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南屏
- 作品数:20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5′P_3A_3抗病毒活性在细胞间转移
- 1990年
- 2'-5'P_3A_3是干扰素作用于细胞后产生的三聚腺嘌呤核苷酸,它具有广泛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2'-5'P_3A_3抗病毒活性能否在细胞之间转移进行了研究,并证实了这一效应.
- 吴南屏王信子陈离伟易健如刘新恒姚曼华陈寅
- 关键词:抗病毒剂干扰素
- 2'-5'寡腺苷酸受体的研究
- 1997年
- 2┐5寡腺苷酸受体的研究吴南屏王信子刘克洲陈离伟刘新恒①姚曼华①(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杭州310006)①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上海200000作者简介:吴南屏,女,40岁,副研究员,在职博士;指导教师,王信子,女,58岁,教授,主要研究干扰素...
- 吴南屏王信子刘克洲刘克洲刘新恒陈离伟
- 关键词:受体单核细胞干扰素
- 血清HIV抗体阴性静脉药瘾者肝组织HIVDNA测定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了解血清抗-HIV阴性的静脉药瘾者肝组织是否存在前病毒HIVDNA。方法选择38例抗-HIV阴性的静脉药瘾者肝组织,10例非静脉药瘾者肝组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在HIVgag、pol、env三大结构区,用六对引物进行HIVDNA扩增。结果38例中有3例同时在三个区域测到HIVDNA,12例分别在二个区域、17例在单一区域检测到HIVDNA,6例在HIV三个区域均阴性。对照组10例无一例检到HIVDNA。结论抗-HIV阴性的静脉药瘾高危人群,存在潜在HIV感染。提示潜在HIV感染的检测及加强“窗口期”
- 吴南屏刘克洲陈智李继承R.H.DENNIN
- 关键词:静脉药瘾NDA艾滋病毒抗-HIV
- pppA2′p5′A2′p5′A抗病毒活性在细胞间的转移
- 1990年
-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生长和免疫调节作用等许多重要生物功能,所以,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重视。其中,干扰素引起生物效应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诱导一种特异的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继而合成pppA2′p5′A2′p5′A(简称2′—5′P_3A_3)
- 吴南屏王信子陈离伟何南祥易健如陈寅姚曼华刘新垣
- 关键词:干扰素抗病毒活性
- 麻疹疫苗初免月龄的探讨
- 1994年
- 1990年在诸暨市采集113对母、婴血,其母、婴麻疹抗体阴性率均为31.0%。1986年在湖州市采集母、婴配对血142份,其抗体阴性率分别为13.4%和18.3%,1990年又采集140对,其抗体阴性率分别为11.4%和20.o%。鉴于这一情况,作者认为在麻疹未消灭之前,保护婴儿免于发病,在有麻疹流行的地区,可考虑将初免月龄从8月龄提前到6月龄。
- 王信子吴南屏陈离伟郭承荫朱建刚俞福洲徐雪明曹敏
- 关键词:麻疹抗体血液疫苗婴儿
- 输因子Ⅷ血制品的血友病病人HIV分离结果
- 1993年
- 对输用美国进口的Ⅷ因子浓缩干制品而感染HIV的3例血友病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分离。结果证实美国Armour公司870387批号的Ⅷ因子冻干制品已污染HIV,输此因子可使人感染HIV。
- 吴南屏刘克洲汤德骥王信子曾毅邵一鸣
- 关键词:艾滋病毒血友病
- HIV感染者特异抗原及核酸测定
- 1998年
- HIV感染者特异抗原及核酸测定吴南屏刘克洲陈智李继承R.H.Dennin为探讨HIVDNA,RNA,P24Ag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及三者间的内在联系。收集139例抗HIV阳性血标本,用固相免疫酶法测P24Ag(U.S.Abbort),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生...
- 吴南屏刘克洲陈智李继承
- 关键词:艾滋病毒艾滋病特异抗原核酸
- 新生儿麻疹免疫的研究被引量:22
- 1994年
- 新生儿麻疹免疫的研究王信子,吴南屏,陈离伟,郭承荫,俞福洲,朱建刚,徐雪明,曹敏自1965年我国广泛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以后,麻疹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大幅度地降低。近年来,发现年青母亲麻疹抗体阴性人数增多,其新生儿缺乏母传抗体,或抗体水平很低,婴儿麻疹病例...
- 王信子吴南屏陈离伟郭承荫俞福洲朱建刚徐雪明曹敏
- 关键词:新生儿麻疹免疫
- 慢性病毒性肝炎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研究被引量:8
- 1999年
- PPPA2P5A2P5A寡腺苷酸(简称2′-5′P3A3)是干扰素作用细胞后诱生的2′-5′P3A3合成酶利用ATP为原料合成的物质〔1〕。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如抗病毒〔2〕、抗肿瘤、免疫调节及大分子生物合成抑制作用〔3〕。本文选择慢性乙肝病人74...
- 吴南屏朱东吴灵娇章明太刘克洲姚曼华刘心恒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
- 麻疹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采用血凝抑制法(HI)、血熔抑制法(HLI)、中和试验法(Nt)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麻疹抗体,并对此4种方法的敏感性、实用性及易推广性作一客观评价,结果显示HI法简便、快速、特异而可靠,但不及HLI法、Nt及ELISA法敏感,特别是HI抗体<1:2的人,用其他3法部分人仍可测出抗体,但HLI及HI法需用猴血细胞,Nt法需用细胞培养,在广大基层单位推广具有一定困难。因此作者推荐ELISA法,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异及敏感,不需猴血及细胞培养,判断结果方便、正确等优点。
- 王信子吴南屏陈离伟
- 关键词:麻疹抗体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