验对照组B、治疗组分别为 4 .77± 0 .4 4 %、3.5 8±0 .4 9% ,两者比较P <0 .0 0 1。各组大鼠肝组织中α -SM阳性细胞数与TGF - β1阳性表达面积比呈正相关 (r=0 .86 7,P =0 .0 0 7)。结论 :各组大鼠?
李乾张桂英李新华徐美华
关键词:卡托普利肝纤维化动物模型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