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繁荣

作品数:25 被引量:211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菌根
  • 9篇外生菌根
  • 6篇落叶松
  • 6篇寒地
  • 6篇高寒地区
  • 5篇锈病
  • 5篇叶锈病
  • 5篇青杨
  • 5篇青杨叶锈病
  • 5篇外生菌根真菌
  • 5篇菌根真菌
  • 3篇育苗
  • 3篇樟子松
  • 3篇人工接种
  • 3篇外生菌根菌
  • 3篇苗木
  • 3篇菌根菌
  • 3篇丛枝菌根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机构

  • 23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塔河林业局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3篇孟繁荣
  • 13篇邵景文
  • 2篇倪乃华
  • 2篇宋福强
  • 2篇邵力平
  • 2篇李茹秀
  • 2篇杨国亭
  • 2篇薛煜
  • 2篇黄永青
  • 2篇田兴军
  • 2篇吴清芳
  • 2篇孙延军
  • 1篇张敏
  • 1篇董爱荣
  • 1篇张彦东
  • 1篇白纯杰
  • 1篇汤兴俊
  • 1篇石家琛
  • 1篇陆文达
  • 1篇赵云喜

传媒

  • 8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林业科技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菌物系统
  • 2篇第三届全国真...
  • 1篇昆虫知识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2篇2004
  • 2篇2001
  • 2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2
  • 6篇1991
  • 3篇199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生菌根菌对高寒地区松苗猝倒病的防病效应被引量:22
1991年
用外生菌根菌纯培养的固体和液体菌剂在田间落叶松、樟子松幼苗进行人工接种试验,以研究外生菌根菌对松苗猝倒病的生物防治效应。结果:1、兴安落叶松幼苗猝倒病的发病率比对照区降低14.01%~21.91%;樟子松幼苗猝倒病的发病率比对照区降低11.48%~20.26%。2、试验筛选出Suillus grevillei,Boletus sp.,Gomphidius rutilus,Russula foetens 等优良菌种。3、母种培养基以松针(浸膏)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为最佳;原种培养基则以草炭(石至)石玉米粉葡萄糖松针(浸膏)培养基、草炭(石至)石MMN液培养基为最佳。
孟繁荣邵景文姜志贵曲绍义马继兰郑元瑞邵桂顺周卫
关键词:松树猝倒病菌根菌
青杨叶锈病测报技术的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在小黑杨1、2、3年生苗的圃地内设置固定样地,用孢子捕捉法、期矩法、回归预测法、灰色理论预测法和数量化模型Ⅰ预测法,连续4年对病害的发生期,发生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病害流行与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关系密切,当平均气温18~22℃、平均相对湿度65%~75%、降雨量为80 mm 以上时发病严重;利用10 d 前的病情指数和对应的气象因子,建立了预测数学模型,对病害进行短期预测,经实际检验,可靠性达72%~99%。
孟繁荣邵景文李茹秀张忠鑫高明臣张敏张春学
关键词:青杨叶锈病
在高寒地区落叶松育苗中应用外生菌根真菌的效应被引量:1
1996年
人工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高寒地区落叶松容器苗、播种苗及移植苗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苗高、地径、侧根、干重、菌根化程度等均比对照指标有明显提高。落叶松由原来的2年生改为1年生苗上山造林效果良好,缩短了苗木的生长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经反复试验及各项生长指标综合分析,筛选出的优良菌种为 Suillus grevillei、Boletus sp.、Cortinariusrussus、Lactarius insulsus.
孟繁荣邵景文牟宝昌吴清芳邵桂顺孙世芳李文宝苏建芹陶林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落叶松育苗
青杨叶锈病防治指标的研究被引量:9
1997年
在东北地区青杨叶锈病严重发生地区,对小里杨1.2.3年生苗木,分别按病情等级对苗木的生长量、损失率进行测定,确定了经济阈值和防治指标:插条苗经济阈值的病情指数为14,防治指标的病情指数15~16时为重点防治,大于18时应全面防治;平茬苗经济阈值的病情指数为21,防治指标的病情指数22~23时为重点防治,大于23时应全面防治;养干苗经济阈值的病情指数为24,防治指标的病情指数25~26时为重点防治。
孟繁荣黄永青倪乃华白纯杰高丛政王克军
关键词:青杨叶锈病经济阈值
在高寒地区樟子松育苗中应用外生菌根真菌的效应被引量:11
1991年
人工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高寒地区樟子松新播苗、移植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苗高、地径、侧根数、干重和菌根化程度均比对照有较大提高。随着苗木生长期的延长,这种积极作用越显著。根据各项生长指标综合分析,筛选出的优良菌种为:臭红菇(Russula foetens)、牛肝菌(Boletus sp.)、血红铆钉菇(Gomphidius rutilus)。
孟繁荣邵景文赵云喜马继兰邵桂顺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樟子松育苗
外生菌根菌在高寒地区育苗中的效应
孟繁荣邵景文曲绍义
关键词:育苗菌根林木外生菌根菌高寒地区
影响人工接种外生菌根效果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为了提高接种效果.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中心苗圃.对落叶松和樟子松苗木进行了3年人工接种外生菌根真菌的试验研究。对不同基质、苗龄型、接种时间及长短、施菌量等各项因子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使用的Suillusgrevillei等6个菌种在不同基质上均能形成菌根.而有利的土壤基质更能促进菌根的形成和苗木的生长;苗龄不同。菌根的感染率不同。随着苗龄的增加.菌根的感染率减少.故应在幼苗期接种;最佳的接种时间应在苗木长出第一级侧根时进行.为了不增加成本、在播种时接种亦可;适宜的施菌量为250g/m ̄2。
孟繁荣邵景文曲绍义邵桂顺吴清芳孙久忠周玉玲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人工接种落叶松樟子松
天然次生白桦林凋落物的分解及其生态效应被引量:3
1991年
1988~1990年间以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帽儿山老爷岭生态站天然次生白桦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凋落物的积累,组成与分解进行了定位观察研究。结果表明,38年生白桦林凋落物的现存量为13.644t/ha,其中叶为10.49t/ha,枝为2.58t/ha,树皮、种实、动物尸体及粪便等仅为0.57t/ha,年凋落盈为3.38t/ha,年分解量为0.633t/ha,年分解率为18.7%。
孟繁荣邵力平薛煜孙延军郭立新
关键词:白桦林凋落物生态效应
松瘿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1
1995年
在5~15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内,松瘿小卷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种群扩散为聚集扩散。在序贯取样中应用Iwao的序贯抽样公式,根据Iwao的方法。按确定最适抽样数。
邵景文孟繁荣孙忠友周海鹰李国龙
关键词:松瘿小卷蛾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落叶松害虫
山杨苗木的菌根类型及对苗木促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用Glomus mosseae,G. intraradices,G. versiforme,Sclerocystis sinuosa和Pisolithus tinctorius,Cortinarius russus,Russula foetens,Lactarius insulsus等丛枝菌根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各4种,对盆钵播种的山杨实生苗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4 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山杨苗木均未发生侵染,与野外调查结果相符,与报道的杨属既有外生菌根又有丛枝菌根相悖。因此认为山杨属于非丛枝菌根类型。4 种外生菌根真菌均与山杨苗木合成菌根,且促生作用明显。其中C. russus最好,苗高、地径、侧根数及整株干物重增长率分别为38.13%、20.27%、70.97%和33.39%。研究结果表明,山杨属外生菌根类型。
孟繁荣汤兴俊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真菌人工接种促生作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