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玲
- 作品数:74 被引量:307H指数:9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不同层次护士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适合不同层次护士特点的临床培养方法。方法: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将急诊科护士分为M 1、M 2、M 3、M 4共4个层次进行培养,根据不同的计划目标进行考核、评价、调整。结果:所有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护士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带教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培养方法。结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根据下属不同的成熟度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能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使各级人员各尽其才,才尽其用,提高护理管理的效率,最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沈小玲国秀娣李益民陆俊
- 关键词: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护士
- 化瘀消痛中药膏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静脉炎是以沿静脉走向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或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为临床表现的静脉壁内膜炎症。已成为留置针应用中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本文采用化瘀消痛中药膏外敷防治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 姚欢黄赣英沈小玲
- 关键词:静脉壁温中止痛静脉损伤病理性损害
- 建立心血管疾病住院病人病情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构建心血管疾病住院病人病情评估指标体系,实现心血管疾病病情变化的即时评估,以期指导临床护理。方法:采用文献查询和资料收集方法构建初步模型,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各级指标的论证并确立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积极系数为100%,对各项指标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93,协调系数分别为0.22、0.372,χ2检验P<0.001,认为专家协调程度较好。根据专家意见的集中度,确定4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结论:本次咨询专家的积极性高,权威性、协调性较好,显示评价指标体系的代表性和可信度高。
- 沈雅芬沈小玲吴欣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德尔菲法
- 腹膜透析管用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并发腹股沟疝的患者
- 2006年
- 刘国琼贾忠沈小玲
- 关键词: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腹膜透析管腹股沟疝并发肝硬化合并腹腔置管
- 急诊预检分诊标准(成人部分)被引量:31
- 2020年
- 急诊分诊是急诊患者就诊的第一道关口,分诊质量往往关系到患者的救治效果.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细化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指标,多数医院分诊判断仍以护士的主观经验为主.2018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牵头起草制定了《急诊预检分诊》行业标准,细化了每一个级别的分级标准指标,为分诊护士提供了客观、量化、可依据的标准.本文为标准中的成人部分.
- 无金静芬陈玉国朱华栋张茂刘颖青李葆华黄素芳甘秀妮芦良花陈水红杨旻斐沈小玲楼秋英王钰炜郭芝廷
- 关键词:预检分诊护理标准护士
- 一种人纤维蛋白原复温及震荡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纤维蛋白原复温及震荡装置,包括底座和复温盘,所述底座包括载物台、控制面板和加热组件,所述载物台用于放置复温盘,所述载物台中部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载物台一侧,所述控制面板与加热组件之间电...
- 叶佳妮黄赣英沈小玲傅蓉
- 文献传递
-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交接转运的风险管理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为了有效地加强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交接转运的风险管理,提高急诊危重患者内外部交接时的工作效率、转运途中的安全性和护理记录的完整性。方法通过分析急诊科危重患者交接转运过程中存在的人身及信息安全问题,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制定院内交接转运流程,培训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急救技能,加强急救药品、物品、设备的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院内交接转运时护理事故为"0",危重患者及时明确诊断得到快速救护,家属满意度升高,交接问题减少,交接效率提高,部门合作矛盾减少。结论加强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交接转运的风险管理,对保证危重病及时诊治与救护、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 黄赣英沈小玲
- 关键词:危重患者风险管理
-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 2004年
- 沈小玲
- 关键词:医德医风建设病人医保就医方式看病定点药店
- 运用HFMEA方法优化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流程
- 黄赣英王弋傅蓉钟利君沈小玲
- 阿奇霉素单药或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对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单药或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PID)对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2年7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18例PID患者。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59例。单药组患者实施甲硝唑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比较患者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治愈23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05%;联合组治愈35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94%。联合组治愈、显效患者例数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4,P<0.05)。单药组患者平均下腹痛消失时间(6.74±2.53)d,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85±0.73)d,平均盆腔肿块消失时间(16.75±3.59)d,平均白带异常消失时间(8.53±2.26)d;联合组患者平均下腹痛消失时间(5.07±2.73)d,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14±0.53)d,平均盆腔肿块消失时间(14.75±2.64)d,平均白带异常消失时间(6.64±2.15)d。联合组下腹痛消失时间、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盆腔肿块消失时间及平均白带异常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46,14.560,3.723,4.654,均P<0.05)。单药组治疗前SF-36评分(56.72±6.74)分,联合组SF-36评分(55.69±5.61)分,两组治疗前数据均衡可比较(t=0.902,P>0.05)。治疗后,单药组SF-36评分(65.85±4.70)分,联合组SF-36评分(74.23±3.62)分,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评分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0,P<0.05)。单药组患者发生头晕1例、嗜睡3例、恶心呕吐1例,总发生率8.47%;联合组患者发生头晕2例、嗜睡1例、恶心呕吐1例,总发生率6.78%。由表5所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3,P>0.05)。结论阿奇霉
- 吴盼盼黄赣英沈小玲
- 关键词:阿奇霉素甲硝唑急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